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澳洲财经见闻》,随时获得最新澳洲财经资讯
欢迎原创作者主动投稿
点击文章底部“写留言”,分享您的犀利观点
觉得字体小的朋友,可在右上角进行设置,把字体调大
喜欢就分享出去,让原创充满你的朋友圈
本篇共4136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前
言
今年2月份,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来到悉尼拜访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对话中,双方表示更多的澳洲企业将会通过阿里巴巴这个优质的平台进入中国市场,马云也表示阿里巴巴将在澳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运营系统,帮助当地企业的同时也可以帮助阿里巴巴进一步的拓展全球业务。
此外,阿里巴巴还与澳大利亚邮政签订谅解备忘录,将携手发展首个基于Lazada东南亚电商网络的澳大利亚电商平台。
谈及电商巨头的时候,人们不自觉的会将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这两家企业来进行一番比较。在国人眼中,阿里巴巴代表着中国电商一哥,而在西方人的日常购物选择中,亚马逊也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选择。
随着阿里巴巴的逐渐走向世界,发展全球化业务,未来双方“一较高下”势必不可避免,那么到底谁可以在未来的线上零售市场的战争中占的先机,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阅读导航
一、发展历史
二、公司发展理念
三、商业模式
四、发展地域
五、“云对决”
发展历史
大部分现在的电商从业者对于亚马逊(Amazon)传奇般的发展史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上个世纪90年代,公司创始人Jeff Bezos创立了一个专门销售书籍的网络书店,然而颇具商业远见的创始人在看到网络独有的销售潜力之后,开始拓展网上商店的销售种类。发展到现在为主,已成为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
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于1999年在杭州成立,相比Jeff Bezos的专业背景以及知识,英语教师出身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Jack Ma)可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门外汉”。但是即便如此,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马云还是在一众朋友的帮助下创立了中国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此后的故事耳熟能详,公司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还创下了史上最大IPO 的这一辉煌成绩。
公司发展理念
尽管很多读者认为对比公司之间的发展的时候财务数据是重中之重,的确这个是关注的重点,但从大型企业的发展周期来看,一个企业的发展理念,或者说是发展哲学,也是企业能否长时间的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此前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亚马逊长期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公司任何业务的考量标准以用户体验为第一。尽管目前亚马逊的发展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了,但是在定价,货物交付以及客户支持方面的表现依旧是让人印象深刻,丝毫没有“店大欺客”的感觉。在业内,亚马逊痴迷于顾客,而疏远供应商也是十分“有名”。
而阿里巴巴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理念。公司在招股书中就明确表示,公司希望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长久以来无法解决的渠道问题,帮助小企业成长,自1999年成立以来,公司已经帮助了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实现了业务的增长。
阿里巴巴的这一理念同亚马逊可以说是截然相反,长期以来亚马逊一直被指责联合供应商压低零售价格使得中小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不少分析师也纷纷表示亚马逊的存在使得市场存在一个不平衡的竞争关系。
不过有一点这两家企业取得了共识,那就是对待客户的态度。马云一再表示,阿里巴巴的发展过程中将会优先为客户以及企业员工着想,其次才是股东。而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一直以牺牲股东短期利益而换取客户最优体验而在华尔街“臭名昭著”。
而笔者恰恰认为在电商领域用户的口碑一直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用户在购买的时候是基于网络而不是实物交易,而从这点来看两家公司可以说是不分伯仲。
商业模式
阿里巴巴是著名的B2B公司(Business to Business)。阿里巴巴被誉为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因此,可以把阿里巴巴作为电子商务的代表。然而阿里能有如今的地位,更多的是依赖于旗下公司-淘宝(Taobao)近年来的高速发展。
据悉,淘宝公司的收入是阿里巴巴集团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高达80%。淘宝模式主要分为两块:
淘宝市场(Taobao Marketplace),这一模式类似于eBay的(C2C),允许消费者本身或者小企业通过此平台来进行交易,也是淘宝创收最为高的商业模式。
淘宝商城,也被称作为天猫(TaobaoMall),这一模式仔细来看则更像是B2C的平台,允许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通过该平台直接向消费者进行销售。
据Nielsen最新的《网络购物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度,淘宝的销售,或者说是平台成交量占中国全年网上购物的80%以上,这一数字可以说阿里是完全一个人吞下了电商这块蛋糕也不为过。
不过一点在分析与对比时需要注意,那就是阿里巴巴(淘宝)的平台只是促成交易,公司旨在通过维护平台以及管理市场,从而收取小部分佣金,不分享和持有平台上在售的商品。
相较于阿里帝国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是平台发展模式,亚马逊则显得比较凌乱,至少在模式的细分方面明显不如阿里。在亚马逊的在线交易网站上,消费者可以直接找到第三方的在售商品进行购买,但与此同时,亚马逊本身也在自己的平台上向消费者提供商品。这样一来其实弊端十分明显,那就是公司本身就会和第三方形成内部竞争。
发展地域
如同上文所描述的那样,阿里巴巴(包括淘宝)的平台交易量占中国网购交易量的80%以上,这也就不难理解阿里的主要市场自然就是中国市场。反观亚马逊,如果单从中国市场来看,亚马逊几乎可以说是不值得一提。
