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富人身家创历史新高,为什么我越来越穷?

原创 2020年10月15日 澳洲财经见闻



共3011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阅读导航

  • 前 言

  • 富人越来越富

  • 为什么我越来越穷?

  • 富人的钱并没有被稀释

  • 阶层的遗传

  • 看好自己的钱

  • 结语


前 言

 

预算案发布的这几天,很多人都在讨论怎么领救济。

 

然而,一份最新的报告不合时宜地提醒我们,富人越来越富了,疫情对他们的身家财富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我越来越穷呢?

 

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或者没来得及思考的一个问题。


1

富人越来越富

 


普华永道(PwC)联合瑞银(UBS)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疫情让全球超级富豪变得更加富裕。

 

分析报告指出,截至7月底,全球2000多名亿万富翁的总资产已升至创纪录水平,达到约10.2万亿美元(合14.3万亿澳元),超过了2017年底8.9万亿美元的峰值。

 

研究显示,股市的复苏是助推超级富豪身家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快速增长行业(例如技术和医疗保健)的投资被证明是财富的一大驱动力。

 

截至目前,全球有2189名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超级富豪。换句话说,这些富豪在过去25年内,财富增幅高达5-10倍。

 

在今年4月7日至7月31日期间,研究所涵盖的每个行业中,亿万富翁的财富增速都达到两位数。其中,科技、医疗保健和工业领域亿万富翁的财富增速高达36%和44%。

 

同时,研究发现,在这些亿万富翁中,仅有200多人公开承诺投入约72亿美元来帮助应对新冠疫情。


2

为什么我越来越穷?

 


对于很多人而言,为什么有钱人越来越有钱,而我越来越穷——这都是一个需要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澳大利亚,很多人说这里的高福利养就了一帮靠吃救济的懒人。然而,这并非事实的全部真相。

 

在澳大利亚,非常努力却依然过不好一生的人并不在少数。

 

经济学家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通货膨胀。

 

直白点讲,很多人所认为的“努力挣钱,然后努力存钱,就会有钱”——这个逻辑并不成立。

 

按照目前央行印钱的速度,一分钱不花,因为通货膨胀,我们所拥有的钱也会不断、不断地被稀释掉。

 

即便是澳储行(RBA)不印钱,因为进出口,我们同样避免不了被稀释的命运。

 

例如,美国政府在3月份推出2.2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其实就是自己印钱给自己花,并且是全世界人民在买单。

 

为什么?

 

因为美元是世界通用货币,所以美元超发多少,其他的国家的货币就得跟着超发多少,不然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就会贬值。

 

并且,事实是,各个国家在应对一些经济问题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用印钱的方式来缓解。

 

例如,根据最新的澳储行会议纪要,澳储行并不排除购买更多政府国债来释放流动性。这也就相当于变相的撒钱。

 

另外,根据西太银行的预测,澳储行最快于下月进一步降息至0.2%。



3

富人的钱并没有被稀释

 


随着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作为一种价值标定,我们的购买力持续下降,手中攒下的财富被一点一点地稀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经济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现在有两个人,第一个人手上有10块钱,第二个人手上有100块钱,如果这个时候发生了通货膨胀,你们觉得最亏的是谁呢?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第二个人更亏,因为第二个人手里的钱更多,被稀释掉的钱也就越多。这样的理解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放在真正的现实当中,事实却是第二个人的钱越来越多,而第一个人钱则会越来越少。

 

也许,这才是事实的真相,即每一次的通货膨胀其实都是一次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我们的贫富差距,也在这一次次分配的过程中不断被拉大。

 

第一个手里有10块钱的人其实就是社会上的普通人,第二个有100块钱的人,我们可以对应成社会上的富人,或者有一定资产的人。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归根到底就是对钱的运作能力不同。

 

通胀相对于富人的损失其实并不大,因为很多富人都具备经济意识,早早的就把自己的钱,转化成了房子、股票、基金等增值亦或保值的资产。

 

再反观普通人这边,大部分普通人由于缺乏投资理财意识和能力,所以只会把钱存银行,而银行利息很低,远远跑不赢通胀,所以存在银行里的钱只会不断贬值,这就等于让自己的钱在通胀中裸奔。

 

这也是为什么疫情期间富人和穷人遭遇截然不同的原因。

 

