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视频在抖音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收获了上百万人的阅览和破十万的点赞。而这个视频来自一位澳洲留学且毕业回国的女生自述...这个视频采访了一位澳洲留学生,听她讲述了自己的留学经历,而她也说出了不少留学生的心酸之处。
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完这些叙述,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这位小姐姐名为小鸟,来自福建莆田。她表示,自己是14年去澳洲留学的,当时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小鸟表示,当时全班41个同学,80%-90%都是中国人。她还表示,自己家里也并不是什么有钱人,自己更不是富二代,不少HR对她说,现在你们留学生已经没有优势了,“以前你们英语比较好,但是现在国内的985、211大学的学生英语也不差,而且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更高。”
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工作26-27年,才能赚回130万。“原本想着,留学归来,能够出入办公大楼,西装革履,做个领导上个班,但没想到混成现在这个样子,挺无奈的。”“留学不光是为了赚钱,也是为了拓宽眼界,出去看看。”“我朋友的孩子留学花的钱更多,但是现在该做的月薪在你的数据后再加位数。”“看学校和专业,现在基本有钱就能留学,所以并不是所有海归都···”而不仅仅以上,这位女生还说到了许多留学生担心的一件事。然后突然有一个小男孩跑到她面前,喊了句Ching Chong。“不管去外地多久,我每一次回老家,都有一种回到自己地盘的轻松感,一站到那里,好像空气就都不一样了。”“我也遇到过,真不知道国外的学校是咋教育的,被小孩子骂比大人骂还难受。”种族歧视以及留学后的就业问题,都是许多留学生们最关注的话题,小鸟的这番话也让不少留学生们感同身受。
而以上也让我们想到了曾经那位大明湖畔的留学生,也是类似的情况。
👇 第一时间内容请点下方关注获取 👇
而最近,这似乎成为了流量密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样的视频,出国留学也似乎成为了许多人口中频频热议的话题之一。不仅仅是澳洲,部分美国回来的留学生也一样面临窘境。近日,还有一位留美读书的同学在微博上发了一则视频,也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视频中,他表示自己留美5年,花费了140万学费,但是回国就业时起薪却只有4500。他表示,自己纠结了很久要不要说这个话题,最终还是决定拿出来给其他小伙伴们避避雷。他先是拿出了自己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毕业证书,自己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专业。一年的学费是26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十七万的样子。而且,由于他高中就是在美国就读的,再加上平时生活中的费用,前前后后他花了差不多140万人民币。而他还透露,自己在大学前两年学的是商科,在大二结束时转专业到了计算机,希望能够在美国找工作。学商的时候自己的成绩还是顶尖的,转了计算机之后才意识到它真的很难,也很枯燥。回国以后他重新审视了自己,觉得自己了解美国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但是,让他受打击的是,大部分企业给他开出的底薪都是四千左右。其中一个企业的老板当时对他说,看在他是美国海归的份上,给他每个月多开500块。他也对于这种情况备受打击,难道自己在美国吃的苦,只值每个月五百块钱?
以上的例子也触发了当今留学生们对于留学的重新思考,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重新去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而因为一场疫情更是有许多人有了自己不一样的想法。
那么,现在的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事的?
凡事都不是一概而论,最近上海浦东赴美留学生挤爆机场一事也是闹的沸沸扬扬,代表留学热情依然不减...
于是,有人问留学有什么用?
