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28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阅读导航
碳中和,谈何容易
众多碳排放源
碳排放信用机制
1
碳中和,谈何容易
最近,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承诺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Carbon Neutral),其中欧盟决定以《欧洲气候法》为基准,拟定新立法并要求所有成员国采取必要措施实现该目标。另外,中国、日本以及韩国也随后做出相应承诺。
虽然目前澳大利亚各州以及大量非化石燃油能源供应商也表示会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但是这种豪言壮语在依然由传统能源支配的今天,谈何容易。
而减少碳排放的唯一途径无非是提倡使用新能源——电力为主,风能和太阳能为辅。
以新州为例,新州政府已经决定在境内建立多个“可再生能源开发区”(Renewable Energy Zone/REZ),这些开发区的最终目的是取代老旧的传统能源发电站(比如煤矿火力发电站)。
该计划的另一部分,是将开发区内的风能及太阳能发电设备及能源储存设备串联,在实现统一化管理的同时,产出经济规模,继而降低成本和价格。
按照目前的预计,这3个“可再生能源开发区”(Orana、New England以及Illawarra)所提供的电力(12,000兆瓦)足以替代绝大多数火力发电站,并且能够为上述地区带来价值207亿澳币的私营企业投资,以及至少5,000个工作岗位。
2
众多碳排放源
但是,即便将全澳境内的所有发电站全部转换成太阳能或风能发电,也依然无法在205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因为在发电站之外,温室气体排放源依然众多(目前年排放量约等于5.57亿吨二氧化碳):
矿石开采
开采、加工、提炼以及运输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温室气体(碳酸盐矿物在分解的过程中自然生成)。据《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科学期刊2018年统计,矿石开采所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球总排量的10%。
Epiroc公司推出的全电动零排放采矿设备Minetruck MT65
其中铜矿相关的碳排放量增长最为明显,因为许多产铜国近年来开采的铜矿质量下降,造成提炼和加工成本大幅上升(能源消耗激增)。
汽车排放
由汽车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CO2),而澳大利亚在汽车减排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可谓惨不忍睹。据澳大利亚环保基金会(ACF)调查显示,美国、澳大利亚、中国、欧盟以及印度等主要排放地区和国家从2000年开始就采取行动,并在2017年时已经实现显著减排,只有澳大利亚远远落后。
按照目前的进度,澳大利亚在2030年时只能勉强实现平均每公里250g的二氧化碳排放,而最领先的欧盟则可以实现每公里125g。
农业排放
虽然交通运输业与农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几乎相同(各占总量1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运输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以二氧化碳为主,而农业产生的则以甲烷(methane)和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为主。据澳大利亚环境部门(ASOE)研究表明,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对地球造成的长期温室效应更加恶劣——分别为二氧化碳的21倍和310倍。
家庭排放
家庭排放的种类较多,难以和其他产业进行对比,但是澳大利亚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Emission per Capita)依然远超经合组织(OECD)以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据统计,澳洲人口仅占全球总人口0.3%,但是人均排放量则达到1.07%,排放量也高达22-25吨。这些排放源主要来自家庭生活中的:
工作通勤(11%)
购物及娱乐(23%)
生活垃圾(5%)
热水器(16%)
空调制冷及制热(11%)
冰箱及冰柜(9%)
照明(5%)
洗衣机及烘干机(2%)
烹饪(3%)
其他电子产品(15%)
这些家庭活动所需的能源又主要来自于由化石燃油和电力,而正如前文所述,澳大利亚将近70%的电力目前均由化石燃油转换而成,导致澳洲家庭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
综上所述,即便澳大利亚政府马力全开,敦促各州全速进入100%新能源发电模式,也极难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0排放)。所以,最现实的做法其实是采取碳信用额度交易机制。
3
碳排放信用机制
所谓碳信用额度是指一种用于限制碳排放的许可,通常来说,1单位碳排放信用额度等于1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换句话说,如果一家企业获得100个信用额度,则意味着该企业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排放100吨二氧化碳。