一方面,我们看到在Centrelink门外戴着口罩等着领救济的人排着长队。没有救济,就得饿肚子。

 

另一方面,普华永道和瑞银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亿万富翁总资产创历史新高。

 

正是这些一次次财富的运作和流转中,社会的贫富差距被一次次拉大。

 

根据最新的预算文件,澳大利亚官方债务上限上调至超过1.1万亿澳元,预算赤字有望超过2500亿澳元。

 

负债最终是需要还的,如果今年还不了,明年还不了,那么最终买单的还是无数的变穷的人。


4

阶层的遗传

 


根据西太银行发布的未来金融报告透露,目前大约40%的澳洲父母都认为他们的孩子将来不可能存够钱去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对35岁以上的1048名澳洲人调查发现,当他们缴付了孩子的学费、房款首付和其它费用后,四分之一的人预计退休时将有信用卡债务,五分之一的人有未竟房贷,十分之一的人有未付账单。

 

财富管理公司BT Financial Group最新的消费指数报告,在对逾2000名澳人的理财习惯进行调查后发现,21%的人没有积蓄,23%人仅有一个月的积蓄,56%人的积蓄多于一个月。


另外,澳人的信用卡更是债务高企,央行(RBA)最新数据显示,澳人拖欠了527亿澳元的卡债,累计利息330亿澳元。

 

相比穷人,或者说普通人,很多富人家庭从小就很重视对孩子的金钱教育,因为他们很明白财富需要靠认知去支撑,所以很多富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熟知钱的本质和规律,光在这一点上就已经超越了很多的同龄人。

 

但是,大部分的普通家庭的父母并不重视这一块的教育。同时,社会也并不会教给他们的孩子这些。

 

所以,很多人到了二十几岁对于钱的运作规律和本质依旧一片空白,所谓阶层的遗传,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贫穷的认知。


5

看好自己的钱

 


虽然很多人也认为自己离有钱人太遥远了,然而,这并非事实的真相。

 

要想有钱,第一步当然是挣钱和攒钱。

 

澳大利亚一位22岁的年轻人已经证明了快速存钱是可能的。

 

来自西悉尼的零售助理兼学生护士Selin Tekirdag采用了一些非常简单的方法,在短短三年内就节省了10万澳元。

 

Selin表示,为了储蓄,她为自己建立了一个专门用于储蓄的账户。接下来,她写了一份预算,并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年底前要完成的目标。

 

她说:“我记不清设定的目标到底有多少,假设是2000澳元。但令我自己惊讶的是,到年底,我已经拥有了大约5000澳元。”

 

她变卖了平常不用的东西,还开始做兼职,教小学生英语和数学。把做家教的钱用来花销,这样便节省下来了工资。

 

Selin还建议在购物时,优先考虑哪些是必要的,哪些不是。

 

她说:“我的目标是只买必需品,然后偶尔放纵一下自己。”

 

Selin已经将这些钱投入了不同的领域,同时在紧急“储蓄账户”中保留了一些。她的目标是“创造被动收入,投资并最终购买房子”。

 

在获得第一桶金后,通过“复利”效应,距离Selin不到40岁退休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结语

 

有些人喜欢把社会财富的不断倾斜,称之为富人对普通人的掠夺。

 

这个说法其实有些戾气太重,并且有所欠缺,实际上这不是一种刻意的掠夺。

 

财富的获取本来就是一个零和游戏,而人的本能就是为自己逐利,当某一部分群体在财富运作上比另一部分人透析了更多的规律和方法,自然就会在逐利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财富。

 

而另一部分不懂这些规则的人的财富必然会减少,这是一种自然发生规律,如果把位置互换一下,其实你也会这么做。

 

参考来源:

https://www.afr.com/markets/equity-markets/billionaire-wealth-hit-a-new-high-during-covid-19-say-ubs-and-pwc-20201009-p563h0



推荐阅读

14

10-2020

人口成为房地产大佬的心病,对于80%财富是房子的澳洲普通人而言,这又意味着什么?

13

10-2020

四面楚歌! 为什么“王者归来”可能是大选前的最后一出独角戏?

08

10-2020

5万澳洲人决定一年不买东西,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推广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顺手点个“在看”和“👍”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