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James Tong
上周刚写了联邦财长Scott Morrison放话:澳洲的房市正处于剃刀的边沿,对政策的点点变动都非常敏感。
这一周,财长接受AFR的访问时,继续放出探测气球:政府正在严密关注着,如果澳洲的房市出现超过预期的下滑,澳洲的金融监管机构可能要放松限贷政策。
财长是在3号周五,访问美国德克萨斯州时对记者说出这个想法的。看得出,政府其实已经不只在冒汗了。
每年的头几个月,政府都要做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制定新的财政预算案,有些目标可能要修正,也会有新目标要引入,以应付比较紧迫的特殊情况。
今年忽然遇上了川普实施加息、减税,再加贸易保护政策,澳洲要不要跟进呢?这是我们财长的头痛问题。他到美国的最大目的,应该是想通过亲身体验,向川普学习一下这些举措的妙处,然后回来制定自家的政策。
川普的招数其实是很难学的,因为澳洲的内需基数太小,当下出口生意不顺,利息是不可能加的,如果万不得已要跟进减税,而房市又一下子超跌,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印花税必然大幅减少,那这日子就真的不要过了。
这应该是财长说出这番话的大背景。
财长刚刚说完,周一,美国三大股指全线跳水重挫,创出有史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的市值,蒸发超过了1万亿美元。这一波海啸,又引发了欧洲、亚洲、澳洲全球股市大幅下挫。因此,尽管比特币这几天在多国政府围剿下也在大跌,已经从最高峰的2万元跌到了6千元(15小时后回到8千元),似乎坐实了“人类历史上最大泡沫”的指控,反而没有太多的嘲笑声音...现实的、虚拟的都不怎么好过。
《华尔街之狼 Wolf of Wall Street》一书的作者Jordan Belfort最近接受采访时,也不看好比特币最后的结局,因为它太容易被操纵了。但他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在情况变得更坏前,快点把比特币换成房地产!
这可见房地产的地位多么重要。
更有意思的是,澳洲生产力委员会Productivity Commission好像与财长很有默契,近日出了一份报告,认为监管部门为了维护金融稳定而推出的控制房价措施已经破坏了市场竞争环境,普通纳税人和小生意正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报告说,为了严控“只还利息”的投资贷款规模,银行在执行APRA的指令时,不但把目标对准了新贷款,而且还被允许调升旧有贷款的利率;一些本应针对个别金融机构的措施,却被用来实施全面打击。生产力竞争委员会呼吁,应该对APRA实行问责制、增加透明度,其中包括要求公开与联邦储备银行的会议记录。
我与CNPower的董事总经理Max Ding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调控措施的陆续实施已经有两年了,因为公寓楼花一般要二、三年才交楼,负面情况现在才集中涌现出来,APRA要求严查贷款人收入和支出的凭据,以此来推断供款能力,任何海外收入也不能被承认;另一方面又降低贷款杠杆的比例,这使许多人失去预算,最后不能完成房子交易,这个连锁反应不但会波及发展商,最后也会波及到银行。
我在2016年5月写过一篇文章《澳洲银行的烦恼:守信的人却不诚实》。从APRA和银行的角度来说,诚实是维护系统稳定的基础,但机械式一刀切的执行方式往往是低估了人们追求未来更好生活的决心和执行力。
我认识一位名校出身、口才风度都是一等一的帅哥,他的父亲告诉我,为了能供他在名校完成学业,只好省吃俭用,连续几年自己宁愿吃面包。如果说到买房子,甚至有人生活节俭、打几份工,同时去供二、三个房子,为的是未来自己年老后,还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最近有一个很流行的梗:“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我觉得,没有想像力就没有生产力。人们在贫穷的时候追求体面和富裕,是用想象力突破环境限制的表现,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严控、严打只是维护系统运行的一种手段,它并不能推动经济的繁荣,而且,如果“洁癖”发作,必会限制所有人的想象力,令经济受损。
作者:James Tong
澳房汇出版人,澳中第一产业理事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