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华人移民澳洲200周年,今日澳洲在每周末开设了【华人在澳洲】专题系列,今天是第17期。如果您身边有值得推荐的华人故事,欢迎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上世纪初澳洲成立联邦政府,
随即颁布了白澳政策,
当地华人不堪忍受种族歧视,
有的选择下海或返乡发展。
悉尼的华侨实业家,
在上海南京路成立了
“四大老字号百货公司”,
将澳洲购物理念带去中国,
从此改变了国人消费方式。
其中三家百货大楼仍屹立不倒,
成为早期中澳关系的时代标志。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 图片来源:SMSA)
当你徜徉在繁华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时,一定错不了一路上
富有装饰风艺术(art deco)
独具魅力的老建筑。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 图片来源:网络)
你知道吗?
这些老建筑与上世纪的4位澳洲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十八世纪90年代,4个悉尼华人,在唐人街Haymarket,
共同创办了一家名叫Wing Sang & Co Ltd(永生)的公司。
(公司旧址 / 图片来源:City of Sydeny Archives)
这家公司专做进出口生意,从斐济进口香蕉,
同时将饼干和果酱出口中国。
这四位华侨实业家分别是:Mark Jo, 郭标(George Kwok Bew), 马应彪(Ma Ying Piu)以及蔡昌(Choy Hing),
祖籍都是广东中山。
西装革履,
文质彬彬。
(4位传奇华侨实业家 / 图片来源:City of Sydeny Archives)
在悉尼,他们生意兴隆,称霸了本地的香蕉市场,却不敢向其他领域扩展生意。
澳洲学者Peter Hack对上海的老百货公司的历史颇有见地,曾出版过著作讲述这段历史。
(Peter Hack的出版著作 / 图片来源:网络)
“我觉得如果他们在悉尼开一家像Anthony Hordern and Sons或者David Jones一样的百货公司,
应该会被抵制,因为当时的白澳政策。”
Hack先生解释道。
(Peter Hack /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如果他们去当时中国开阜的港口谋生,
比如广州、上海,根据双边条约的规定,
他们会受到英国法律的保护,但不会受白澳政策的影响。”
十九世纪初,Anthony Hordern and Sons成为悉尼最大的百货公司名。
作为掌门人,Samuel Hordern经营着公司旗下的几家大型百货商场。
(Hordern (right) with Justly Rawlings, c. 1924 / 图片来源:新州图书馆)
其中一家名为Palace Emporium的百货大楼,有四层楼高,气势恢宏,一点不输今日。
外观富丽堂皇,
惊艳绝伦。
(Anthony Hordern and Sons曾是悉尼最大的百货公司,直到1970年关门 / 图片来源:新州图书馆)
Hordern先生非常支持当时的华商。
他乐意分享Hordern家族百货公司的理念,并希望他们能将其带去香港和中国大陆。
在Hordern先生的鼓励之下,Wing Sang & Co Ltd的公司成员们,
决定把百货公司这个新鲜事物带到香港试水,先后成立了几家百货公司。
1900年1月8日,马应彪成立了先施百货(Sincere),成为香港第一间华资百货公司,
后为香港零售业创下多项创举。
(先施百货早期照片 /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其夫人霍庆棠,
成为商场的第一位女售货员。
(先施百货是香港早年规模最大的百货公司 /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1907年6月28日,郭氏家族集资成立了第二间华资百货——永安百货(Wing On)。
没想到竟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先施”、“永安”在香港的收获,也吸引了很多澳大利亚华侨踊跃参股,加入到中国新兴的百货业当中来。
在这群华商眼中,中国百货业的春天正在来到。
挥师北上,
进军上海。
马应彪带着他的股东们,在南京路口的日升楼茶馆起一座高六七层的百货大楼。
(上海先施百货旧照 / 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1917年,上海先施百货隆重开张。
它的底层专售日用百货,二楼为服装、绸布柜台。
(上海先施百货时装部 / 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三楼出售珠宝首饰、钟表、珍玩等贵重商品。
(上海先施百货时装部 / 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四楼是大件家具、地毯、皮箱等。
(上海先施百货家具部 / 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先施公司楼顶设有屋顶花园带中式亭阁。
(上海先施百货屋顶花园 / 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先施乐园里有茶座、影戏场、弹子房、练身机等。
