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88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每一年的四月,都是我家的大月,父亲,哥哥,我,太太,儿子的生日在四月从头到尾分布,而在新州,除了复活节长周末,还有澳新军团日(ANZAC day)假期,我也给自己放了个假,偷了个懒近二十天没有更新,想起来有些自责。
过了四月,我又成长了一岁。而儿子,也用他的行动默默的宣告了他的成长。今天放学回家,他告诉我:“爸爸,Cross Country(学校每学期的全民体育运动项目,三公里跑)我在八年级的150名同学里跑到了第四十二名(上个学期是七十五名),而且我中间未曾停顿,用尽全力跑完全程。”我真心为他高兴,我发自内心的鼓励了他,我觉得这也是我的成长。
生活里每一天都有一些小小的事,一些陌生人不经意的话语打动我,抑或温暖了我,于是,我想把这些鸡毛蒜皮的感悟归拢成另一篇杂文,写写我慢慢明白的另六件事。
1
你的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会被时间记住,在未来彰显
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亚美尼亚的移民,二十几年前和先生来到澳洲,养了三个女儿,刚来的时候只会很简单的英文问候,后来,她和先生都在澳洲读了书,先生现在经营自己的牙科诊所,她在养老机构做护士。
她们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做了兽医,二女儿在二月份拿到心理医生的行医执照,小女儿在上个月的澳洲游泳锦标赛上拿到了她人生中第一个蝶泳全国冠军。
她时常和我分享她自己的经历和三个女儿的故事,我相信她也在用这种方法默默的激励我。
她女儿拿冠军的那天,看得出她很激动,接连在Facebook上发了两段九号台的直播视频和一大段文字,我想她和女儿配得上任何赞美。
她告诉过我她女儿的所有坚持。女儿今年十二年级,正在备战新州高考(HSC),她从七岁开始游泳,十一年来除了假期的每一天基本都是这样度过,早晨四点起床,开车二十分钟去游泳馆,五点开始训练两个半小时,结束后去上学。
十一年里经历了太多的坚持与放弃的纠缠,但是梦想支撑了这对坚强的母女,因为她女儿说,她想代表澳洲参加奥运会。她的梦想应该就在眼前。
女儿拿冠军后的那个周末,我受邀去了她家,参加她们的一个家庭派对。这个题目是她讲给我的原话,我把她翻译成了中文,非常的有力量。
她说和她女儿一起训练的有很多人,也坚持了很多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冠军,能成就自己的梦想,但请一定相信你的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会被时间记住,在未来彰显,生活绝对不会亏待每一个用尽全力生活的人们。
回来后,我就把这句话告诉了我的儿子,我相信他听明白了,所以他真的用尽全力去跑了Cross Country。
2
所谓情商,不过是用柔软的舌头,说造就人的话
我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误读了情商,觉得那些情商高的秉性都是与生俱来,很难后天习得。在澳洲的四年,让我明白,情商在中国被妖魔化和概念化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高情商的人,这和她(他)受的教育,信仰,家庭及社会影响都有关系。
情商高的人不会轻易评判别人。不会因他(她)的衣着,外貌,口音高看或者看低一个人,这在西方社会是一个最基本的品行标准。"Don't Judge" 在幼儿园的时候都会被老师不断提起,深入人心。这蕴含着对每个人的最起码尊重。
情商高的人不会逞口舌之快,相反,他(她)说话会让人觉得舒服。
他(她)懂得沟通,懂得如何说话。当我们讲语言的时候,别人更强调沟通,高下立现。很多人会讲多种语言,但却从未学会沟通。
我的两个孩子都经历过流口水的时段,儿子小时候口水一直流到六岁。他小的时候,每一次带他去公共场合玩,每一次都会听到,看到周围的大人们对他并不友善的指指点点,“这孩子是不是有病啊,这么大还流口水?”我从未和儿子谈过他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但我们夫妇在那一段日子经历了太多的心理煎熬。
后来,我写了一篇博客“流着口水的神”,告诉儿子,“你是一个流着口水的神”,他才建立起了自信。我的女儿就很幸运,她口水比哥哥还要厉害,我不知道她会流到几岁,但我知道,她会经历到不同,每次出门,陌生人都会投来微笑:“She is gorgous, she must be teething, so cute"。
Jo 告诉我,我们不能评判别人,无论他飞黄腾达,还是失魂落魄,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她)经历了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祝福,鼓励,安慰。她说,要用柔软的舌头,说造就人的话。
这是我明白的情商。
3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当我还是个医学生的时候,我总是被那个美国医生特鲁多说的话深深激励,我发誓要做一个这样的人,他说医生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当我成为一名医生后,我觉得很迷惑,很长的时间里,我都觉得这句话是错的。因为我觉得医生就是要尽可能的治病,能治愈的就治愈。帮助和安慰在我的行医生涯里被一点点的遗忘。
相反,处于对自己的保护以及上级医生的耳濡目染,我们习惯于把病情说的严重一些,把结论写的模凌两可一些,比如”肿瘤待除外“,比如”右肺上叶高密度区,请结合临床“,至于这些诊断对病人心理带来的打击,那都不在我们考虑的范畴了。
记得太太怀儿子的时候三十岁,第一次见医生,就被明确告知“你是高龄产妇,会有很高风险,要有心理准备。而且孩子先天疾病的可能性很大”。
从医生的角度而言,这些话都没错,但相信很少有医生想过这简单的几句交代对病人有多大的心理创伤,我清楚的记得太太是哭着走出诊室,然后用很长的时间疗伤,不断的抱怨“我们为什么不早点养孩子?万一孩子先天不好怎么办?”整个孕期,每一次产检她都兴冲冲的去,然后苦兮兮的回来。
