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零壹财经
8月5日,在人民日报主办的“首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得益于金融科技创新的加速,中国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正日益发展和完善,正形成全新的服务模式,更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商业的可持续瓶颈。《报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金融科技的“聚合式借贷服务平台模式”(以下简称聚合式平台模式)的概念,为普惠金融的深化发展带来积极启发。
在借贷服务中,聚合式平台模式改变了过去由单一结构独立完成信贷业务全流程环节的服务模式,而是以一个开放式平台为中心,将信贷业务环节模块化,“将环节开放,将能力聚合”,共同完成信贷服务的模式;其中,聚合式平台连接资金方、资产方和在业务链条不同环节中各有所长的机构,形成一个有机的借贷生态体系。这种模式理论上,在各参与机构遵循自身经营资质要求和机构间合作规范的前提下,彼此充分发挥各自在业务属性、服务网络、数据积累、风险管理、科技研发、金融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可以一种合作协同的方式消除信贷业务固有的短板,并为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多元化、价格可承担、体验便捷的服务。
《报告》案例显示,平安普惠率先实践了这种普惠金融业务模式。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为代表的“科技赋能金融”模式已经广为人知,两种模式形式上类似却有根本不同:科技赋能模式中B端客户(金融机构)和平台的关系是甲方和乙方,B端客户在客群定位、产品设计、定价方面有决定权,金融核心业务环节均由B端客户完成,并承担金融风险。聚合式平台模式的参与方更像“有限合伙制”,平台把环节开放给相关能力方, 聚合各方共同完成信贷服务。如果平台具有长期服务小微人群的经验,有能力有意愿从事普惠金融,该模式理论上更有优势。
相较科技赋能模式,聚合式借贷服务平台模式输出更为全面的服务能力,涉及获客、征信、风险评估、风险承担、资金等方面。在普惠金融人群借贷服务领域拥有丰富业务经验的平台型机构可以采用聚合式平台模式,依托数字普惠技术搭建平台、聚合生态链上各主体的比较优势和资源、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从而提高整体业务在获客、风控、资金、贷后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同时将风险分散,引入低成本资金,实现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三降”,使业务在稳健运营的前提下形成规模效应,并进一步摊薄单位成本,成为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商业模式。
聚合式借贷服务平台示意图 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制图
一、聚合式借贷服务平台模式应运而生
聚合式平台模式的出现是多重因素推动的结果。
1、普惠金融服务对机构要求高
普惠金融服务一直是金融服务的难题,客户群体的需求分散化、差异化、资金需求小额化、风险评估非标化,这些特征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由于非标化难题,金融机构往往不愿多着力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正如《报告》进行的分析,普惠金融服务的客户群体往往具有金融需求多元、地域分布广泛且分散、风险复杂且识别成本高、金融素养和互联网接受运用程度参差不齐等特点,所以一方面要求金融服务机构针对某个客户群体或者某个地区专业化发展,充分挖掘其借贷需求、分析风险因素、开展金融教育,深耕细作;另一方面,为弥补成本、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又要求针对普惠金融人群开展的借贷业务要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只有“普”才能降低成本,从而让利于民、“惠”及民生。机构往往囿于其业务范围、客群偏好、风控技术、服务网络、资金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难于做到既专又大,从而阻碍了借贷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客户体验提升和定价的降低。
2、传统小微信贷服务模式具有固有的短板
在传统的借贷业务中,金融机构通常独立完成从申请到放款的全部业务环节,这种“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在普惠金融领域存在着固有的矛盾性。即无法满足客户群体差异化、分散化、非标化的需求;同时,在业务开展中,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对应地,难以降低服务的成本、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存在固有的短板,近些年,针对这种痛点市场上实际上出现了诸多探索和创新,P2P借贷、助贷模式、金融科技赋能等都是产物。时至今日,在合规经营、业务精进的要求下,服务模式还需继续改善。聚合式平台模式也是这种探索的体现之一。