(上海先施百货屋顶花园 / 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园中布置有花卉盆景,顾客逛累了商场可乘电梯上到屋顶花园游乐。
(上海先施百货屋顶花园 / 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这样的柜面设置,在当时可谓是前无古人,也成为日后百货公司的典范。
如今,上海的一些大型百货公司仍旧保持着这样的传统。
在先施百货的对面,是一家与之旗鼓相当的百货——永安。
1918年 8、9月间,上海《申报》上刊登的一条广告这样形容:
“建筑既极精良,
楼阁则九层云拥,
而搜采亦臻美富,
物品则万国星杂”。
(上海永安百货大楼,活脱脱一个Anthony Hordern and Sons的翻版 / 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后来有人说,永安公司的开幕,宣告了上海“摩登”时代的到来。
此后,另外两家百货也相继开业。
黄焕南、刘锡基、李敏周等人创办了新新百货(Sun Sun),华商蔡昌创办了大新百货(The Sun)。
“先施”,“永安”,“新新”,“大新”,这四家百货被上海人称为华资老字号“四大百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百货公司竞相装潢,橱窗陈设争奇斗艳。
(十里洋场老上海的百货公司 / 图片来源:严建设微博)
加上异彩纷呈的霓虹灯,使上海有了“小巴黎”的美称。
(十里洋场老上海的百货公司 / 图片来源:严建设微博)
学者Hack先生说:“许多殖民时期或者装饰风艺术时代的历史建筑都被毁了。”
“而上海还保留着这些建筑,
实在难以置信。”
(十里洋场老上海的百货公司 / 图片来源:严建设微博)
受澳洲消费文化影响,这些新成立的百货公司,多多少少都带着Anthony Hordern and Sons的影子。
悉尼出生的William Liu(刘锡基)是Wing Sang公司的员工,他的爸爸是个老华工,妈妈是英国移民。
(William Liu是图上最右排坐着的那位 / 图片来源:City of Sydney Archives)
继香港和广州的试水成功,1936年,他被公司派到上海去成立大新百货公司。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被誉为‘东方巴黎’。”
Hack解释着。
“最终在上海,他们将生意模式进行完善,上海也是他们最终发迹的地方。”
那时,William还会时常去日本,从远东的百货公司寻找灵感,并会见供应商。
(1946年,William Liu和Peter Hack的亲戚Barbara Stephenson合影 / 图片来源:澳华历史博物馆)
之后的几十年,他投身人权行动中,与白澳政策做抵抗。
同时,他也积极推动发展中澳双边贸易和旅游业。
Hack先生说,当时的华商其实是有点冒险的,因为中国顾客还没有完全适应这样新奇的消费模式。
他们的出现,严重挑战了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以及零售业市场。
(清末民初的南京路上中式店铺 / 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产品被陈列起来,
明码标价,
不再有讨价还价。”
Hack先生解释着。
(十里洋场老上海的百货公司 / 图片来源:严建设微博)
没想到,这样的消费理念很快被上海人接受了。
许多百货还增设一系列娱乐设施,包裹歌剧院,展览厅,餐厅,甚至酒店。
“不仅只是购物,同时还要娱乐,享受生活。”Hack先生说。
如今,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方式,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华人也俨然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主力军。
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也成为中国游客出国消费、旅游的必选之地。
(图片来源:澳洲人报)
据澳洲旅游局9月份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共有140万中国游客来澳,同比前期涨幅13%。
不仅如此,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额比平均水平高出60%,共计消费109亿澳元。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澳洲代购、网红们被各大品牌捧在手心,原因就更是他们背后庞大的中国客户群。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尤其是在奢饰品领域,中国消费者承包了澳洲市场近2/3的消费额。
(图片来源:Business Insider)
100年前,悉尼的华商们,在澳洲百货大亨的鼓励下,将澳洲版的百货商场搬到了香港和上海。
将全新的消费文化、购物理念带去中国,从此影响了国人的生活。
如今,中国人来澳旅游空前,享受着美景和美食的同时,也书写着新的消费历史。
一个世纪,
一个轮回。
光阴荏苒,南京路上那些古老的装饰风艺术建筑,如今风采依旧,以自己独有的韵味延续着华人的传奇。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昆西
责编:纳西
资料来源:澳广ABC,上海档案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