这也是国内很多人都在吐槽的一句话,不少人觉得,花费几百万出国学习,最后回国了也没有优秀到哪里去。留学自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大家之所以讨论,是因为有太多留学归国发展失败只能啃老的新闻被爆出。
其实,更多的是留学生归国后发展成功的例子,因为不少人觉得,花费这么多钱,成功是必然的,所以这些例子并不被大家熟知,反而是没成功的例子被大肆渲染,久而久之大家就有了一个观念——留学无用?有太多人通过留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实现了自己曾经不敢想象的目标,比如以下的他们:
@Yuan Gao :可能帮助我达到了我的原生阶层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水平。出国留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帮助我达到了我的原生阶层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水平。我是武汉人,然而我的父母是我们城市里收入可以说在底层的那一类人,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过得极其简朴,此处按下不表。我们家到我高考那一年是这样的情况,负债7万,无存款,父母二人收入总和大概3000人民币。我高考考上了武汉大学,当时的学费是4800还是5800一年,住宿费和其他杂费加一起可能2000不到,我妈妈原本想给我800一个月的生活费,但我坚持只要了600,我原本想的是在校内可以勤工俭学做点兼职,这样能减轻点父母负担,要知道200块他们能过一个礼拜了。可能这所有的钱加在一起对于我们城市的寻常家庭并不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尽管如此,我的父母仍然为我的学费发愁,最后是我小姨借了我1万元去注册的。然而改变我命运的事情发生了,我入学后参加了新加坡政府奖学金项目的选拔考试,并且成功被录取。当时全国有13所我985高校有这个项目,全国录取了300来个人,我们学校录取了30个。这个项目基本解决了我们家的所有问题:它包括了4年在新加坡的学费,每个月500新币(大概2500人民币)的生活费,住宿费以及保险。后来的一切也就顺风顺水,大二的时候去了欧洲交换半年,游历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捷克西班牙瑞典和挪威。大三暑假去了美国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亚太总部实习。大四结束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并且入职美国另一家500强的fintech公司亚太总部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如今已经是衣食无忧,短假期可以去东南亚著名海岛,长假期可以去欧美澳大利亚。并且我终于在我家乡买了一套小房子给我父母住,签合同的时候我妈妈都快哭了,她说这辈子不是和奶奶住就是和外婆住,从来没有自己住过。
如今再回头想,假如我没有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这个项目支持我出国,我在原来的大学,以我父母无权无钱的背景,我大三不太可能找到好的实习,毕业也无法进好的公司,更不提像其余答题的同学一样受家庭资助去留学读硕士。
对比我原来大学的同学,我已经非常幸运了。即使也进入500强成为了工程师,以那时的工资水平我也不可能迅速自立并接济父母。而这一切可以说都是由于新加坡奖学金项目,我衷心的感激她。也许对于家庭财力雄厚的同学而言,新加坡只是他们眼中一个鸡肋的跳板,无法与梦想中的英美相比。然而这却是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孩子的一颗救命稻草。@dhchen:他们的故事:眼界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种开眼界。
以下仅仅是我个人的体验, 我之前三年呆在香港,然后现在在德国:
第一、的确开阔了眼界,这里说的眼界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种开眼界。其实香港/德国的繁华并不能打动我,甚至让我想笑。而是见识了各色各样的人,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我对“人类”更加熟悉了,以前我多少对于“歪果仁”抱有某种幻想,现在没有了。看见了不同的人,但是遇到了相同的人性,我对于祖国/世界的未来反而抱有信心了。第二、看见了不同的文化/语言/文化/生活后,我变得更近坚定而开放,内心也越发的成熟。遇到和我认知相左的事情,我也能比较冷静的分析和处理。不是简单被意识形态和情绪所左右,而是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这一点,让我能更温柔而坚定地面对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我一直觉得内心的改变,认知的改变才是最大的改变。而留学这件事确实改变了我的内心,不是说“外国”就比“中国”好,而是因为“它不一样”,人所处环境不变,人很难真的改变。第三、我学会了新技能:德国和香港不同,食物真的不和我的胃口,所以我开始每天给自己做饭,虽然这件事挺浪费时间的,但是居然让我变得更自信了。因为我更确实地有一种把握了自己的生活的实际感,我也确信厨艺对我未来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也开始健身,也算是环境所迫吧。