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花税改革,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0年4月29号。墨尔本封城第38天。
截止发稿时止,澳洲确诊人数是:6742例,死亡85例,出院5619例。
被一场噩梦搅乱的世界
马上就是四月底了,一年的三分之一已经过去了。相信世界上很多人这个2020年的前三分之一过得跟做梦一样,而有意思的是,我们还在梦里。
疫情方面,澳洲无疑是当今世界中抗疫成绩目前最好的国家之一。与澳洲本土的情况继续向好相反的是,世界疫情的持续恶化。截止到今天为止,全世界感染新冠病毒人数超过300万,死亡人数超过20万。最重灾区美国确诊人数超过100万,每天的新增数势头不减,而这只是表面上的数据,背后的可能重灾区如印度还没有跟上检测的速度。人类仍在病毒面前处于溃败阶段。
前些天和朋友开玩笑说:命(健康)和钱(经济)哪个更重要,这真是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普通人如是,国家亦如是。这时,无论疫情轻重,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健康和经济的平衡矛盾渐渐浮出水面。
在一开始的时候,面对疫情,几乎所有选择经济(钱)的国家都在吃了大亏(命也没了,钱也没了)后不得不一面倒的牺牲经济(钱)来保健康,强制社会隔离对付病毒传播;那些在一开始在健康(命)和经济(钱)之间走钢丝的如新加坡也在最近由于病毒的大规模漫延而采取强制政策;放眼望去,西方发达国家中似乎只有瑞典没有大规模牺牲经济采取强制封城,还在走着“群体免疫”的策略,也付出了1000万人口的国家死亡数千人的代价。
如今各国封国大都已经超过了一个月,经济的压力已经压的很多国家喘不过气来了。美国的川普几乎天天鸡血般的重复疫情马上减缓了,美国人民马上复工了;中国尽管已经复工,但是大量外企的撤资隐患和海外订单的大量消失都如悬在经济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欧洲各个国家也在一步一看的迫切的等待着转折点。
澳洲本地虽然疫情渐缓,但是由疫情引发的一地鸡毛:
因为油价期指破天荒的跌成负数,多少投资人和石油相关企业直接倒闭,对本地人来说加油倒是便宜些了;
澳洲竟然出现了制造价值$1500澳币的口罩的厂商,这是要把口罩做成常用家电的趋势吗?
澳洲zf和中国zf还在为调查疫情的来源一事吵来吵去,互相威胁和施压;
四大银行之一的国民银行(NAB)率先开始减派股东收益,并且融资以备不测;
而四大银行的另外一家西太银行(Westpac)因为担心企业倒闭,房屋借贷收不回来导致的坏账的增加,开始收缩贷款,要知道,之前央行的降息和政府的救市可都是指望增加流动性的,西太银行的政策明显是反其道而行之;
联邦政府出于释放劳动力的考虑迫切的需要学校尽快复课,除了呼吁之外,开始动用经济压力了,对私立学校喊话说,要么复课,要么失去政府的财政拨款,要知道澳洲私立学校其中很大的一笔资金是来自于政府的教学拨款的,除了维州还在硬顶封校到第二学期末,其他的州估计都会很快会复课的,另外政府对私立学校的喊话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政府学校的一种压力;
每天各种关于经济压力的新闻,纷纷攘攘,而在其间的一个新闻尤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作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政府在研究去掉(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转移”)澳洲房产的印花税。
因为事关重大,今天咱们着重来聊聊这个。
什么是印花税?
在澳洲买房,交割的时候在原有房价的基础上要给当地所在州政府交一笔税,是为印花税(Stamp Duty),由买家支出。这笔钱是多少是决定于房产价格和当地州政府订的印花税税率,每个州不一样,墨尔本所在的维州是房价的5.5%。维州一年在印花税上的收入有60,70亿澳币之多。
记住,这里很关键,这笔钱是在房屋交易的时候一次性支出。
政府的计划和地产公众号的论调
这次抗疫,政府从联邦到州府,不惜大局举债,稳定民心,稳定经济,叫所有人不仅老老实实的,还要踏踏实实的呆在家里隔离,不许出来,花费数千亿。
现在疫情减缓,讨论的是解封后的经济复苏,经济要改革,无论是从澳洲央行行长Phillip Lowe的嘴里说出要改革土地税,还是维州州长Daniel Andrew开始强调要免除印花税来看,改革之一的最大的可能是要免除掉印花税。
可是政府还需要钱啊,这次本来已经很花钱了,那每年60多亿的窟窿不是雪上加霜吗?不用替政府着急,这个印花税会加到土地税上面,每年来征收。
消息一出,微信朋友圈里还有各个地产公众号一片叫好声音。援引自某一地产公号(就不点名了)的原文:“当所有人都在担忧如何让经济早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时,州长(维州)提出的全面税收改革计划(即取消印花税),再次让人们看到希望的曙光,看到了维州经济腾飞的契机,不得不赞叹,州长的远见”。
一片赞赏。
我要说,先别忙着歌功颂德,所有政策的出台,都会导致财富的一次转移,作为你我这样的普通人,需要看清这背后的逻辑。
此次印花税的政策改革对澳洲的房产的影响可能是超乎想象的!
