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Jurlique作为一家澳洲的化妆品品牌,
主打成分天然,
也一度广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然而近段时间Jurlique这个品牌
好像突然从广大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中
销声匿迹了,
在中国的柜台更是仅剩原来的4成
#01:
澳洲品牌茱莉蔻
大量关闭中国柜台
就在前几年,澳洲华人在回国的时候,可能还能听到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热情问候:
“回国的时候顺便帮我带点茱莉蔻的化妆品。”
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澳洲华人回国都成为了一件难事,但茱莉蔻这个品牌似乎确实已经渐渐失去了从前的吸引力。
根据《化妆品财经在线》此前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茱莉蔻已经关停了在中国的100多个柜台。
据悉,茱莉蔻的中国专柜已从2016年的117家,到2019年减少至52家,直到2021年的44家,数量高达6成。
(图片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不过茱莉蔻的市场热度减退,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早在几年之前变有迹可循。
2011年,Pola Orbis集团宣布出资3亿美元收购茱莉蔻,并希望扩展茱莉蔻在海外的业务。
然而通过茱莉蔻母公司日本化妆品企业Pola Orbis集团近7年财报发现,从2015年开始,茱莉蔻的增长就开始放缓。
到了2016年,茱莉蔻的营业额更是出现了大幅的下滑。
数据显示,2015财年,茱莉蔻销售额为183.9亿日元(约合11亿元人民币),销售增幅从18.8%降至4.5%。
此后,这样的下滑趋势并没有停止。2020财年销售额仅为64.4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84亿人民币),缩水至2015财年的约三分之一。
由于连年亏损,在2019年,Pola Orbis集团调整了茱莉蔻在中国的销售模式,从原来的经销商模式彻底将所有门店均转为自营。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再次给茱莉蔻带来了新的打击。长时间的疫情是的零售行业一步步履维艰,客流的骤降也让茱莉蔻的营业额再次出现大幅下滑。
#02:
新一代营销模式崛起,
茱莉蔻能否跟上市场脚步?
不过可以看出,疫情的打击并不是茱莉蔻“失宠”的真正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在近年来各类新的美妆品牌涌现,加上美妆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茱莉蔻的营销模式并没有跟上市场的潮流。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带货以及美妆博主推荐的形式突然崛起,也成为了美妆品牌宣传和销售的重要方式的平台。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可以迅速被大众所熟知,从而实现销售额的快速增长。
李佳琦的一句“Oh My God”不仅仅成为了一个带货主播的标语,更加让无数消费者分分钟心甘情愿打开钱包买单。
同时,消费者通过这些平台,认识到的也不仅仅是一些原本耳熟能详,常年霸占购物清单的美妆大牌,一些高性价比的小众品牌,甚至是众多中国的国产化妆品品牌,都依靠这这样的营销模式迅速“火”了起来。
相比之下,茱莉蔻在这类新的营销模式上的投入力度却很小,导致整个品牌在市场上的曝光度直线下降,甚至有种渐渐被遗忘的趋势。
事实上作为一个从1985年就已经创立的老牌化妆品品牌,在早前能够成功打开中国消费者市场,可以说明这个品牌的产品是能“打”的。
其中一些明星产品,比如玫瑰护手霜、玫瑰衡肤花卉水、玫瑰按摩油等,也曾经一度成为热销的“断货王”。
但有句话说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没有跟上市场潮流,以时下流行的方式再次回归在大众的视野当中,那么最终等待茱莉蔻的命运可能就是被市场给淘汰。
不过作为茱莉蔻的母公司,Pola Orbis集团并没有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中国市场。
Pola Orbis集团表示,未来将把茱莉蔻的发展重心放在中国市场,着重发展茱莉蔻的高端线,并继续关闭表现不佳的线下店,加强数字营销,转向线上渠道,使其能在2022年重新实现盈利。
最后
从目前中国的美妆市场趋势来看,
线上营销确实比线下宣传更加给力,
能够带来更大的流量,
特别是疫情之后,
网络营销和购物势头更强劲。
希望茱莉蔻在及时转变之后,
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抓住线上销售模式仅仅是一点,
如今美妆行业更新换代速度之快,
竞争激烈更胜从前,
对于茱莉蔻来说,
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Ref:
https://www.cbo.cn/article/id/49630.html
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21-04-12/doc-ikmyaawa9157383.shtml
长篇大论看起来太麻烦?
“澳微”视频号上线了!
半分钟纵览奇闻异事、新闻资讯、美食美景,
还有各种你不知道的澳洲冷知识。
移民
要闻
☆重大变革!澳洲投资移民申请模式发生彻底改变!不成功再也无须额外花钱啦!
☆无英语要求,也不用找工作,澳洲PR可飞速下签!配偶移民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更多好文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