3、聚合式平台模式注重产业链协作,专业化、分工化
聚合式平台模式改变了过去由单一结构独立完成信贷业务全流程环节的服务模式,而是以一个开放式平台为中心,将信贷业务环节模块化,“将环节开放,将能力聚合”,各机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信贷服务。
其中,借贷服务全流程的各环节可以分为产品设计、获客营销、客户准入、风险评估、增信、贷后管理等环节,这些环节大致可以归结为资产端、资金端和各类服务提供机构三大模块。资产方面,客户主要可以划分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低收入个人消费者和农户等群体。在资金端和中间服务流程中,不同于一家机构在某个条线上展开全流程服务,平台模式可以广泛地联合不同领域中的优势企业,协同完成借贷服务全流程。尤其在营销获客、风险评估与风险承担、资金来源等流程中,不同机构各有其优势与局限,而平台模式可以使其扬长避短,依托各自垂直化场景,进行差异化的竞争与合作。
聚合式平台模式在信贷业务各环节的运作方式与相对优势
来源:零壹财经·零壹智库整理
二、平台构建专属少数综合实力强大机构
聚合式平台模式是针对国内普惠金融的发展痛点,在不断探索与创新过程中迭代而来的一种业务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是平台的能力,平台需要具备开放式的经营理念和平台运营能力,而它将不仅是一个行业优势资源的连接者,还是机构合作规则的制定者、合作秩序的维护者与资源利益的分配者,它的作用是重塑业务模式,促进各参与主体有机互补,共同更精准、有效地服务于客户人群,提高服务的可得性、满意度,降低机构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实现业务的合规经营,并获得整体上的商业可持续性。
这对平台的综合实力提出了要求,也一定程度表明,聚合式借贷服务平台只是少数机构的专属。从借贷业务开展的各项能力上看,在产品层面,聚合者需要具有多元、完整的产品地图,从小额到大额、从短期到长期,各类产品能够满足普惠金融人群分散化、差异化的融资需求;在渠道建设层面,聚合者需要能够洞悉和抓取普惠金融人群的消费、经营等不同场景下的多种业务抓手,并引入合适的合作渠道,实现精准的人群覆盖;在运营层面,聚合者能够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一方面提高业务流程的便捷性,降低人力和网点成本;另一方面确保更多的人群能够纳入到金融服务体系中来,例如那些金融素养和互联网技能不足的人群也能在线下获取到优质、专业的服务,尽可能规避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金融排斥现象”。
借贷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力至关重要,这也要求聚合式借贷服务平台具备丰富业务经验并提供基础风险评估,以便资金方、增信方在此基础上完成风控审批。因此,在业务经验层面,聚合式借贷服务平台最好拥有长期服务普惠金融人群的业务经验,风险控制能力和表现经过时间验证和经济周期洗礼;例如孵化出了经过时间验证的数据挖掘和应用能力,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与普惠金融人群信贷行为强相关的因子,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为普惠金融人群精准画像等等。
聚合式平台模式中,各环节涉及场景方(支付、财税结算等)、增信方(担保、保险等)、资金方(银行、小贷等)等各行业多种机构,利益述求也不同,聚合式借贷服务平台需要极强的整合运营能力。尤其在风控环节,各方是既协同又独立的,这是模式的门槛也是对聚合式平台整合运营能力的极大考验。
就以上分析来看,聚合式平台模式应市场痛点出现,理论上聚合了产业链条上的各专业机构进行分工合作,规避了单一机构由于能力局限或成本高企而面临的业务规模化运营、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平台整合资源、依托新兴技术、真正开展普惠金融。
不过,模式运营效果如何还需要验证。从实际操作上看,平台化的运营关键是各机构之间稳定持久的合作,而对于聚合式借贷服务平台来说,如何和合作方长期构建这种合作,聚合式平台需要极强的整合运营能力;金融业务不比其他,受到强监管,这种模式是否面临政策或监管的不确定性还值得关注,其他环节例如风险控制与风险承担环节、资金对接环节等,是否面临监管风险也值得注意。
【澳洲暴走早报】房产流拍别绝望!拍卖会后出售可多4.2万!入籍程序或有变:防死记硬背考多次混过关!新州交规恐将改革!罚款更多更严
【澳洲暴走早报】悉尼华人牙科或致患者染艾滋 万人有风险!地方政府获权担保移民 提名职业有条件!市场简报 - 风险偏好改善!
【企业故事】218名员工年收138亿,这家最赚钱的手游公司,腾讯都眼红!
【风云人物】七八成的同行都倒下了,他却干成了规模最大效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