然后,四十四岁,她很勇敢的孕育了我们的女儿。因为第一次的经历,让她非常恐惧去看医生,而这一次,恰恰相反,每一次,她苦兮兮的去,兴高采烈的回来。澳洲医生叫她”Mrs Miracle", 当她说出自己的顾虑,医生认真的聆听,然后用一两句通俗易懂的话语就把她所有的焦虑轻松化解,这一次,医生从未提到“高龄产妇”“极高风险”这样的词汇,但他会说“享受你的孕期,所有的风险我会处理”。
太太喜欢上了去找医生看病,我想她喜欢那种被呵护和安慰的感觉。
4
包容和忍耐,这是要用尽一生的功课
上个礼拜,我工作上犯了致命的错误。
我拿到了血液药物检测的资质,意味着我可以给有法律需求的病人提供血液,尿液的药物检验报告,这将作为法庭上的证据。这种测试并不难,难的是复杂的文件准备,不容许任何错误,否则要从头再来。
然而,鬼使神差的我忘记让患者签署众多文件里的一项确认就让她离开了。我随即多次打电话给她,无人接听,我于是语音留言请求她在我下班前能回来签字。半个小时后她回电说,第二天早上才能赶来签字,并和我确认血液样本是否可以及时送出检验,我非常肯定的和她做了确认。
然而,挂了电话后续离心操作的时候发现我错用了尿液检测的试管做血液,这意味着这个样本无法使用,意味着我患者需要重新再做一次。我没有勇气再给患者打电话,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因为所有的错误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带着深深的负罪感诚惶诚恐,整夜失眠。
第二天一个早晨我都在惶恐中度过,知道她出现,我诚实的告诉了她整个故事,我告诉她我需要重新取样,她沉默了一分钟,看得出她在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重复说了两句,“你应该昨天就告诉我。”
她告诉我,她非常恐惧抽血取样,每一次都要提前半天做心理准备。在一段时间的静默后她走进了诊室,遗憾的是我和我的同事用了三次才取够了血样。我能做的是不停的道歉,而她用带着微笑的沉默和坚忍的眼泪回应。我想拥抱她给她安慰,说声对不起,可是我不敢。
拿到了血样,我释怀了,她微笑了,我真心的不停的说抱歉,因为所有的失误都是因我而起,她却用拥抱来安慰我,说:”Don't be stressful, everyone will make mistakes, that's the way we learn“。
她是一个五十五岁的澳洲女性,漂亮,非常有气质,而她的包容衬托出她有着更美的灵魂。
将心比心,换做是我,我绝对做不到如此的包容和忍耐,这个五十五岁的澳洲女人给我上了人生很重要的一个功课。
5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在我参加过的各种澳洲培训中,出现最多也最被强调的是一个词“Good Routine", 我想翻译成中文应该就是”良好的习惯“。我开始很不以为然,慢慢的自己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对人生所有的过程都适用,譬如,学习,工作,比如生活。
认识一个主修神经外科的医生,他说他在专科医生培训期间用了九个月就做了一件事,头颅备皮和摆体位,就是为了把简单的一件事形成严谨的习惯,而这些不曾被我们重视的细节对他后来的从医生涯受益匪浅。
我在超市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个购物的澳洲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本或者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要买的东西,时不时的会对照一下清单查缺补漏,但极少看到亚洲人有列购物清单的习惯。
这种东西渗透在澳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相信这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当我学着把这些东西用到我的生活中后,不得不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6
承认并尊重个体的不同
我自己以前有个不容争辩的逻辑,我的儿子继承了我的基因,我能做到的事情他不应该做不到,而且他应该做得更好。
这是我给他教育的核心哲学基础。但我从未考虑过他并不是我的附属品,不是我的复制品,他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一点被我长期忽略。
触动我的是两件小事。
我在儿子学校餐厅做志愿者,认识了一位学生家长,她每周在餐厅做一天义工,陪伴了他的两个儿子在这所学校的八年时间,现在,两个孩子都毕业了,她依然在这个餐厅服务,闲聊的时候他说起他的儿子,很是骄傲,说他在十八岁的时候学会了时间管理,选课的时候都选择了下午才有的课,因为他喜欢熬夜然后睡懒觉直到中午。她为他的选择自豪极了。她说他喜欢玩游戏,所有去大学就学了”网络安全“这个专业,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玩游戏,可是她坚定的认为他儿子这是在为自己的专业做充足的积淀,她为他的选择自豪极了。她说他的儿子每当在公众场合见到陌生人,他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有时发呆,有时玩手机,他不是一个喜欢社交的人,在她的眼里,他的儿子完美无缺。她不无自豪的说,他有他的个性,他做了他自己的选择,这比什么都重要。
另一件事就是我的女儿降生后,我开始观察她和哥哥的不同,我才真正明白人生而有别,即便是一母同胞。同龄的儿子喜欢汽车,各种汽车抓在手上一拿一天,从不会松手,而女儿就是喜欢各种电线,遥控器,任何玩具都换不下她手中的电线。儿子每每学会一个新的动作后就不再练习,而女儿每学会一个动作都会反复专注的练习,而这些对于一个八月龄的孩子而言纯属天性,根本无从人为干预。
在和澳洲人的交往中,我渐渐的明白人生而不同,我们要做的就是承认并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就像这个世界,有的种子种下去,三个月会结果,而有的种子十年才会开花。
转自:亲历澳洲公众号:zhukai13564661437
推荐阅读
08
04-2019
03
05-2019
01
05-2019
推广
觉得好看,点下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