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来一篇好文和大家分享。原文刊于2013年3月Domain中文版第十五期
悉尼“地痴”和他的“都市庄园”
——专访Vigor Master执行董事Michael Wu
文/诸葛天
如果不是一次阴差阳错的买房经历,Michael Wu或许至今都没有机会洞悉个中玄机。从1988年至今的25个年头里,Michael早已成为悉尼地产界响当当的一号人物。曾经每年上亿的资金流动,令他饱尝大喜大悲的酸甜苦辣。也正是身为“地痴”的他,将“都市庄园”这一个性鲜明却鲜为人知的概念,浓墨重彩地定格并呈现在了众多投资者面前。
“原来钱是可以这么赚的”
Michael前半辈子的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在中国曾就职于税务局和检察院的他,1987年来澳后跟众多留学生或新移民一样,放下架子端起了盘子。“洗碗工、烫衣工都干过,那些苦和累,都不是以前在国内能想象得到的。”聊起早年的经历,Michael显然很有些唏嘘。1988年,Michael承包了一间濒临倒闭的烫衣厂,只不过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Michael就做得风生水起。“最多的时候我招了100多号人,累死累活忙赶工。里面的辛酸苦辣就不用多说了,不过是26周的时间,我的皮带紧了好几个扣眼。”期间还做过贸易,最忙的时候一个月运进来38个集装箱,虽也有赔有赚,但总算攒下来第一桶金。从这些来看,Michael做生意确实是有些天赋的。
腰包充实了,有了安生立命想法的他开始到处看房,最终看中了位于Roseland的一个大房子。“那里曾经是公司用地,很破但占地面积很大,有1300多平,是银行抵押物业。”Michael花了18万元买下,期间还跟自己没有诚信的律师打官司,一拖再拖之后,Michael却不期然等来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买的这个房子被当地市议会Rezone了。这块地原本只能盖House,后来升级成可以盖Townhouse。”听到这个“喜讯”,Michael敏锐地看到了里面的商机。他随即斥资买下隔壁另一块地皮,将其连通并一口气盖了8套Townhouse。8个月后封顶,20天全部卖完,就是这一神来之笔,Michael狂赚了7倍多的利润。“那是89年的事了,我当时才明白,除了累死累活,原来钱是可以这么赚的”。
“卖地还债是唯一的出路”
尝到了房地产开发巨额利润的甜头,Michael不再满足于拼死拼活经营工厂,或是担惊受怕做贸易了。在随后的1990和1991年,他又一口气买下好几处工程,或推倒重建或直接盖房,一来二去赚了不少钱。“话又说回来,这个时期的‘雪球’滚得比较慢,还是因为资金不够充裕”。随着一名中国投资者1993年的加入,Michael的事业急速发展,到1996年已获得数千万元追加投资。“记得那时候,我从银行借贷和个人投资者那边光负债就有近2个亿,公司每年至少有几千万元盈利。2000年到2003年间,我们迅速发展买了不少地,几乎每个工程的盈利都翻倍,所有开发的物业都能在2个月内一售而空。”身处事业最辉煌时期的Michael,当年万万没有想到,“原来地产跟股票一样,竟然也有亏钱的可能”。
2004年元旦后,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加剧,Michael开始渐渐觉得情况不对了。“我当时手头有10多个楼盘,连着2个月完全无人问津,这让我觉得很意外。降价也没用,全年询价的买家都很少,那时候要吸引一个人来看房,投入的广告成本至少超过1万元!”形势的急转直下令Michael倍感压力,2005年开始被迫亏本套现,以保障庞大的现金流不会断链。“当时一套快80万造价的房子,我们最低的时候卖过56万,每套房亏20多万。”如此一直坚持到2008年,Michael又迎来了第二波全球金融危机,不得不全力抛售物业以减少银行和私人债务。“没办法,卖地还债是唯一的出路。直到2011年还清所有欠款后,我的日子终于轻松了,公司运作又重回正轨”。聊到这里,Michael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我真的有点赌徒心态”
在长达20多年的地产开发经历中,Michael其实一直聚焦在一个小众的目标市场上,也就是他后来所冠名的“都市庄园”。在他的投资理念中,以悉尼为例,“都市庄园”应该位于距离悉尼市中心不超过30分钟的范围内,占地面积至少2万平方米以上,他手头拥有的最大一处占地超过300万平方米。矗立在这些地皮上的物业,多是豪华气派的大宅,闹中取静地营造一方鲜为人知的私密空间。
