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萌周记11:澳洲为什么要为英国女王生日放假?

原创 2020年06月06日 澳中商圈


                          
 这个周一6月8日,澳洲又是公共假日,放假一天,但这个假日居然是庆祝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生日。很多中国新移民不明白,澳洲为什么要为英国女王生日放假啊?更何况这个生日也不是女王真正的生日,这些生日也不是女王真正生日,而且每年也都不一样。



也许你真的不知道,其实澳大利亚现在的元首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为什么澳洲至今200年建国的历史,竟然还要保留这个“老太太”当元首呢?这就叫澳洲的君主立宪制,元首是英国女皇,总督是其代表,政府总理掌管着行政权,元首虽然是名义上的,但无论是新总理当选还是各州州长上任,都要经过向总督宣誓这一道手续


澳洲总督虽然是代表英女王在澳洲的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性的职务,不必过问国政要务,不过象征性的总督5年却拿着高薪,退休总督的年金和福利也不低。每年将耗费纳税人超过几百万澳元。澳洲难道不能实现共和制,选举自己的总统吗?

争论不休的君主立宪还是共和制

澳洲几乎每届政府都会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是维持君主立宪还是改制共和?澳洲作为原英国殖民地及英联邦国家之一,沿袭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1999年还进行了一次全民公决,多数人还是要求继续保持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在澳大利亚的元首地位。2007年初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5%的人希望澳大利亚走向共和制,36%的人希望维持现有的联邦君主制。

2011年4月29日,英国王室威廉王子举行世纪婚礼,整个澳洲一片喜庆,不但有无数游客奔赴伦敦,澳洲电视台全程直播,更有本地各大杂志立刻出“特号”“专刊”,单设专架销售。


第二天的《Herald Sun》更是免费为每位读者奉送一个婚礼“纪念币”。威廉王子举行婚礼后,支持“君主立宪制”的人数骤升。2011年5月,澳洲人报(The Australian)独家进行的民调显示,支持共和制已经从此前的最高值51%下降到41%,此次对1200名选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1%支持共和制,39%的反对,而另外20%的人持中立态度。

不过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插曲,就是提及如果查尔斯王子加冕,更多的人则转向支持共和制,看来大家并不欢迎这个代表英王室的形象。而威廉王子和新娘凯特很受欢迎,支持君主立宪制的则有所上升。


澳大利亚最近30余年中执政的七位总理中,有五位是共和派,只有两位是保皇派。前总理谭宝(自由党)曾长期担任澳大利亚共和运动组织主席,是坚定的共和主义者。前任总理陆克文(工党)也是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他在职时曾声称“澳大利亚已经是时候推选自己的国家元首了,我们已经为此等待了太久太久。”女王在澳大利亚的前任代表、总督昆廷·布赖斯也是一个共和主义者。共和派不分党派。


最近一次2019年11月6日,第20届澳洲君主立宪年会在新州议会的剧院召开。会议召集人,澳洲君主立宪制组织的领军人物,法律界学者弗林特(David Flint)教授表示“我们之所以成功地捍卫了君主立宪制是因为我们运用了智慧,提出民众接受的口号,如“东西没坏,为何要修理呢?”“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上最成功的宪法体制,如果你们要改变,必须提出更好的,更有效的制度。”“我们社会的核心框架依赖于根深蒂固的君主立宪制,它有持久的身份象征,为一代又一代的持续繁荣奠定了基础。”


同时澳大利亚共和运动至今也仍活跃,但现时普遍的澳大利亚人民共识是,只要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仍在世,推行共和制的议题将会搁置。

英国化、美国化到真正独立的澳大利亚
如果您还不能理解澳洲为什么这么纠结,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澳洲发展的历史。
大约2.5万年前,澳大利亚土著的祖先系由东南亚移居澳大利亚大陆。1786年,英国开始向这里行使殖民统治,1817年定名为澳大利亚。1900年,英国议会通过《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和《不列颠自治领条例》。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各殖民区改为州,组成澳大利亚联邦,成为英国自治领地

所以无论是早期的流犯移民还是后来的自由移民其主体大部分是英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全国97%以上是英国移民及后裔,这个时候澳大利亚人的民族认同主要是基于种族和血统,澳大利亚人的普遍认识就是“澳人即英人”、“英人即澳人”。“大多数澳大利亚人通过英国人的眼睛看世界”,竭尽全力维护自己“母国”的利益。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是对待一战的问题上。澳大利亚本来和一战并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了英国,全国动员让澳大利亚与英国同呼吸,“澳大利亚人将坚决站在祖国一边,协助她和支持她,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和最后一个先令。”

后来到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自此以后,澳大利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女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总督不干预政府的运作。


这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澳大利亚人民族认知和对外政策重新取向的开端。“二次大战使澳大利亚充分认识到依附于英国和孤立于世界之外的不现实性和危险性”,澳大利亚开始挣脱了与英国的传统纽带,投向美国,并和美国在二战中结成同盟。同时“与英国的关系因为家族内的许多误解而疙疙瘩瘩,澳大利亚就象长大离开父母的孩子,正在寻找新的与父母认同的模式” 这个时候在澳洲社会评价是否为一个真正的澳大利亚的人的标准从他(她)的种族、血统已经转向他(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美国常被看作是许多欧洲国家的样板,美国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前进得最远”。随着澳大利亚在19世纪两次经济的腾飞(由养羊业和淘金热引发)其国家民族要求独立的意愿越发强烈,美国逐渐走入澳人的视线并成为澳洲人羡慕和效仿的对象,许多澳洲人大声呼吁“在生活方式上澳大利亚更象美国”,澳洲社会转型到“美国化阶段”。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式和澳洲社会自身的发展,在文化、生活上澳大利亚人不在一味强调与美国一致,而是更多的从自身考虑,“澳大利亚人”的概念更加明确,“澳大利亚人的定义是凡是合法居住在澳大利亚的人,不管有没有国籍,只要他认为自己是澳大利亚人,那就是澳大利亚人了”。此时澳大利亚人的民族认同注重的不再是殖民地时期的种族和血统,也不是后来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是基于国民属性和地缘的认同。澳大利亚社会历经两次转型后终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澳大利亚化阶段”。


1986年,英国女王在澳大利亚签署了《与澳大利亚关系法》。此后,英国法律对澳大利亚不再有效,但英国女王仍为澳大利亚国家元首

1986年英国法律不再适合澳大利亚,也短短的30多年,这次疫情伊丽莎白女王再次以她近百岁的英姿展现在世人面前,被全世界喝彩。随着英国女王的威望升高,澳洲对英国王室的认可度也还保持着热度。看来去掉这最后一个装饰还不是时机,毕竟这块疆土本是英国人开拓建立起来的,毕竟有那么多年的血脉相连的英国后代生活在澳洲,毕竟有那么多英女王的粉丝,毕竟英国皇室也不碍澳洲大局,毕竟这个装饰那样气派,辉煌。


回看澳大利亚历史,从英国化,到美国化,再到多元文化独立的澳大利亚化,已经是在均匀速度发展,尤其新移民,移民一个国家,一定先了解她的历史进程,不能拔苗助长地想当然,相信未来的一天,澳大利亚就是澳大利亚
                                        

 作者简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