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11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前言
第一代移民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有许多个关口需要面对,任何一个不能跨过,都可能对未来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1
财务关
相比二三十年前的老一代大陆移民,我们这一代移民其实在经济方面要好出很多,很少有人是身无分文就赤手空拳的来到澳洲,绝大多数新移民都做了相应的财务准备。尽管如此,当你不得不面对每天只出不入的境况,那种煎熬还真是难以言表。
在移民的初期,还没有任何澳币收入的状况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消费还是习惯于换算成人民币对比国内,不得不说,澳洲的消费如果折算成人民币还是非常昂贵,我在早先的一篇文章里曾做过计算,即便按照最基本的生活花销,一家三口在悉尼每个月也至少需要20,000元人民币(各位看官,我算的是最基本生活开销),一年下来就是250,000,这样的标准只是保证活下去,听起来有点惨,但生活就这么残酷。
假如按一年后能够找到工作来计算,那么意味着你要经历一整年的财务煎熬,那种只出不入的日子要持续一年,你还要时不时违心的告诉国内的朋友,亲戚,家人,“我过得挺好,你们放心好了!” 很多时候,你都会急着挂掉电话,因为你的眼泪已差不多要掉下来。
直到现在,我还常常想起刚到澳洲的“接鸡往事”,泪眼婆娑。
刚到悉尼半个月,偶然发现Woolworths的烤鸡有时在晚上会以很低的价格打折出售,一整只烤鸡正价十一块澳币(后来降到了七块九),我见过最低的时候是3.15澳币,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车,火车还很贵,我为了让孩子每天都有肉吃(鸡肉最便宜),我就每个礼拜找一天吃完晚饭步行3.6公里走到Woolworths,就徘徊在烤箱周围,等待。一直等到买到打折的烤鸡再步行回家,按响门铃,告诉儿子,“下楼接鸡”,儿子说这是那个时候他最快乐的时刻。
很久都不会去买鸡了,但偶尔经过的时候还是会过去看看,我还是能看到烤箱的周围总有些身影在徘徊,那是过去的我,我不忍打扰,因为他的家里还有他爱的人在等着他。
2
教育关
谈起移民的目的,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提到,是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教育,进而会有个更好的未来。
毋庸置疑,澳洲的教育是公认的世界最好之一,但平心而论,作为父母,其实没有人真正能够了解这个最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子,到底在怎样教育孩子?
可悲的现实是我们有意无意执拗的按照我们自己的一套理论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拉回了中国式教育,在国内的时候,我们抱怨学校作业多,每个孩子都在课外补课,所以我们要出国,然而看看在澳洲的华人孩子们,请告诉我,读完三年级后,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不送孩子去补习?这样的教育和你曾经痛恨过的国内教育有多大区别?
关于教育,这是一道心魔,很少有人能够顶住这个压力,所以,我们身处澳洲,孩子也在澳洲学校读书,但我们给他的教育却一再把她拉回中国。教育关对家长和孩子都是折磨,只有两个出路,要么斗胆做一次不知后果的尝试,跟从这里的教育;要么和绝大多数华人家长一样,一夜回到解放前,随大流,至少为人父母的我们可以心安,现在看来,后一种才是我们选择的主流。
3
工作关
每一个新移民都渴望能尽快找到工作,但残酷的现实是平均下来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找到稳定的工作。
无论你是技术移民,雇主担保,还是投资移民,能够找到和你原专业对口的工作可能性很小,找到和国内同等职位更是难上加难。相对好一些的专业是IT类的,这在澳洲属于紧缺专业,通常做IT的移民都能在很短时间找到薪水很不错的工作,除此之外,请提前做好长期找不到工作的准备。
凡事也并非绝对,找工作也是事在人为。无论在哪,只要你想,找工作也并非难于登天。很多时候,新移民大多太囿于面子,放不下架子,时常是自己画了个圈把自己圈在里面,东不能去,西不能做,时间越久就越难跨出第一步。有些朋友一边找专业对口工作,一边做一些不需要当地学历或者经验的兼职工作,也未尝不是一个方法,一边练练口语,也能稍许贴补点家用,何乐不为?
