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火种:“四大金刚”挣脱铁链奔赴战场,10年后又是一片血光震天

原创 2020年10月20日 澳洲财经见闻


共4119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阅读导航

  • 另一场风波

  • 尚方宝剑削铁如泥

  • 矛与盾

  • 风水轮流转?


1

另一场风波

 

2020年9月24日,一件轰动澳大利亚金融界的历史性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澳大利亚四大银行之一的西太银行(Westpac)与监管机构AUSTRAC(澳大利亚交易报告分析中心)达成庭外和解,银行同意支付13亿澳币罚款,用于平息一场长达10个月的法律诉讼。

 

正当社会各界和媒体还在热议这场澳洲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官司时,另一场风波已经迅速袭来。


 

9月25日,澳大利亚联邦财政部长乔世·福莱登宝格(Josh Frydenberg)忽然宣布将废除2008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一大特殊产物——澳大利亚《责任制信贷法案》(National Consumer Credit Protection Act 2009——Responsible Lending Act)。

 

该消息的公布再次把金融界推至风口浪尖。

 

这份长达100页的法案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GFC)时期,前总理陆克文率领的工党政府所推出的一个重大法案。


该法案主要对具有放贷资质的金融机构作出了三大规定:

 

  • 对于贷款申请人的实际经济情况、生活水平以及未来经济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查;

  • 对于申请人所描述的经济情况尽可能地进行核实;

  • 无论符合资质与否,贷款方都有义务向申请人提供书面信贷评估报告

 

虽然被一些意见人士批评过于严苛,但是陆克文政府当时紧急推出这份法案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加上相对稳定的内部经济环境,澳大利亚随即成为了金融风暴中的一大避风港:中国政府大量购买澳洲矿产资源,大力推动基建刺激经济;与此同时,包括美国在内的一系列发达国家的避险资金也迅速涌入澳洲资本市场,将澳币对美元推升至1:1的历史高位。

 


《责任制信贷法案》的出台,一方面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则对金融机构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从宏观上来说也起到了高筑城墙,防范新一轮金融海啸的作用。

 

但是,这份法案在2009年通过后却一直被冰封,直到8年后才第一次被澳洲证监委(ASIC)用于起诉西太银行(Westpac),结果却是以证监委败诉而告终。

 

既然这份法案使用率如此之低,那是否说明澳洲的金融和信贷环境真的既安全又稳定呢?而财长忽然宣布废除法案背后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呢?

 

2

尚方宝剑削铁如泥

 

这些问题的答案未必直观,我们先把时间回到3年前。

 

2017年12月14日,为了整顿全澳金融界各种乱象,时任澳洲总理的马尔科姆·特恩布(Malcolm Turnbull)宣布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对银行业、金融服务业、养老金及保险业正式启动调查。

 

大法官肯尼斯·海恩(Kenneth Hayne)被任命为此次皇家调查委员会的委员长后,随即钦点各路精英浩浩荡荡杀入银行及金融界。长达一年的调查把四大银行和众多中小型企业翻了个底朝天。

 


作为澳大利亚金融界“四大天王”的四家主要银行,自然成为了皇家调查委员会的重点调查对象。调查显示:

 

  • 澳新银行:“承认在消费者贷款业务方面存在失职,并在房屋贷款、信用卡业务、业务办理准确性以及汽车按揭等方面存在过错,其服务标准低于社会价值观。”

  • 联邦银行:“承认在许多业务上存在失职,在附加保险、合理借贷以及信用卡服务推广领域存在服务水准低,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

  • 国民银行:“承认在房屋贷款、信用卡服务、个人贷款以及业务办理手续等方面存在失职。”

  • 西太银行:“承认在房屋贷款、信用卡服务、汽车贷款、附加保险以及业务办理手续方面存在失职。”

 

不仅如此,提供财务规划类业务的金融服务商同样被掘地三尺——国民银行(NAB)附属理财部门MLC被指在没有提供任何理财服务的情况下,擅自从30万客户的账户中扣除了近1亿澳币的“财务规划费”。

 

