奥运会落下帷幕,国家运动健儿们陆续摘金夺银,就似穿透射入疫情阴霾中的一缕阳光。
但是,澳洲媒体、英国BBC等借奥运契机,再次借机炒作“中国人责怪奥运选手没拿金牌是不爱国的表现”。
并极力放大渲染着国民“不理智”的一面,甚至搬出”极端民族主义者”一说。
然而同时,日本媒体却给出了与西方媒体完全相反的说法: 认为绝大多数中国网民是理智的。
对于“昕雯”组合丢金的事实还是抱以支持鼓励的态度,并感叹国民看待奥运金牌更从容了。
正如日媒所报道,绝大多数的中国网民绝对是宽容理智的,但网上确实有极少数极端分子的发言让人很不解。
中国“唯金牌论”的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芦玉菲想要刘昊然签名#
00后体操运动员芦玉菲,在赛后采访后表示想要偶像刘昊然的签名,却被网民一顿酸骂,“运动员蹭热搜”、“风气差”。
因为她只在奥运上夺得了世界第四的成绩。
射击运动员王璐瑶在比赛失利后发了一条自拍的微博,立刻遭到网暴,“没有体育精神”、“态度恶劣”。女孩只好立马删除了此微博,并发文道歉。没拿到奖牌的运动员不配自拍。六年的等待与无尽的训练,最后换来的是群众的骂声、肉体的伤痛,还有无限的内心折磨。无缘奥运单打,17年来国家首失混双金牌,这个坚韧的女孩还是忍不住在镜头面前落泪,向观众道歉。反观,本次奥运,“当红辣子鸡”明星选手当属一个14岁、从小地方走出来的小女孩。全红婵,这个女孩一夜之间名利双收。5个动作,3个满分,史无前例,连跳水女王郭晶晶都自愧不如。突如其来的巨大成功让不少人瞄准了其小身躯背后可带来的商业价值,最夸张的甚至有某地产企业为女孩一家免费提供一套全新精装修小区房。但是父亲的一句“不能消费女儿的荣誉”,立即把这些所有虚幻的名利光环打碎。成名之前,他们早已习惯了“被躲着”的苦日子,深谙人性的现实。似乎所有专业运动员的命运轨迹都早以在他们身上定格。
胜者似乎功成名就,败者无人问津,甚至一生碌碌无为。“捧高踩低”的现象无可避免,其残忍程度就像是现代版的古罗马时代穷奢极欲的残忍搏杀现场。他们弃学训练,把自己短暂有限的青春、体格全部奉献给了这份职业。如果在比赛场上没发挥好,辜负了全国观众和祖国的期待道歉,要忍受键盘侠无情地攻击。为国家拿金牌当作理所当然,否则就被认定为无用,浪费国家资源。但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他们已经是代表国家出战,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刘翔参加了48次国际重大比赛,取得36金,6银3铜。就是刘翔这样一个拿了无数冠军的多选手,但有些人就是抓着他那两次退赛不放过。还记得2004年的刘翔,光芒万丈,震惊全球,举国为他狂欢,甚至说是当今中国运动员无人能敌的也不为过。刘翔被骂了13年,但同时再无亚洲人冲入110米跨栏决赛。今年东京奥运会,印度也是举国狂欢,他们的标枪选手乔普拉为国家夺得史上第一枚金牌!全国人民士气大涨。印度总理亲自表扬,并奖励月524万人民币的奖金,以及许诺未来给乔普拉一份政府部门的“铁饭碗”工作。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训练条件允许我国运动员有了拥有了更多获金的条件,但如果没有了运动员本身自己的努力,一切仅是空谈。很多人已经潜移默化地把运动员夺金当成一件理所应当的事。运动员们要为未能为国家夺金而道歉,要为不能为国家继续夺金而道歉。金牌成了唯一的衡量标准,没有获得金牌就是不够优秀。对与错,似乎一时成为了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这种“唯金牌论“的理念已经渗入了我们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从出生就开始被教育如何赢。如何进入精英学校,如何在体育比赛中打赢对手,如何得到心仪的录取通知,到后来如何在职场中升职加薪。社会大氛围下,让大家只论输赢,只以结果为导向,输赢外的比较毫无疑义。电视剧「小舍得」中田雨岚对小儿子实施的魔鬼式监管,不知道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一个“成功孩子”的期待,还是为了满足自身攀比的私欲,她总是以“为你好”为由头各种变相操控孩子生活,剥削所有业余活动,把踢球换成奥数杯赛补习,所有与升学无关的皆为无用功。无数父母活成了田雨岚的缩影,秉持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孩子一出生下来就是一场奥运加长版长跑比赛。哪家孩子获得了“金牌”,谁获得了“银牌”,成了家长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不少家长选择把送孩子出国念书,但似乎这也不能逃离内卷化的社会现象。
如今悉尼高中学生补习已经成为常态,各路补习班争夺生源,不少父母也早早地把还在读小学的孩子送到课外补习社,为了能让孩子在学校里上最“高级”的班。 人生在世输赢之分无可避免,人永远也是会往高处走。同时,如何定义输和赢的成了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金牌“本身没有错。它是最能有力证明运动员们实力以及给予认可的最佳途径。
但如果是把金牌的得失放置于高于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位置,是不对的。同样的,分数是社会选拔的最直接途径。但是,当分数成为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并且为此做出伤害孩子幸福的行为,这就是错的。电影Dead Poet Society「死亡诗社」对于探寻“生命的意义”、“青少年教育”以及心灵的窥探和发掘有着别样的解析。美国高中文化同样有着严苛无情的选拔过程,主流崇尚力量,追求卓越。学校里一群热血方刚、性格大相径庭的男孩们全部都被给予相似的厚望:毕业后全都能跻身进入最美顶尖的医、法、商学院。然而,新来英文老师Keating的出现打破了这群孩子迷失且无味的高中生活。Keating老师用阅读和撰写诗歌的发散式思维形式,让孩子去感受孩子们十九世纪诗歌里的充满浪漫主义情怀,赋予孩子们“浪漫主义”的翅膀,从而鼓励他们勇敢思考、探索和追寻自己各自的的人生高度。
“Seize the day” (把握当下),是电影里最想传达的概念。一个成为自己的时刻,它才是最高理想。我们只有成为了自己,才成为了人类。
金牌只是一个证明国家繁荣强大的手段,却永远不是唯一手段。当今的祖国也无需再单单依靠“金牌数”来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崛起。做到理想和现实的兼容,大概是人们这一生道路中都要摸索的平衡。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要做的便是在现实中尽最大可能保留自我,以求在未来再需求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