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故事 FM」授权转载,「故事 FM」是一档由大象公会出品,亲历者自述真实故事的声音节目。每周一、三、五在微信公众号(ID:story_fm)及各大音频平台同步播出。
如今,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场疫情渗透进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本期节目中,我们将采访几位居住在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的朋友,听听他们所在的城市境况如何。我在纽约生活十年了。春节前,我丈夫回中国探亲,没想到,却在返程前被疫情挡在了国内。很快,疫情也蔓延到了纽约。我记得,3 月 7 日 那天,纽约还没有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那天,我丈夫劝我向老板提议在家工作。除了健康问题的考量,他还担心,疫情上升后,有可能带来种族歧视,出门在外有风险。第二天,我照常上班。那天刚好是美国这边冬令时换夏令时,提早一小时下班。我下班前刚收到了丈夫的短信,看到四面八方的坏消息,忧心忡忡。走出写字楼,竟然发现外面春光明媚,路边的咖啡馆坐满了闲散的纽约人。我一时竟有些恍惚,仿佛整个世界分裂成了两半——为什么他们都不像我一样紧张?但没过几天,纽约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开始逐步推行防疫举措。我能感觉到,这个城市里的本地人总算开始警觉了,连马路上戴口罩的都多了一些。从进入紧急状态开始,纽约逐步关闭了大学、餐饮场所、娱乐场所。后来,在家长们的强烈要求下,中小学也破例停课了。除此以外,纽约市还加强了地铁消毒。但限于人力成本和一些特殊原因,纽约地铁站目前每周仅消毒三次。上周五,纽约再次颁布新规,非必要工作全部中止,基本处于半封城状态。■ 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无畏的女孩」雕塑,有人给她戴了个口罩总的来说,纽约目前依然运转良好,市民的日常生活都没有受到过多困扰。而与此同时,纽约州长远远不敢松懈。他在推特上称,按照专业人士的预测,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一个月到 45 天内,纽约的医疗系统将会崩溃。基于这一预测,纽约州长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向联邦政府请求支援,但始终遭拒。因此,最近这些天,纽约州州长和纽约市长一直在各种平台上向普通市民求援,希望能获得足够的医疗物资,度过难关。而对于我这样生活在纽约的亚洲脸来说,我们需要对抗的除了肺炎,还有被特朗普总统恶意激化的种族歧视。据我所知,仅仅两周,纽约已经爆发了多起针对亚洲人的恶性事件,我丈夫当初的担忧并非毫无来由。■ 3 月 11 日纽约州长就一起种族性质的袭击事件的 Twitter 截图我还记得,特朗普先生第一次使用「中国肺炎」这个词时,我的朋友圈都炸了。在愤怒中,我收到了一些群里传来的声讨特朗普言论的请愿书,只要签名人数到达十万,这封请愿书就能提交到政府内部,但是否能换来特朗普先生的道歉,我们不得而知。坦白说,在我的印象中,直到周五宣布封城之前,我身边的美国人对这场疫情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视。我主业是翻译,业余讲脱口秀。稍微了解一点的朋友可能知道,美国的脱口秀表演场所是最适合传播病毒的——封闭、拥挤、不通风。在我的印象中,二月份我参加的几场演出,俱乐部里都是人满为患。大约一个月前,当美国开始陆陆续续出现输入型病例时,我就停止脱口秀了,几乎不怎么出门。而与此同时,我那些喜剧圈的朋友并没有拿疫情当回事,还在继续演出。从他们发上网的图片来看,在这期间,脱口秀俱乐部依然热闹。不只是俱乐部,健身房、酒吧、餐厅都是一如既往地热闹。就在上个礼拜,我有个约会地点定在了一家酒吧。去之前,我以为现在这光景,酒吧应该没几个人,可是,就在我踏入酒吧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甚至有点恐惧——一个坐满了人的密闭空间,实在太适合传播病毒了。我坐立难安,在酒吧聊了半小时便走了。可没想到,第二天,我的约会对象便告诉我,他病了。但目前来看,只是普通感冒而已。好在,那场约会已经是 7 天前的事了。再熬 7 天,我就不用再为这个问题提心吊胆了。疑神疑鬼不是我们的错。加州州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告诉我们,根据他和专家组的探讨,未来八周内,加州有 58% 的人有可能感染新冠。这个数字果然引起了互联网上的恐慌。我认识的朋友或是出于恐慌,或是因为疫情无钱可赚,都老老实实地待在了家里。但无论如何恐慌,加州人民早就抢不到口罩了。出于一些我无法理解的逻辑,他们热衷于抢卫生纸。这是真的,我有个朋友跑了三家超市,都没买到卫生纸,只能托其他州的亲戚远程支援。对了,这里毕竟是好莱坞,而好莱坞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顺便,本来就没什么钱可赚的喜剧行业也完蛋了,想想都发愁。■ 网络恶搞图片,据称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针对疫情,给美国公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封城这几天,我适应良好,但很多美国朋友都坐不住了。但好在,加州政府还算宽容,允许市民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出门遛弯。