2018年9月28日,大法官海恩将中期报告递交给了澳大利亚总督,在报告中,海恩说:

 

“对于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银行和金融业失职现象,我们认为起因可能是贪婪——企业对于短期利益的盲目追求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标准沦丧……从高管到前线职员,所有员工的业绩和利润被划上等号……澳洲证监委(ASIC)作为商业行为监管机构,极少起诉或处罚违规企业…….而澳洲慎监局(APRA)从来没有起诉过任何企业。这些监管机构的不作为导致了乱象的出现,而违规企业通常可以道歉了事。”

 

对于监管机构来说,海恩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证监委和慎监局迅速开始对各大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罚。

 

皇家调查委员会听证会现场

 

同年,证监委就对全澳第一大银行的联邦银行(CBA)启动调查,称四大银行分别在2010年至2012年(启动调查的6-8年前)对银行票据互换率(Bank Bill Swap Rate/BBSW)进行“恶意操控”并从中获利。

 

看到证监委来势汹汹,联邦银行新首席执行官麦特·科明(Matt Comyn)立即“不打自招”,不久后以2,500万澳币的价格将案件私了。另外被点名的三大银行也果断效仿,纷纷“破财消灾”。

 

当然,获得“尚方宝剑”的监管机构并没有就此打住。

 

长达近两年的大刀阔斧整顿,以四大银行为首的金融界已然是满地鸡毛。而政府兴师动众组建皇家调查委的成本已经接近10亿澳币(《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数据:委员会聘请高级律师、各行业专家以及各类资源)。

 

3

矛与盾

 

回到今天,财政部却轻描淡写地将这部法案废除。

 

作为解释,财长福莱登宝格表示:“眼下澳大利亚正在继续从新冠疫情中复苏,此刻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那些不必要的条条框框阻碍信贷资金流入家庭和小型企业。”

 

而财长不断重复的关键词正是“信贷的流通(flow of credit)”和“家庭及小型企业(households and small businesses)”。

 

这番听起来颇有道理的话,其实却疑点重重。

 

首先看信贷流通,就在财长宣布废除该法案之前,联邦银行曾发布报告称,随着澳大利亚央行(RBA)的干预和支持,澳洲信贷市场中的信贷资金流动性已经超越了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澳大利亚央行(RBA)国内市场负责人玛丽安·科勒(Marion Kohler)同样在9月17日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澳洲境内的房屋贷款申请人数于7月创下近年来新高。

 


如果将范围缩小到“信贷流通”环节上,央行数据再次显示贷款重组(Refinancing)的数量在过去10年间一直稳步上升,该数据从侧面说明了信贷在市场中的流通性极强。

 

其次,即将被废除的《责任制信贷法案》中并没有对小型企业进行任何约束,也就是说小型企业实际上与该法案不发生关系。

 


不仅如此,澳洲政府同样一改此前惩罚银行时嫉恶如仇的态度,反而通情达理地表示:“如果说只是因为银行无法了解贷款人的实际经济情况,就将贷款人违约等各类责任都推给银行和借贷机构,这样做恐怕不合适。”

 

但是财政部在2018年的时候却是完全不同的态度——皇家调查委员会大肆整顿之后,澳洲商界多次呼吁政府“适当、酌量”进行整改,因为用力过猛只会矫枉过正,不但劳民伤财,而且重创金融机构的商业信心(调查期间银行股价大跌、信贷市场一度萎靡)。

 

更精彩的是,财政部在2018年皇家调查委员会结束调查后曾明确表示:“(调查委和监管机构所执行的)一系列严格整改对市场信贷的流通并没有产生实质上的影响……反而大幅提高了市场信贷流通的质量。”

 

财政部同样支持大法官海恩的最终报告——将信贷控制在优质的层面(拒绝贷款给不具备还款能力的申请人)对宏观经济有百利而无一害。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部在08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制定的《责任制信贷法》对于澳大利亚经济有利无害,而且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第二次金融海啸,那现在为何要彻底废除呢?