结果来说,我的肌肉变得发达了,连人鱼线都有了,身体非常健康,几乎不会有疲劳感。这两件事对我的健康影响肯定会有长远的影响。离开家庭的呵护陪伴,第一次了解到了除父母外“监护人”的概念(当时由老师担当)。所有的决策,大到读文还是读理,选择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小到各种琐碎日常的处理,由于家人离你的生活环境太远了,只能给基于他们经验的一些建议,最终还是靠自己。学会如何做选择的过程,其实是最宝贵的。混迹于一堆金融精英中而不走寻常路自己找机会上节目做主持演话剧,唯一一个干了媒体;一次次去大家都觉得危险脏乱又吃不饱饭的地方旅行,做一些看起来没用的事;在很容易拿到国籍的时候毅然辞职回了国,再到离开带光环的稳定工作,跨界去创业...而独立的另一个层面,就是懂得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出国前,我也是个几乎来者不拒的“大好人”,吃亏也不愿跟人起争执。但渐渐的在磨砺中,我更加会有自己的边界,遇到不公的事绝对为该争取的权益争取到底,有明确的立场和想法,敢于表达。@司马各:比在国内做一个小富即安的经济适用男,我更满意现在的自己。没留学的话,我应该现在是从国内某三本毕业,大学就开上了10万左右合资车的小开吧。5-6套房子也是不在话下的。那个时候,08年,家里有些存款,准备在南京江北投资2套房子的(08年房价4500一平,现在江北2万+)后来这笔钱用来了给我留学。现在在国外平淡地生活着。有了小车,(依然还是国内10万加合资车水平)刚准备买房(发现贷款额度不够高,墨尔本的房价还在蹭蹭涨T-T)这么多年,除了上述物质上的东西。我学会了体谅父母,学会了自己生存,感受了人间冷暖,更让自己独立了起来。要知道之前在国内的时候,银行办卡都没自己去过。出国前我被父母保护的太好了,让我像一个巨婴。我想,留学对于我来说,比在国内做一个小富即安的经济适用男,我更满意现在的自己。提到父母,现在我和他们的情感和相处状态,都比以前更好。比起刚留学时候情感的不舍。现在的他们理解了我,也尊重了我的独立人格。不再横加干预我的选择,也不再为我瞎担心。那是因为我向他们证明了我已经长大。他们也在某个时间点找到了属于二老自己的生活。我们双方的精神状态都比以前更好了。我拥抱了自己的人生,他们也欣慰于我的长大。我想,真正的孝道,不是以陪伴父母为借口去逃避独立,继续依赖。而是告诉他们—这是我的人生,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谢谢爸妈,我想天下父母对于儿女最大的期待也莫过于此吧。他们辛劳了一生,不应该继续去为我这个巨婴再操劳白头。而是他们也可以放心地去拥有自己剩下来的人生吧。@BrianRWang:“Just don't judge”多元化的人生价值与取向观念,其次也更加清楚要享受更精彩的人生。很难说对一生的影响。就说对现在吧。毕竟我也只是出生于94年的年轻人。为求学走过的城市:成都,香港,高雄,旧金山,厄巴纳(算是大芝加哥地区)。这五年走过的城市还有:北京,上海,深圳,无锡,苏州,常州,南京,杭州,宁波,台北,纽约,首尔,华盛顿-北弗吉尼亚,迪拜,洛杉矶,圣何塞-硅谷。以及,教大家一个诀窍。对于大多数985大学来说,早点考托福。以及关注你们学校教务处国际处团委一类的网站。相信你可以靠着这个拿到大量的机会,尤其是大量被资助的机会。自信是一个精力十分旺盛而且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立志30岁前探索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约旦的佩特拉山谷。突尼斯的罗马人遗迹。北意大利宁静的乡野教堂。还有能让聂鲁达写下壮丽诗篇的南美高山。我不敢说我究竟相比留在国内读清北的同学究竟优秀在哪里。当然我可以自信的说本人本科期间的成绩,科研和社会活动直博清北问题不大。我也自信自己取得今天的一切绝非曾经考研的同学说的“轻而易举。”(在一个中西部大学,屌丝工科专业我也承认我是家境背景不错的人。而且我至少来自一个二线城市)。我本科生时代和数学基地班学数学,和物理拔尖班学物理。但是内心面对任何成就与挑战都能波澜不惊。这一点我颇有信心。即使读书还不够万卷,但万里山河毕竟是饱览过的。而且可以在任何面试里自信的说,我能适应长期的海外出差。可能也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原来在全世界各个地方有各种各样精彩的生命与活法。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以及理解,对生命也有不同的定义与理解。这是18岁的那个我完全无法理解和想象的。可能这也是美国的大学与社会教给我的东西之一吧。“Just don't judge,”多元化的人生价值与取向观念。其次也更加清楚要享受更精彩的人生,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需要“knowledge,”也需要“labor"精于自己的学业,也准备好在事业中面临一切挑战。
留学无用吗?有太多人通过留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有的人因为留学变得沉沦。
客观来说,判断留学是否有价值的核心依据就是是否能给人带来更好前景的发展。有人做到了,也有人失败了,所以留学无用这件事情,更不是简单几个形容词能够说完。
欢迎大家分享对于此事的看法,出国读书的你们或是已经回国的你们,都在过着怎样的生活?憧憬着怎样的未来?又是否经常因为何事而犹豫?当然,大家在留学过程中,还有遇到什么心酸事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