目前澳大利亚的碳排放信用额度由清洁能源监管部门(Clean Energy Regulator/CER)负责,信用额度则被称为碳信用单位(Australian Carbon Credit Units/ACCU)。
这套机制主要有两个目的——对过度排放的企业进行惩罚,并对积极减排的企业实行奖励。
首先,定量的ACCU会在政策实施初期分配给产生主要排放源的大型企业(比如矿业、电业等),该配额会逐年递减,这一过程将为上述企业提供缓冲窗口,最终进入零排放队伍。
其次,排放量较低或者迅速减排的企业,则可以利用多余的ACCU进行交易,从而获取额外营收。举例来说,比如一家小型企业在有效期内拥有500个ACCU,那么这家企业则可以将这些信用额度出售(现价为每单位$16.10)。而回购机构正是ACCU的发行方——清洁能源监管部门(CER,通过减排基金ERF回购)。
除此之外,一些澳洲境内的农场也开始通过出售ACCU发家致富。
据TheLand报道,随着减排政策的推出,许多包括矿业、航空以及海运在内的排放大户纷纷开始通过采购ACCU来实现碳中和。对于这些大型企业来说,经济规模至关重要,而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温室气体则会招来巨额罚款。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购买ACCU。
对此,Carbon Famers of Australia董事Louisa Kiely表示:“通过量产并出售碳排放信用额度的商业模式曾经只属于那些农场巨头,但是现在许多中小型农场也进入了这个行业,因为全球市场对于碳排放额度的需求量非常之高……而那些自身排放量较大的农企也可以通过在自家农场上植树造林实现对冲。”
以北澳大利亚牧业公司(North Australian Pastoral Company)为例,这家坐拥13个养牛场并占地超过60,000平方公里的私人企业就在2019年宣布已经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对于该公司来说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无需外购ACCU,另一方面则可在中长期出售多余ACCU实现增收。
另据调查,目前清洁能源监管部门(CER)官网上共列有480家企业,这些企业均为澳洲境内的排放大户,举例来看,基准排放量大约为:
BHP矿业集团C矿区——443,666吨
皮尔布拉地区的Yurralyi Maya发电站——457,268吨
能源巨头Chevron集团的Gorgon天然气矿区——8,338,429吨
多家铝矿冶炼厂以及煤矿矿场基准排量均在百万吨级别
与此同时,这些企业正是澳洲在2050年之前实现0排放的最大挑战。目前对于如何下调这些企业的基准排放量仍有争议,比如一些人士呼吁每家企业应该接受单独审核,因为不同的企业类型和经营状况应该受到区别化对待;另一些人士则认为应该采取一视同仁的减排政策——以2050年为目标,逐年按百分比下调基准排放量。
还有一些激进的专家对澳洲的减排政策并不是很买账,他们认为联邦体系之下的各州和领地法律差异较大,许多需要高度协调性的政策在执行时都会遇到巨大难度,比如疫情爆发后各地区不同的禁令和限制,彼此之间不断开放或关闭边境等行为,都会成为澳洲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巨大绊脚石。
而然,对于在这场可持续发展的竞赛中远远落后的澳大利亚而言,我们所剩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
参考来源:
https://energy.nsw.gov.au/renewables/renewable-energy-zones
https://energy.nsw.gov.au/sites/default/files/2019-11/Electricity%20Strategy%20Overview.pdf
https://energy.nsw.gov.au/media/1921/download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20-0531-3
https://climateanalytics.org/media/australiaclimatefactsheets2019-transportsector-climateanalytics.pdf
https://soe.environment.gov.au/theme/climate/topic/emission-sources
https://www.climatewatchdata.org/countries/AUS?calculation=PER_CAPITA&source=43
https://www.theland.com.au/story/6275716/carbon-a-viable-option/
http://www.cleanenergyregulator.gov.au/NGER/National%20greenhouse%20and%20energy%20reporting%20data/Corporate%20emissions%20and%20energy%20data/corporate-emission-and-energy-data-2018-19
https://www.energy-transitions.org/publications/china-2050-a-fully-developed-rich-zero-carbon-economy/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0-03/05/c_1125667987.htm
推荐阅读
21
12-2020
19
12-2020
15
12-2020
推广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顺手点个“在看”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