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不妨,来日方长

2019年03月29日 澳洲打工度假指南


人啊,不逼自己一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原来真的不行。




因为学西厨的关系,Kitchen hand是我找兼职的首选。毕竟,能提前积攒相关工作经验不是一件坏事。可是对于我这么一个后厨小白而言,怎一场痛彻心扉的血雨腥风了得!

在我兼职的中餐厅里,我是啥也不懂、啥也不会、啥也不知道,一做就错,一错就挨骂,一挨骂就害怕,一害怕就更不会做,不会做就会再错,然后再挨骂、再错、再害怕,再做、再错、再挨骂……周而往复,无穷尽也。



好在厨房里的“前辈们”都很友善,热心又耐心地教会和帮助我很多。跟他们相比,我的工作算是入门级,无非就是刷刷碗、切切菜、包包点心、蒸蒸早茶。前三个问题不大,只是每天切破手指、烫掉块皮而已。但蒸的问题就大了去了,同时应付一两张订单OK。但是赶上饭点时,机器里吐出的单子都快像卫生纸一样打成卷时,我的世界就开始五雷轰顶了。

平均下来,每张单子里的点心都兼具了蒸、炸、煎,每种做法的要求和时间不一样,几乎不能同时出单。我的窘境常常表现为,前一单我还没开始做,后面的单子就来了,还没等我取到单子上的菜品,又一张单子来了。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蒸锅上那么多屉点心完全乱套,每一屉取和放的时间不同,总在不停地交叉重叠进行,订单如洪水猛兽,我却只能慌乱成一只瑟瑟发抖的小白兔。

这不是头不头大的问题,虽然老板也不止一次劈头盖脸地给我指导和演示过,但短期内我根本就学不会,学不会接单后如何实现时间和任务的优化配置,也学不会如何在照顾蒸的同时避免油锅和煎锅里冒出的那一缕缕焦糊的青烟。




忘了是身边的谁对我说过,那些所谓跳出舒适圈的尝试和体验,终究只是尝试和体验罢了,每个人还是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

是的,我越想越有道理。后厨对人手的要求是脑子活、动作快、技艺熟,我脑子不活、动作不快、技艺也不熟,全中!每天进到后厨都神经紧绷,工作起来战战兢兢,挨骂之后整个人懵13,高压与日俱增,越来越做不好,越来越不会做。

每一天,我迈进餐厅的步伐都贼沉重,工作中会时不时地瞄表,跪求时钟走得快一点。下班后就不同了,走出餐厅时我整个人都能飞起来,毫无负担,一身轻松,心里暗喜不止:今天总算又熬过去了。

所以,我认真地总结了一下这三周的经历:自己的状态不对,短期内调整不好,也无法调整;自己的技能不行,短期内提高不了,也无法提高。长此以往,对餐厅不负责不说,对自己也不负责,好在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必要非逼着自己这么进退两难。那么,辞了吧。




小雨淅淅沥沥,我却分外欢喜,拎着9杯奶茶进了厨房分给大家,收到一众道谢。那一晚,挨骂之于我,宛如百灵鸟在林中歌唱一般动听。夜间十一点半下班后,我向老板提出了辞职。结果,被策反了。

老板拽着我在餐厅门口聊了一个多小时,讲述他的学厨经历、他开这家餐厅的缘由、他培养我们的方式,还有他对我的期待。真诚这种东西是藏不住的,只要你具备,它就没有办法不在一个人的眼睛里闪烁。我承认,我就是被他的真诚打动的,他给了我自信,给了我继续工作下去的动力。于是乎,我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大半夜的路上一个人都没有,过街也不用看红绿灯,躺在地上打滚都畅通无阻,小雨在路灯下就像喷雾器洒出来的一样,雾蒙蒙的一片。被老板开导后,重新再审视这份工作,的确感觉轻松了一些。

所以我发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阿Q精神。要知道,人的弹性和底线可谓无边无际。虽然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克服自己进到厨房后的状态,我也还不知道要怎么提高自己蒸、煎、炸的技能操作水平,但我却在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


不妨不妨,来日方长。




只是早知道不离职,我就不花那60刀去买9大杯的贡茶了。




   —— Chapter 4 ——   


O V E R


Study in Au

- 撒有那啦古德拜 -



作者文章回顾:

农场日常丨我急需一点负能量

Good Luck!

论一个好室友对打工度假的重要性

放毒 | 此味只应农场有

来不及认真地年轻,那就认真地老去吧

在NGO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上辈子无恶不欢,这辈子死磕海关

WHVer专访丨江河:浪,而不是流浪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