因此,我的一些朋友发明了一种绝对免疫的遛弯方法——开车出门,找个空旷的地方,停下车,呆在车里听音乐、发呆。这总比被闷死在家里强。意大利是欧洲爆发疫情最早的国家。上个月中旬,疫情刚出现不久,我刚好因为工作关系去了本地一家很大的公立医院。医院里,除了我以外,没有一个人戴口罩。不仅于此,前后有两拨医生专门来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后来,我和帮我做检查的医生简单聊了几句。她告诉我,他们之所以不戴口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医院的口罩库存已经不多了,再加上,他们确实没有日常戴口罩的先例。她还告诉我,她认为意大利官方给到民众的疫情信息是不准确的,会给民众带来误导。在我的印象中,在意大利宣布封国之前,她是我见到的唯一一个真正对疫情表达担忧的本地人。封国之后,街上终于有人戴口罩了。但由于大多数人没有买到口罩,用围巾徒劳地裹脸的也很常见。封城之后,我们日常出行确实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除了必要的工作原因、健康原因,或者去超市买菜,遛狗的人也有机会每天出门。除此以外,我们出门之前还需要自行打印一份出行表格,填上出行原因、目的地,以及声明不在隔离期,便可以出门。有警察检查的话,出示表格即可。我们这个小地方已经有三四百人感染了,但总的来看,我身边的意大利人都还保持了天性里的乐观,就连街上执勤的警察都能笑嘻嘻地开玩笑。最后,给大家展示一段我们居民楼里的「阳台音乐会」。祝大家在任何境遇下,都能像意大利人一样保持乐观。我是武汉人。疫情刚爆发时,我们留学生都在关注国内的疫情。可没想到,在短短的时间内,疫情就在英国发展到了这么夸张的地步。最近这些日子以来,我们也能看到伦敦在施行一些防疫措施,但我始终觉得,这个城市还是有些掉以轻心了。尽管官方一直在强调,让市民少出门,多洗手,保持距离,在家办公。但目前为止,这些防疫措施能否推行到位,全靠市民自觉。至于伦敦的医疗体系,我还算是有亲身体会。来伦敦读书的第一年,我因为过敏挂了急诊,竟排队等候了 3 小时。我身边一个手受伤出血的,也等了一个多小时。其实,我很怀疑英国的医疗系统能不能扛住这次的疫情。看新闻里说,昨晚已经有两家伦敦的医院宣布告急了。说实话,我现在的心理感受仿佛又回到了武汉疫情的高峰期,每多看一眼新闻,焦虑便多一分。昨晚,我在看 BBC 网站的疫情新闻时,发现下面有个链接,打开后是一个用邮编搜索周边疫情的网站。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输入了自己的邮编,发现我所在的区竟然有 46 例死亡!不了解英国疫情的可能无法感受我的惊讶。这么说吧,全英国因新冠肺炎致死的人数在当时是一百八十多例,而我周边竟然就有 46 例。我似乎觉得,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危险了。但愿接下来的假期,我能调整好心态,找回自己的生活。其实,我原本没打算回国的。早在二月底,我妈就催我回国,当我当时不以为然。幸好,她有先见之明,买了所剩无几的机票。直到我在新闻上看见英国政府「群体免疫」的策略,这才慌了——「轻症居家隔离七天」这种昏招,真是想想就慌。鲍里斯还提到,这场瘟疫可能要持续三四个月,甚至到明年。我很难想象,能不能在英国撑到那个时候,接下来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我妈妈抢到的机票是 3 月 18 日的,从法国戴高乐机场转机。凌晨三点,我抵达机场,看到好多全副武装的中国人。有个中国女生大约是没买到防疫手套,竟然在两只手上各套了一个塑料袋。到巴黎后,我发现戴口罩的人明显变多了,但很多法国人戴口罩的方法都不规范,连鼻子都是露在外面的,很奇怪。上飞机后,我依然全副武装,缩在位子里睡觉,动也不敢动。我后面坐了个外国人,上飞机便摘下了口罩,还找空姐要了杯咖啡。我似乎还听见他打了喷嚏。3 月 19 日早上五点半,我们的飞机抵达了上海。下降前,每位乘客填了一份表格,声明身体状况良好。下飞机后,我们交了这份表格,通过边检,护照上便被贴了一个黄色的标签,表示来自疫区国。因为我还要转机回三亚,便跟着机场工作人员去了专门为从疫区回来的人改造的转机休息室。等了三个小时,我被带到了一个值班的地方,被告知:由于三亚在 3 月 17 日出了针对疫区国的新规定,我不能直接转机三亚。所以,我需要先在上海隔离 14 天。离开机场后,我和另外一个需要被隔离的女生一起被送到了隔离的酒店。测完体温,做好登记,我就正式开始隔离生活了。我被要求不能离开房间,每天汇报两次体温。费用方面,每天 200 元,此外,餐费每天 50 元,送餐至门口。隔离的头两天,我始终处于倒时差的错乱感中。直到昨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问我是不是 XXX 航班的 XX 座位。身份核实后,对方告诉我,我斜后方座位的乘客被确诊了新冠肺炎,我作为密切接触者,需要上报酒店。但转念一想,我在飞机上包得严严实实,应该不会有什么风险。至于上报,只是固定流程而已。上报以后,我的隔离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转变。有朋友问我,遇到这么倒霉的事情,有没有后悔回国?自然是不后悔的。毕竟,眼看英国这些天来的疫情发展,要是我还留在爱丁堡,家人肯定要担心坏了。我明白,由于一些社会新闻的出现,互联网上有些朋友对回国的留学生群体有一些偏见,认为我们是回国来「投毒」的。在此分享我的经历,也是希望能撇清一些误会,希望大家不要以偏概全。最后,希望不得不留在英国的同学们能平安顺遂,希望其他国家的人民都能找到对抗疫情的有效方法,也希望我们国家能快点好起来,大家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