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610刀起家,在2013年12月,dick smith在asx挂牌上市,股价为2.2刀一股,当时市值为520m,是被卖掉时的价格的五倍。谁料到后来竟穷途末路,出动自杀式营销也挽留不了消费者,最后宣布倒闭。这个昙花一现的上市公司,历程可谓大起大落,让我们今日一探究竟dick smith的传奇故事。
Dick smith前身——在地下停车场创立的小商店
dick smith小时侯住在悉尼北岸的roseville, 1968年在他24岁的时候在artarmon的一个地下停车场开了一间商店,主要业务是给汽车安装收音机和广播,而当时,他的资产只有610刀。通过电子和无线电厂蓬勃发展使其生意得到了迅猛发展,1980年代,dick smith在澳洲已经建立了超过了20家店面,并将业务拓展到了新西兰。
大胆张狂的广告营销手段
dick smith是澳洲最早的使用信箱广告目录形式的公司,也是最早引入自助式购物的电器商家。Dick smith本人是个张狂,喜欢冒险和fancy东东的人,他曾经独自驾驶直升飞机环游世界,这样的个性,也在一直影响着他的经营方式。比如:他的店以及送货车会时不时印刷一些疯疯癫癫的广告语,例如下图,electronic dick。。。。。(这种营销方式,想让土澳人记不住都难。。。。)
1980年,dick smith把自己公司的60%的股份卖给了woolworths, 两年后,他又把剩下的股份卖给了woolworths。 因此,后来的dick smith已经和dick smith本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关系了。(????黑人问号脸,传奇吧)dicksmith和商店关系也许只剩下名字和那个漫画式的logo了。。。其后生意快速膨胀,在大洋洲拥有了300多店面。
“私募抢劫“
2012年,私募基金anchorage资本合伙人以1.15亿从woolworths手中收购dicksmith,其后在2013年末以5.2亿的高市值将其ipo上市。
2014年8月,公布的业绩指标已经超过首募招股书预估,并预计营业额将强劲增长。随后9月anchorage抛售持股,据估计从中获得的利润至少超过了三倍!
然而两个月后,由于贸易环境不佳以及澳元的大幅走软,给电器零售商均带来较大成本上涨压力。
由图看出,从去年八月传出dick smith经营陷入困境后,其市场价格一路跳水,到年末只为年中的1/10。
这图可看出dick smith存货一直在上涨,大量难以快速变现的存货积压在仓库,这表明ds销售能力低下 ,使资产转换率逐渐下降。
运营能力在下降的同时,负债却在节节攀升,大量的应付帐款和为扩张和流动性而筹借的带息负债在账上难以削减,一方面是因为运营能力的低下导致大量应付帐款无法清偿,运营资金的周期很长。另一方面是ds需要不断筹借新的款项来维持经营,这使公司的财务压力日益增大,表明其运营也陷入了困境。
自杀性销售
在基础不稳的情况下,anchorage采取了一系列扩张策略例如扩张店面,增加新品牌等而积压了大量存货(上图可见)。过去两年来Dick Smith库存由1.71亿增长到了2.93亿(+70%),而同期销售额仅增长了10%。圣诞节前,近乎绝望的dick smith为挽救业绩,孤注一掷,不顾外部激烈抨击,在财务状况危急的情况下于近期发起“烈火”销售策略,以期以高达80%的折扣力度来吸引顾客,然而却难逃厄运。希望通过重度打折促销以求降库存变现,可惜未能如愿,大量滞销产品仍然无法收到消费者的青睐。
kogan收购dick smith变身纯电商,销售竟大涨?
今年的6月1号,kogan.com正式接手dick smith,但销售方式将从之前的全渠道模式改为单纯线上运营。
Kogan创始人柯根(Ruslan Kogan)承诺将把Dick Smith的品牌力量与Kogan网结合,使其“立刻盈利”。
8月24号,Kogan公布全年财报,显示其在收购了Dick Smith的网站、版权以及顾客列表后, Kogan在销售额和盈利额上都超过预期。Kogan在7月时上市,财报显示其收入为2.112亿,超过预期1千万。税后净利润为80万,是预期的2倍。
Dicksmith可谓命运多舛,从小小的地下商店发展成为上市公司。两年后宣布破产!后来因为kogan这个接盆侠,又起死回生,还销售大涨!不知道dick smith以后的路何去何从,小编私心还是希望能再次看到它的实体店哒!
想看更多好文请点击:
【原创•圈】从亏损28亿到盈利10亿,Qantas仅用两年创造奇迹
【原创•圈】唤醒美好的一天——咖啡迷们绝对不能错过的 RFG集团
【原创•圈】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CBA) 在ASX 势头看好
【原创•圈】以3元起家,卖冰棍卖出了上市公司;曾因无辜被封户大闹法院;现本该退居幕但再度出山——志高空调创始人用速度战胜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