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华人家长面对孩子学习华文时,尤其是在面临十一年级选课时,所考虑的是这门科目能否给他们孩子带来好的ATAR。这本是无可厚非。考上大学的确是美好前途的踏脚石。但这样的想法却让他们的孩子可能失去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比如“身份认同”, “ 文化认同”,或是“多语言的能力”。 甚至失去“更高收入”或“变得更聪明”的机会。
撇开语言的“功利价值”(比如将来可以去北京,上海工作,或中国经济情势大好) 不谈,学习华文对我们的下一代是至关重要的。
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单纯的“语言” ,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还包括“文化”的认知与影响,比如华人的“生活方式”, “交际规则” 或“价值观”等。试想,你的孩子读了最好的大学,最好的科系,但没有了一颗“中国心”。生活方式像西方人,价值体系和华人(也可能包括作为父母的你我) 完全不同,或有很大的差距。这难道这是华人父母当初叫孩子努力读书,上精英读医科,希望得到的结果吗?
看过很多华裔子弟,尤其是没有读华文的孩子,不屑地说:“I am not Chinese”; “I don't like China”; “Chinese culture is suck”。这些都可能表示他们痛恨华文 (也许是因为从小被父母逼去读华文)、 不满父母,或是不喜欢中国文化,至少对中国文化没有好感。也就是说,他们并不认同中国文化。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父母期待的“孝顺”,师长期待的“尊师重道”,社会期待的“尊老爱幼”又怎么可能在这些ABC的心里生根呢?或许有人会说,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都落伍了,为什么要求孩子孝顺、 尊师重道呢?这或许也有几分道理,但一个事实是,如果孩子不了解父母的价值观或动机,冲突必然会产生。所以,文化的认同是很重要的。而没有学习华文,这些在海外出生的孩子又怎能对父母的文化产生认同呢?
此外,科学已经证明会双语的孩子更聪明。根据《时代周刊》最近的一篇报道The Power of the Bilingual Brain, 会多种语言的人将会为他们的未来带来许多好处,因为他们推理、多重任务处理和协调观念冲突的能力会比较强。该篇文章还提到,会其他语言的人比单一语言的人更慢得到老人痴呆症 。这些都是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好处。
2012年《纽约时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提到会说多种语言的人会有较高的收入。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否可信,但很多的科学报告的确显示会两种/多种语言的人比较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头脑的发展比单一语言的人更灵活。这和传统的看法,认为孩子学习另一种语言会干扰到第一语言的学习是完全相反的结论。从我个人学习外语、教授外语、教自己孩子华文的经验来看,我完全赞同前者的观点。
长期以来,很多华人的父母有一种观念,觉得自己的孩子会说会听中文就够了。其实,这是一种短视的想法,试想,一个只会听和说英文的人如何在澳洲社会生存呢?更何况语言学习最大的意义在于文化的习得。而文化是什么?根据北京语言大学跨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专家毕继万教授的看法,‘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狭义是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也就是说,文化不仅包括看的到的语言、生活方式、行为举止、交际方式,也包括看不见的交际规则、思维方式、动机、态度和价值观念。而这些看不到的‘东西’恰恰就是所有华人父母希望孩子从我们身上得到的东西。如果孩子看不懂父母写的日记、书籍,看不懂祖先留下来的文物,那又如何能够理解父母或祖先的价值观呢?
中国文化当然有它腐朽的一面,要不然五四之后的知识份子也不至于如此强力地批评它。然而,文化毕竟是一个民族(包括我们这些在海外生根的第一代移民)安身立命的依靠。失去了它,我们又如何在全球化的时代里生存呢?难道我们希望孩子变成道道地地的‘香蕉人’(外黄内白)吗?
难道我们希望看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认同危机’或是无法‘认同中国文化’吗?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