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14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阅读导航
前 言
拿着会计硕士学位却在华人餐厅打工,在中国有着多年IT从业经验、在澳洲却只能开开Uber,澳洲正规院校本科毕业生做起了清洁工……
您身边有这样的现象吗?应该并不鲜见吧?
最近,澳洲经济发展委员会(CEDA)的一份报告便揭示了这一在技术移民中普遍存在的高学历低就业现象。
该报告称,澳洲约有23%的永久技术移民从事的工作远低于他们的学历或资质。
那么,这一现象的存在是移民本身的问题?还是澳洲技术移民体系的错漏?
1
大材小用
华人移民澳洲后最关心的是什么?当然是就业。
先来看两个小故事。
阿德莱德大学IT硕士毕业的乔亚在2019年初获得了澳洲永居签证,那时新冠疫情还未爆发,找工作相对容易。
在经过了近一年的接连碰壁后,乔亚总算在连锁超市Coles找到了一份货车司机的工作。
来澳洲之前,乔亚是北京某IT企业的项目经理。然而,学历和过往的经验却并未帮助他找到IT相关的工作,在朋友的启发下,他去考了一个货车驾驶证,这才得到一份超市送货的工作。他打算等疫情彻底平息后,去悉尼或墨尔本看看能否有对口工作的机会。
居住在珀斯的洛怡正准备跟她供职的幼儿园签订一份兼职工作的合同,她已经在这家幼儿园做了一年多的临时工。
今年是洛怡拿到澳洲绿卡的第三年。来自上海的洛怡曾在某外企管理职位上工作了四五年,辞职后在澳洲读了两年的MBA。
一直找不到对口工作的她,听说幼教容易就业,赶紧读了一个幼教三级证书,此后便在幼儿园做起了临时工。
从繁华都市的高薪白领到幼儿园临时工,洛怡时常会有些心理落差,不过好在洛怡喜欢跟孩子们打交道,对幼儿园的工作也算是乐在其中。
类似的就业故事在华人移民中并不鲜见。
图源:Pixabay
平心而论,以华人的勤劳,要在澳洲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并非难事。然而,若是想获得一份与自己的学历或者与在中国的经验、经历相匹配的工作,则绝非易事。
许多在中国从事公司经理、教授、专家等光鲜职业的华人来到澳洲后,不得不放低身段,做一些低技能的工作,甚至是繁重的体力活。巨大的落差并非每个人都能坦然接受。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去年发布的移民数据表明,共有约67.7万华人移民居住在澳洲(2018-2019财年),其中69% 为技术类移民,超过1/4的华人移民在从事中低技能的工作。
ABS关于移民收入情况的报告(以2016-2017财年为基础)则显示,华人移民在澳洲的收入排名较为靠后,收入中位数为$36,890,仅高于韩国和越南移民。其中,华人技术移民收入中位数为$45,154,排名倒数第二,仅好于韩国技术移民。
看来,华人技术移民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2
低配困局
实际上,对于来自不同背景的技术移民来说,找不到对口工作、高学历低就业是常见的问题。
CEDA的数据显示,技术移民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澳洲本地人和其他类别的移民。
约有42.3%的技术移民在来澳洲之前就已经拥有本科学历,另有29.7%的人拥有研究生学历。
但是,在这些高学历的技术移民中,从事提名领域工作的仅有55%,并且每四个技术移民中就有一名在从事远低于其学历水平的低技能工作。
图源:CEDA
在州担保技术移民中,这一比例更高,有32%的人以低技能的工作岗位维持生计。雇主担保技术移民相对较好,比例为13%。
从职业来看,IT类技术移民从事对口工作的最多,而会计师、土木工程师和厨师最难找到对口工作。
该报告的数据显示,高学历低就业使得这些技术移民损失了本应得到的工资,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这一损失高达12.5亿澳元。而这反过来会影响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消费以及投资支出等。
3
原因探究
CEDA在调查分析后认为,英文水平、经验和社会关系网是造成高学历低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
图源:CEDA
英文的熟练程度首先决定了新移民在澳洲劳动力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
然而,除了移民自身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即在澳洲职场上存在一种对移民英文水平的刻板印象,如果简历上的姓氏并非澳洲本土的,不管申请人学历有多高,许多HR便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该申请人不会说流利的英文。
在HR看来,不会流利的英文则意味着申请人很难融入澳洲职场文化和社交圈。
曾有澳媒报道,这种简历歧视的现象在澳洲职场普遍存在,其中,具有华裔、中东裔名字的人尤其处于不利的地位。
有研究表明,如果求职者把中文名字改成澳洲本土化的名字,那么其获得面试的机会可能是此前的两倍。
图源:网络
此外,要想获得一份好工作,必要的经验和社会关系网更是不可或缺。
CEDA的数据表明,移民寻找第一份工作最大的难点在于缺少当地工作经验,其次便是缺少当地关系网络。
虽然有不少高学历的技术移民此前在自己的国家就已经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澳洲的雇主却并不认可移民的境外工作经验,过去积累的人脉也丧失了作用。因此,这些新移民不得不面临白手起家、重新开始的窘境。
4
体系错漏
除了移民自身原因外,技术移民体系是否真的可以填补澳洲的技术人才缺口,一直以来都备受质疑。
技术移民筛选机制与就业市场并不匹配被认为是目前该体系最大的问题。
众所周知,澳洲的技术移民职业清单并非由移民局自己说了算,二是与各商业机构、州政府和社会团体等进行商议而制定的,由于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不够紧密,再加上时间差,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一方面,雇主所真实需要的技术人才并未被纳入到职业清单中;
另一方面,现有的移民系统并不能在诸多职业中优先筛选出短缺职业的人才,这导致了许多技术移民仍旧源源不断地被输入到已经供过于求的行业,例如会计、工程等。
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相关行业的技术移民无法在澳洲找到合适的工作。
图源:网络
在CEDA看来,实现技术移民和就业政策之间的有效对接,对技术移民体系进行优化方能解决人才浪费的问题。
CEDA建议搭建一个由政府组织和管理的技术移民匹配平台,技术移民来澳洲之前,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雇主交流。
此外,早已严重过时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标准职业清单(ANZSCO)也需要尽快更新,让那些澳洲真正需要的、拥有先进技能的人才进入澳洲。
从去年年底开始,澳洲政府就着手对技术移民项目进行审查,除了更新职业清单外,各利益相关方还呼吁政府借此机会对技术移民体系进行更富有建设性的改进,尤其是疫情之后,澳洲更需要一个灵活的技术移民系统,以便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种种迹象表明,澳洲技术移民体系已经到了一个亟需改革的拐点,如何实现技术移民和就业市场的有效衔接,并形成良性循环,是考验政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关键问题。
END
与澳洲本地人相比,外来移民更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语言障碍、职场歧视、文化壁垒和重新再来的困境,移民无疑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才能在澳洲过上理想的生活。
不过,成年人的世界里,本就没有容易两个字。既然移民澳洲,就意味着走出舒适圈,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战。
其实,不管在哪儿生活,优质的资源和机遇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同时,也希望澳洲政府能正确评估移民为澳洲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本地雇主雇用技术移民,保障移民的工作权利。
参考来源:
https://www.ceda.com.au/ResearchAndPolicies/Research/Population/A-good-match-Optimising-Australia-s-permanent-skil
https://www.sbs.com.au/news/thousands-of-skilled-migrants-are-getting-stuck-in-jobs-below-their-qualification-levels
关注澳房投资见闻,我们帮你在澳洲房产赚钱!
推荐阅读
09
04-2021
08
04-2021
05
04-2021
推广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顺手点个“在看”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