 

或者换个角度看,如果这部法案根本就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冰封8年之久),那么为何忽然要在2017年对全澳金融机构开出天价罚单呢(仅四大银行和安保集团罚款总额就达22亿澳币,另外有近100亿澳币用于加强合规程序)?

 

4

风水轮流转?

 

答案也许依然藏匿在这幅巨大而破碎的拼图背后。

 

对于联邦政府的这番动作,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高级商业评论员伊恩·沃伦达(Ian Verrender)指出:“历史总有一种能够掩盖真相的办法,《责任制信贷法案》虽然是在2008金融危机期间诞生的,而金融危机又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但这并不代表澳洲本地市场就不需要这样的法案。”

 

虽然语气婉转,但是伊恩的观点却字字见血:一家位于昆士兰州的金融机构(Storm Financial)就在2009年破产,欠款高达30亿澳币,而这家金融机构与澳洲四大银行之间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Storm Financial创始人之一:卡西玛偍斯于2009年在布里斯班接受媒体问话

 

伊恩指出,Storm Financial被各大银行送往金融市场的第一线,吸引了大量的“弱势借贷者(vulnerable borrowers)”进行贷款和所谓的投资,并将这些贷款者的房屋收作抵押。随着Storm Financial的破产,价值30亿澳币的抵押物也顺理成章被银行收走。

 

面对倾家荡产的投资者,迟来的《责任制信贷法案》也无能为力,而如今这份法案又将被废除。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财政部号召“打开信贷渠道”刺激不动产投资,也未必是件坏事。

 

信贷渠道的再次扩宽势必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放款,而资金加速流入市场则必然推升房产价格。

 

从短期来看,废除法案间接带来的刺激作用与美联储启动无限量宽政策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资金流入市场,推升资产价格。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刺激和透支的方式拉动经济,必然会造成资产泡沫,而泡沫的存在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如果说有什么会比这颗炸弹更棘手,那就是澳大利亚已经居高不下的家庭贷款比例。


根据国际清算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2019年数据,澳大利亚家庭债务和GDP比例已经高达119%,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瑞士(130%),并远超英美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

 


另外,澳大利亚央行行长菲利普·洛维(Philip Lowe)同样在10月15日明确表态称,澳洲历史最低位的利率将至少保持3年,四大主要银行不得在实现目标通胀率之前提高利息。

 

不仅如此,资本市场对央行在11月3日即将再次下调官方利率至0.10%的概率已经开始计价,以及各大评估机构异口同声地表示消费者信心出现大幅上涨,这些消息犹如一针针大剂量的兴奋剂,同时扎入了经济的动脉。

 

事已至此,挣脱铁链且饥肠辘辘的金融机构势必将开启一场狂欢。

 

至于澳大利亚是否会成为下一场次贷危机的“起源地”,也许根本不会有人在乎。毕竟如果连这一顿都吃不饱,哪里还会有下一顿呢?

 

参考来源:

https://asic.gov.au/regulatory-resources/credit/responsible-lending/

https://aicd.companydirectors.com.au/membership/company-director-magazine/2019-back-editions/march/royal-commission

https://www.afr.com/opinion/banking-royal-commission-may-be-a-billion-dollar-show-20180211-h0vwcg

https://www.afr.com/companies/financial-services/bank-compensation-costs-could-hit-10b-20190513-p51mt6

https://www.afr.com/companies/financial-services/cba-makes-714m-provision-for-compensation-20190513-p51mny

https://rba.gov.au/speeches/2020/sp-so-2020-09-17.html

https://www.rba.gov.au/publications/rdp/2020/pdf/rdp2020-05.pdf

https://www.macrobusiness.com.au/2019/09/australia-still-ranked-second-on-global-household-debt/

https://www.afr.com/policy/economy/rba-green-lights-property-risk-taking-20201016-p565rj



推荐阅读

17

10-2020

大江湖解局!澳洲赌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

19

10-2020

房产决定命运?很多时候,澳洲房产就是命运的一部分!

13

10-2020

四面楚歌! 为什么“王者归来”可能是大选前的最后一出独角戏?

推广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顺手点个“在看”和“👍”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