从买地到建楼,到最后出售盈利,整个运作流程中,Michael最重视的是DA方面的操作,毫不讳言“我就是靠做DA赚钱的”。这通常分为如下3种类别:如果买带DA的地,资金要求高,回报率低,风险也低;买很可能获批DA的地,但批出来的改建程度大小未知,相对资金少,回报率较高,存在较高的风险;“第三类则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做法,DA可能完全不被批,一旦批了就是几十倍的暴利,这也是我个人更偏重的业务重点,或许我真的有点赌徒心态吧”,Michael说。
“举个例子,如果这块地上有森林,一旦DA批准砍树,地价至少翻个10倍以上;一旦批准盖Unit,回报率则可能超过30倍之巨”。Michael毫不掩饰自己对暴利的渴望。
“早在1999年,我跟人合伙花50万买了块地,2万平,里面小河流水荷花,我自己很喜欢。不料6个月后因为地方议会批准Rezone,这块地转手就卖了500万”。这是Michael心目中第一块以这类投资理念“真正赚到钱”的地皮,可谓盆满钵满。
1999年6月,Michael花257万买了一块10.5万平米的地,8个月后教会出价800万都没舍得卖;在Galston一处4万平的地,Michael以不到200万的价格收购,DA获批改建94套Villa,地价瞬间增至到千万元左右;2011年在Dural买了一块7万平的地,Michael只花了不到150万元,DA批准分割成14块后分别建房再售,“一个月卖了9套,现在只剩1套了,总共价值超过800万元”。聊起自己成功的投资经历,Michael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基本都被我买光了”
在25年业内生涯中,Michael坦言自己“从来没想过去买卖常规物业”。“我挑中的那些地,每年土地自然增值超过30%,不管是Unit还是Appartment,你说哪一种能有这样的投资回报?”
在Michael看来,悉尼的“都市庄园”多集中在北边的几个地区。“Dural、Golston很多,距离市中心约30公里,很多占地面积巨大,但价值通常不高,多为150万到300多万之间。这些地区相对偏远,内陆性气候也不如靠海舒服,但价格很便宜是关键”。
“此外,在距离市区20到25公里内,Terry Hills及周边地区也有不少好地,价格多在300万至1000万间。这些地区安静舒适,但相对还是偏僻且价格稍高”。
“再往里,距离市区15至20公里内,主要的地皮集中在Belrose、Oxford Falls和Beacon Hill。这里地价更高,但因为周边地区都已被开发,被连带着Rezone的可能性很大”。Michael不无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在这一区域内,过去10年间放出来出售的地皮,基本都被我买光了,占了我自己手头地皮的一半以上”。
就Michael来看,购置“都市庄园”的优势显而易见。“买下来首先可以自住,这种隐藏在森林间的庄园大屋的舒适度和健康度,远不是东区局促的‘豪宅’所能比的;除了自住,一旦这块土地Rezone,带给投资者的就是暴利;此外,就算正常增值而无需动土,因为占地面积大,它的升值空间也要胜过东区豪宅。”
尽管Michael有点“嗜地如命”的感觉,身为投资人的他也并非见地就买,他也有他的几条基本原则要遵循。“我买的地一定离交通或商业区近,在当地蚕食的发展过程中最容易被Rezone,买家住在里面也不会有远离人烟的荒凉感,但闹中取静是一定的。另外,我一定会去查这块地是否曾有DA申请被拒的‘不良’记录”。
后记:
Michael Wu坦言自己有“土地情结”。不仅做地的生意,自己也去买了2.8万平的一大块地,盖了两套迷宫般的大宅子自住。平时种荷花养锦鲤,尽享田园之乐;有朋友来了开派对“敞开了闹”,丝毫不担心会有本就不存在的“邻居”投诉。
Michael称自己走上“地主”这条路,也不尽是偶然。买了这么多地,在他看来分分钟都在给自己赚钱。往“悲观”里想一想,“你说人在世上走一回,留给子女多少钱够用?还不如留几块地来得实在”。在他看来,泥土远比黄金更值钱。
在采访的最后,Michael手下的员工开始嘻嘻哈哈没大没小地揭老板的“短”。“他呀,有些地不Rezone他就不会死,反而会长命百岁”。Michael听了也丝毫不介意,反而笑嘻嘻地应声附和,那份“地痴”的表情就那么无遮无拦地挂在了脸上。
友情插播 - 7-9 Merriwa Street, Gordon
澳房汇是Fairfax传媒集团授权出版的中文地产刊物,逢星期五在悉尼地区免费发行。同时提供网页版及适合手机等多种终端阅读的完整电子版。 澳房微大展是澳洲目前最先进的全方位连接线上线下的地产信息传播及交易平台。在售的公开及非公开项目总值超过三十亿澳元。 澳房第一群是买家、卖家、专家、行家、普通人和大拿共聚一堂的地方,是展会、交流会和同学会的集合体。 连接方式 〉点按文章标题下的“澳房汇”小字加关注。〉在对话框内回复“群”获取进入澳房第一群的邀请。〉 其他查询请电邮 [email protected] |
原创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分享,转载请清楚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