为什么?让我们从头说起。
房地产的起源
房地产,英文Real Estate。从字面上看,Real意思是真实的,真正的,Estate意思是产业,地产或财富,Real Estate连起来就是“真实的财富”。
咋一看,哦,对头,就是说房地产才是真实的财富嘛,是真的,那就买吧,然后你买了很多“真实”的财富,觉得自己很富了。
如果你真是这么以为的,你就上当了。
这里的Real,其实并不是“真实”的意思。在英文中,Real Estate表示的是不动产,这个不动产和真实(Real)的概念并没有一点关系(如果说有,那就是会混淆人的概念)。这个英文单词最初是源自于君主制下的领土世袭原则,在那时所有的土地都是国王的财产,所以不动产最原始的意思是王室领土(Royal Estate),这里的Real,是Royal(王室的,皇家的)演变而来。用咱中国的古话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到了现代社会,君主制取消了,主要的西方世界取代之的是土地私有化,普罗大众以为土地终于是我的了,变成了真实的(real)财产。这又是一个误区。
因为财富不属于财富拥有者,而是属于游戏制定(规则制定)者。
到了现代社会,王室不在了,取之而代的游戏规则制定者,是当代政府。
谁是澳洲房产的主人?
澳洲房产这么多年一直受人青睐,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是很多原因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澳洲的土地私有制不同于国内的土地使用制,就是表面上看,房产就是属于持有人的。
但私有制的地产真的是持有者的吗?其实也不是,royal的意思没有改变,第一拥有人还是王室的(不信你试试拖欠土地税或不交印花税),只不过当年的王室变成了今天的政府(后来西方信用制度的产生让银行也插进来分一杯羹,所以银行是继政府之后的房地产的第二主人,最后才是持有者)。
政府如何成为地产财富的实际拥有者?就是政府用它不断的产生财富,手段就是税收。
政府关于土地的税收有很多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是市政税(Council rate),是跟着房产价值每年收的;土地税(Land Tax,目前只限于投资房产),根据每年的土地价值按照一定比例每年收取;印花税(Stamp Duty),在房产产生交易的时候按照房产售价一次性收取。通过税收,政府通过房产产生财富,成了实际的第一拥有人。
其中市政税是很少的百分比(小于1%),而且一定程度是用在了地方政府提供的服务上面(比如说垃圾处理),更多程度是一种服务费,在这里忽略不计。后两个,土地税和印花税,就是我们今年话题的主角。
唯一例外的幸运儿
通过征收土地税和印花税,政府成为大多数澳洲房产的拥有人,但是这么多年有一个例外,就是按照目前的税收政策,政府无法染指一种物业持有,就是不买卖,长期自住的物业。
目前要取消的印花税是针对所有房产在交易的时候一次性收费,关键词是一次性。而这笔钱不是说不收了,而是换个方法收,变成了土地税每年收。
而土地税,当前只是针对投资房产的。换句话说,人的自住房不需要交这笔钱。如果印花税分摊到土地税里,那么自住房也要以“土地税”的形式交“印花税”。
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例子
好了,到现在为止,估计你有些晕,我们举个例子来捋一捋。
按照当前的政策,假设你买了一套80万澳币的房产自住,一次性交了5.5%(即$44,000)印花税,50年之后,期间你没有买卖,然后把房子留给后代,这期间一分钱印花税或土地税不用交,通货膨胀人口增加导致价格上升,按照有种说法是澳洲房产十年翻一番(这个说法很不准备,我们姑且先这样认为),30年之后即是$640万,保守估计去掉零头,价值$500万,你的后代哪怕再穷,也可以躲在这个房子里按照贫穷的方法度日,因为没有政府的税收支出,而他是100%拥有这个房产(当然,是在付清了银行的贷款之后)。30年间,政府从你这一分钱都没拿到,按照这个做法:不买卖,长期自住,澳洲自住房基本100%是属于拥有人的,就有可能藏富于民。
而政策改了之后,你不需要交一开始的$44,000印花税,但是每年都按照一定比例交土地税,你的土地价格上涨,每年的土地税也上涨。
你注意到区别了吗?区别在于这个房产的税收从固定数额(Fix Amount)变成了一个百分比(Percentage)。
简单的说,政府变成了你房产的永久股东,从此你永远不可能100%的拥有澳洲房产。
对,以后任何房产中,一定都有政府的利益,政府一下子成了所有土地的永久股东。
深远影响
所以,这次的印花税改革,将给澳洲,至少是墨尔本所在的维州的房产带来深远的影响!短期之内,一般来说,公寓会更加抢手。(当然政府可以通过建筑审批调控供需)
至于这个政策是好是坏?就像1971年美元对黄金的脱钩,1974年美国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的通过一样,其实没什么政策是好的,或是坏的。我也并不是不喜欢税收,事实上我非常感激税收,现代文明就是建立在税收的基础上的,就像这次新冠疫情,要不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澳洲的疫情不可能这么快减缓。
但就像之前说的,任何一次政策的更改,都会对将来产生影响,都是一次财富的转移,作为普通人的你我,需要时刻留意政策的更改,调整自己的策略。
往期推荐:
前方高能,一波澳洲科技企业为克服新冠疫情而研制的新式“武器”
地火明夷、山火贲,百年前的大萧条卷土重来?我们认真地聊一下澳元【中】
灾难or抄底?20年黄粱一梦,澳元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4!我们认真地聊一下澳元【上】
必看!手把手教你如何申请政府帮助企业留用员工高达2.5万刀的补贴
ASX资讯:澳洲首个全科技指数(All Tech Index)今天发布,周一上市,科技投资浪潮一触即发
澳洲金融圈集结澳大利亚优秀金融家,企业家,投资者,致力于为您打造健康的投融资生态圈。在此也特别感谢,亨通资本(Hatchstone Capital)对于澳洲金融圈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