市场研究公司iResearch China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电商市场规模达3780亿美元,但亚马逊的市场份额连1%都不到,相较于其公司在海外地区的呼风唤雨。与其相比,排名前两位的天猫和京东却分别抢走了56.6%和24.7%的份额。不过在海外市场,亚马逊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据《财富》杂志先前估计,亚马逊在美国市场的份额高达34%,而在北美地区这一数字更是来到了40%。
从这个角度来看,亚马逊主要的市场份额在北美地区,而阿里则是在中国市场一家独大,未来双方谁能够开拓尚未占领地区的市场份额,变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双方布局澳洲市场
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无论是阿里还是亚马逊,都在积极布局澳洲市场,希望分得一杯羹。
那么众所周知,中国是澳大利亚重要的产品出口国。在中国,网络购物者对澳大利亚产品评价很高,可谓是超值又安全。
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消费者认为澳大利亚是一个拥有良好生活方式的地方,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大多数网购者都计划从澳大利亚买一些东西。
联邦快递(FedEx Express)委托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4%的中国网购者表示他们明年可能会至少购买一种澳大利亚产品。
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对1000名年龄在18岁至44岁之间的中国网购者进行的民意测验显示,81%的受访者曾在网上购买过至少一种澳大利亚产品。
据中国的网络购物者估计,去年他们购买澳大利亚产品花费了4895元人民币(合940澳元)。有近62%的中国网购者喜欢购买澳大利亚制造的商品,超过36%的中国网购者表示澳大利亚商品物超所值,有32%的人认为澳大利亚商品比中国商品更为安全。
联邦快递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区的总经理Kim Garner表示:“澳大利亚品牌在中国消费者的心中享有很高的声誉。随着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以及网络市场与中国消费者的密切联系,使得澳大利亚企业与中国做生意变得更加容易。”
民意调查显示,有58%的中国网购者认为澳大利亚的乳制品是世界级的。有五分之一或更多的消费者很信赖澳大利亚的健康增补品和药品(39%)、婴儿用品(31%)、护肤品(25%)、新鲜海鲜和肉类(24%)、新鲜水果和蔬菜(20%)和葡萄酒(20%)。有31%的中国网购者购买了化妆品和护肤品,有25%的消费者购买了医疗保健和医药产品。
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澳大利亚的产品归结于对产品的信任。这项研究表明对中国网购者来说,安全支付、货真价实和卖家推荐要比产品的价格和品牌更重要。拥有世界领先的产品很重要,但通过正确的渠道销售产品也是至关重要的。
“云对决”
写到这里,笔者觉得其实单从商业模式上来讲,阿里同亚马逊之间并没有特别过分重合的部分。阿里巴巴是典型的B2B平台,对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而旗下淘宝和天猫(Tmall)又分别属于C2C以及B2C模式。如果硬要竞争,只能是说淘宝业务同亚马逊电商部分重叠的(C2C)部分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但从两者发展的地域来看,两者也是相距甚远。那么目前舆论所一直吹鼓的两者之间的对决又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最有可能的或许是目前尚显冷门的“云计算业务”。
关于云计算的概念,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
最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为:是指第三方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计算能力、数据库存储、应用程序和其他IT资源,用户无需自建IT基础设施,按需向第三方购买IT服务即可。
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网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电脑的运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
在云计算这个概念提出以前,无论在美国、欧洲还是中国,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初创公司,布局企业IT架构的思路都是一模一样的——购买服务器,部署一套IT系统,为公司的业务和战略提供后台以及技术支撑。然而现如今这种初创模式早已经被时代抛弃,现在这些公司都可以租用云服务从而获取IT能力。
2006年底,电商巨头亚马逊正式推出了AWS(Amazon Website Service),这一服务为创业中的IT公司剩下了一笔巨额的投入,只需每年支付一笔订阅费用即可获取必须的IT能力。这一模式大获成功,硅谷近8成的企业皆成为其忠实的用户。
QY Research发布的《2017全球云计算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数据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2012年为1145.8亿美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2683.1亿美元,2012-201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55%。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自然引发了同样作为电商巨头的阿里巴巴的兴趣。
目前看来,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对决,将发生在先行一步的阿里巴巴和携雷霆之势的亚马逊之间。对于亚马逊而言,AWS在全球几乎所向披靡,业界对AWS的市场估值,乐观者已经看上了千亿美元的大关,而作为全世界最为活跃的初创市场之一的中国市场,亚马逊可以说是志在必得;然而对于阿里巴巴而言,中国市场是云端战略的大本营,也是未来安身立命之本。
END
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公司的规模越大,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规模报酬就会出现递减的现象。然而现如今,这些有所谓的“大V”加持的互联网巨头们却是强者恒强,在保持大规模的同时,每年依旧可以保持高速的增长。类似阿里和亚马逊这样的大公司之间的比拼,也早已经从传统的网上零售转到了新的电子技术领域。未来谁能够在这个“乱世之中”占的先机,或许只有时间能够给我们最为准确的解释了。
本文参考来源:AI财经社、BusinessInsider、澳洲金融评论报
澳洲财经见闻从起步到现在,
一直坚持至少每天一篇原创文章
希望我们的坚持能为读者带去更多有用信息
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
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原文:
详解 | 澳洲信托基金:“富人”的专利?
投机者的天堂,"妖股"Bubs成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