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澳洲神药-Panadol,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不管大病小病来上一片,立马会感觉好很多。有些小伙伴甚至把它当作澳洲特产带回国,不过除了立竿见影的药效意外,你真的了解它吗?
其实这个panadol的中文名字叫“对乙酰氨基酚”,国内很多感冒药都含有该成分,而且“必理痛”的英文名字就叫Panadol。应该是和Panadol最接近的一款药。
说起医药,小佳不是医生或药剂师。就不给你瞎出主意了。有病了,别像在国内那样乱吃药,去澳洲的药店问问药剂师,一般都会给你详细的建议(免费的)。
下面这篇文章,应该是对Panadol比较靠谱的一个说明。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使用最广泛也最让人感到亲切的解热镇痛药,无论感冒发烧,还是头痛关节痛,都可以请它来帮忙缓解。它躺在每个药店的非处方货架上,获取十分方便,效果和安全性也广受信任。然而,这种亲切的药物也暗藏杀机。如果使用不当,它可能严重损害你的健康。
伤肝:源于过量
扑热息痛一直是药源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一项在美国家医院进行的研究显示,在调查期间记录的662个急性肝损伤病例中,有42%都与对扑热息痛有关,其中,有将近一半都是由不小心用药过量导致的。
在体内是经肝脏代谢,代谢的中间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具有毒性。在正常剂量下,肝脏内的解毒物质谷胱甘肽可以对付这种有毒的代谢产物。而如果剂量过大,产生的有毒物质太多,体内的解毒物质就不够用了,这时肝脏就会受到损伤。扑热息痛短期服用过量即可以造成急性肝损伤。虽然有解毒药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但损伤严重时仍可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常见,所以被忽略
扑热息痛并不是对肝脏毒性最大的药物,在正确使用时安全性也很好,为什么总会引起肝损伤?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太容易接触到这种药物,却又对它的潜在风险没有足够的警惕。
扑热息痛是最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在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它的身影,比如白加黑、感冒灵、必理通等等。这些药品大多是非处方药,很容易买到,而且又冠有不同的商品名,容易让人忽略它们含有相同的成分这一事实。如果一个人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例如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或吃退烧药的同时又吃了止痛药,就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
扑热息痛的作用是缓解症状,因此大家一般会按需要使用。比如,发烧或疼痛时会用上一次,如果没有好转就再用一次,却容易忽略服药间隔和每日最大用药次数的限制。根据说明书,该药两次服用之间至少要间隔4-6小时,一天最多只能用4次。如果对此不加注意,症状又一直没有好转,一来二去就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吃下超过安全用量的药物。
除此之外,儿童可承受的剂量比成人小,如果给孩子吃成人的感冒药、退烧药,可能导致用药过量。即使是儿童专用的剂型,也有不同年龄段的差异。例如用滴管给药的滴剂,说明书上只写出了12岁以下的剂量计算方法,如果把这种药剂给12岁以上的儿童服用,并且只凭感觉增加剂量,也有可能导致剂量过大。
为防止扑热息痛过量中毒,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等管理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在所有含有该成分的药品包装上进行统一标示,缩减单盒包装的药品量等,但在国内,相关措施仍非常不完善。
远离扑热息痛过量的危险
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远离扑热息痛过量的危险:
1.用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成分”一项,确保最多只使用一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
2.留意中成药。不少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都含有西药成分(包括扑热息痛),从药品名称中往往难以辨别,但说明书的“成分”项中会有标明。
3.感冒药只需用一种,且不应与退烧药同用。
4.两次用药间至少要间隔4小时,一天最多只能服用4次。如果症状不好转要及时求助于医生。
5.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儿童剂型,并严格按说明书选择剂量。如果孩子的年龄超过了说明书中的剂量计算公式中的年龄范围,则不能按该公式计算剂量。
6.用药期间不要饮酒,酒精会增加药物伤肝的可能。
澳洲生活
微信公众号:Ausinvest
Wechat ID : Ausinv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