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在《全新思维》(A WHOLE NEW MIND)一书中写到:“未来世界将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创造力、具同理心、能观察趋势,以及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如果我们正是这样的人,为何不选择这样的专业和职业方向,发挥所长呢?
有没有什么专业读完后可以让人变得“美貌与智慧并重”?
还真有。
“时尚买手/时尚管理”就是这样一个横跨时尚界与商界,既需要高感性能力、又需要理性的商业分析的专业。经过若干年专业浸淫熏陶,“美貌与智慧并重”是必须的。
“时尚买手”专业究竟学什么
小编曾经怀疑,关乎美感与直觉的东西是否真的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直到大学期间接触摄影和选修了视唱课、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服装公司与客户买手接触,逐渐相信,以一般人的努力程度和对某个领域的投入时长,根本轮不到谈天赋的地步。
我们的眼睛、耳朵、手指对环境观察、音调判别、材质手感的敏锐度,都可以训练。行业直觉和对某个领域的感受力,也绝对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获得。
所以“时尚”、“美感”并不是远离生活和有多么高大上的东西,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也同样可以看作一门值得学习的专业。
电影《时尚先锋香奈儿》
扯远了,言归正传,以时尚领域大牛意大利柏丽慕达时装学院(Polimoda Institute of Fashion Design and Marketing)的时尚买手专业(Fashion Merchandising & Buying ) 为例,我们看看专业课程设置都有哪些,小编认为可以把他们家十几门专业课(Major Courses)分成这么四类:
商业知识:时尚商业、采购及零售管理、营销战略运作与国际化。
首先要发现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然后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结合营销、销售、传播等方面。
注重分析品牌案例,形式多是research、写论文。
时尚知识:时尚产品整体策划、国际展销会与时装秀、时尚产品知识与发展、流行趋势研究。
时尚知识重在发现如何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形式很丰富多样,除了普通课堂,还会参观其他品牌秀场与展厅、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看戏剧舞蹈等艺术演出、做Inspiration Book(买一大堆杂志剪图片)……
产品工艺:纤维织物、纱线及纺织品。
学习产品工艺是要对设计的合理性、实现的可能性以及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面料成本)有概念。形式可以是参观工厂、进实验室烧布、基本的染色工艺、做fabric book(剪各种面料的旧衣服拼贴、分析)……
社交与传播:传播心理学与销售关系、组织沟通及交际技巧、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时尚产品本身就是心理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的东西,宣传包装实在太重要;而买手要经常接触品牌经理、N个设计师、N个供应商、客户等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都是直接沟通对象,并且每天工作时间非常紧张(后面有写)因此沟通要专门当作一门课来学。
一句话概括:不懂消费者心理的财务兼采购不是及格的服装设计师。
所以看了这么多交叉技能要get,你看出学习的重心和方向在哪里了吗?简单来说,是学习如何成为“桥梁”与“猎手”。
“桥梁”是连接设计师与消费者的桥梁。设计师负责美、负责潮、负责概念和功能,但不负责销售;消费者只负责用钱投票,但不知不懂也不深究货架上的单品都是怎么被自己喜欢的品牌选上和推出的。时尚买手是沟通秀场与市场的中介,是那条帮助品牌盈利、把艺术引向生活的桥。
电影《时尚先锋香奈儿》
“猎手”是捕捉最新产品、挖掘独立设计师、寻找合适供货商的职业猎人。曾在Giorgio Armani、Prada、Cartier、Dunhill等品牌做过买手的韩国人柳文相说过:“优秀的时尚买手不是能够挑选独特商品的人,而是具有挑选消费者满意的商品的眼光的人。还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自身穿着时尚、独特的服饰就具备了买手的资格。买手是创出利润的人,不是具有行为艺术感觉的设计师,所以要具备合理的分析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
把握这两个学习目的,学每一门课的时候都想着如何训练自己这两方面技能,一定事半功倍。
去哪里可以读
时尚买手专业适合留学,因为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
国内的服装买手,大部分是从服装设计师、销售人员转行形成的。《奇葩说》的辩手肖骁,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职业是之一是时尚买手。目前国内依旧很多人对这个职业存在误区,以为自身穿着时尚就能当好时尚买手,其实是两码事。而在欧美国家,这个职业已有四五十年历史。
在院校选择方面,强烈推荐四大时装周(即米兰、巴黎、纽约、伦敦)所在的城市/国家的院校,你至少应该在一个有时尚氛围的城市读时尚。
真实的职业状态
国内有些买手培训机构喜欢放满时装周的配图,很容易给人一种风光无限的错觉:每天穿梭于各大时装周和品牌秀场,满世界飞,工作过程就是看最时尚的东西和买买买……
小编暂时找到的比较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个职业是“跨界超人”。
从全年来看,一年四季连轴转,春夏季在准备秋冬上架的货,秋冬季则在做下一年春夏的规划,要么游走秀场、混迹时装发布会、逛百货、要么逛时尚店铺、批发市场、原料辅料集散地……可以说买手是全球出差的体力活。
同时因为肩负着企业核心利润,需要强大的抗压能力。因此,身体素质不够fit、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一般、或者不喜欢到处跑的人,完全不适合这行,真的,趁早换个专业去了解吧。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缩小到日常
9:00 A.M.到办公室,看销售报表,分析热卖及滞销产品特点,找出需要补货的热卖品;
9:30 A.M.争分夺秒处理邮件,包括供货商提出的问题、需要与其他部门协调的事宜;
10:00 A.M.查看时尚资讯,记下所需要的服装服饰讯息,让助理找出这些服装饰品的来源;带着最新产品的方案参加公司会议,申请对应的采购资金。
12:00 P.M.午餐,稍作休息,安排具体出行计划(工厂考察、店面巡视、全球出差……)。
14:00 P.M.观察与分析竞争对手;
15:20 P.M.计划利润空间;
16:50 P.M.与供应商保持联络(“快干活吧!快赶货吧!”)。
……
电影《时尚先锋香奈儿》
至于薪酬,不同经验值和服务不同品牌差别会比较大,这里提供study.com网站的数据,年收入在7万美金左右,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study.com网站截图
正如《穿普拉达的女魔头》让人知道叱咤时尚界实在不容易,要入这行首先千万要放平心态:哪怕去不了巴黎时装周,你也可以做一个很成功的时尚买手。
在国内,目前这个职业的就业状况比较尴尬。
一方面有一部分国内时尚产业随着品牌意识的增强,开始重视买手的独特作用,但难以聘用到专业人才,在广州十三行进过几年货的人也敢自称时尚买手漫天开价。
另一方面,企业对买手的认识非常初步,采用买手制的企业少得可怜,习惯以最简单粗暴的模式快速赚钱,或者难以改变固有的以设计师为主导的商品研发模式,买手没有地位可言甚至是难以容身。
所以呢,这是个“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专业和职业,也是别人以为买买买就是爽,实质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忙忙忙的活儿。目前仍处于企业、买手难以同时看上对方的状态。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 Study.com
http://study.com/articles/Fashion_Buyer_Education_Requirements_and_Career_Information.html
2.《我国时尚买手职业状态浅析》
http://mt.sohu.com/20150804/n418149760.shtml
时区作者 | 鬲虫 Helen
爱折腾爱作 对世界着了魔
这是时区干货栏目
干了这货!干掉留学生活中的问题!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