中国人在澳洲越来越多,也就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很多职业对于新移民完全没有门槛。比如代购,房产。有的新移民就一头扎入代购大军,尽管每天东奔西跑买货发单,但如果自己的网络够大,这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有的新移民看好房产市场,用很短的时间考取了房产经纪证书,利用自己的国内外人脉,当下的悉尼房市依然看好。
相对而言,工作关是最简单的一关,前提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挑肥拣瘦,眼高手低。不管愿不愿意,现实是,除了IT等少数专业外,新移民基本不可能找到和国内同等职位的专业工作,如果你接受了这一点,明白我们是第一代移民,养家糊口是重中之重,那么说明工作关你已然度过。
4
语言关
无论你在国内的英文多么好,无论你雅思考了几个七,整体而言,到了澳洲,英语实际应用还都是个渣,听不全懂,说不明白,即便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阅读,当你随便拿一篇当地英文报纸,读随便一篇文章,你也会发现怎么那么多我从未见过的单词?有时,即便你好像认识所有的单词,但一整篇看下来依然不知所云。
这里面有我们不适应澳洲口音或者澳式英语习惯的问题,但更多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学英语的方式。在国内,大家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单词,语法,应试上面,而极大的忽略了语言首先是个交流工具,它需要你能说,能听,能写。遗憾的是,大部分的中国人的英文在这些方面都还有不小的距离。
很多老移民告诉我,语言问题不能太急,需要积累,一定要多说,多听,多看,通常而言,要能做到和当地人基本的交流沟通表达,过这一关需要至少三年。
也有人对语言不以为然,如果你认为英语没有那么重要,那么在越来越多中国人来到澳洲的情况下,如果你执意要吃住行工作都在华人圈子,这也是一种活法,也完全可行,那么英语过不过关倒的确不是一个问题。
5
心理关
心理关是所有关口的核心。如果一个新移民能够在三年里做好心理调适,那么其他的关口显然都不是问题。
第一个需要调适的是生活的落差,很多新移民在国内都是中产阶层,尽管距离富裕阶层还遥不可及,但至少在生活上可以不那么顾虑价格的出入各种商场,购买些许名牌,你不会在购买日常用品的时候总是关注价格,你只会考虑你是否买到了真正的有机,真正的进口商品。而初到澳洲,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你都要徘徊在超市商场等着打折,这种落差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心理打击。
你还要调适你对工作职位的期许,你可能在国内已经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你或许是总监,部门经理,但到这里,你都不得不和那些毛头小伙一样从头再来;以前的你习惯了前呼后拥,迎来送往,现在,你不得不早出晚归,你不得不面对那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无处不在的歧视,尤其当我们自己以大国国民自居的时候,很多时候你甚至会感受到那些来自国际上无论政治经济都没啥声音的国家(比如菲律宾,越南等)的移民都对我们冷眼相对,那种失落和失望可能只有时间才能稍许治愈。
你也要尝试着过澳洲人的生活,尝试着过没有多少积蓄的日子,你要忘记在国内你银行卡上的存款,理财账户上的本金,因为在这里人们习惯了月光,不是他们奢侈,也不是他们不懂得积蓄,而是人们的薪资水平大差不差,吃穿住行也就基本花光,另外这里的税收体系力求均贫富,工薪阶层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差距远没有国内那么大,所以你需要慢慢习惯,你对未来的安全感来自于你对这样生活的适应能力。
新移民最困难的就是头三年,三年时间是个分水岭,很多回流的新移民就是倒在了其中的某个关口,回归祖国。如果你过了以上这五关,那么恭喜你,你在澳洲的生活已经步入正轨,开始享受生活吧。
推荐阅读
28
09-2020
28
09-2020
28
09-2020
推广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顺手点个“在看”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