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此专栏的是我国内房产界大咖级的朋友和前辈。 经软磨硬泡,才答应了专栏这档事儿。
混迹国内房产圈二十载,再加上澳新移民的身份,相信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房产上,他任何的心得体会对于国内投资人还是新移民群体,都将是十分有帮助和有意义的事。
从业多年,虽然被国内诸多的税费养成了麻木的感觉,但还是被澳洲政府的任性惊了一下。随手翻了一些新闻和公众号,发现除了部分新闻媒体和澳房大全进行了及时的报道,很多平时非常积极的自媒体号都集体失去了声音,为啥?也被惊着了!
当澳房这个圈子还没有从大部分银行关闭海外收入的打击中缓过神来,几个州政府加收印花税的重拳又准确的击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海外投资者的右脸上,没办法,谁让您没有投票权的呢。诸多政策如此严厉的连续出台,好像丝乎不在乎市场的任何感受,早上MSCI没有接受A股的理由是市场化不够彻底,那澳房这些政策是不是比A股还不着调呢?
别急,不止澳洲政府这么任性,从6月10号开始,在加拿大温哥华买房,购买记录将被直接送到加拿大联邦税务局!这有啥所谓吗,你要是没啥事真没所谓,其实人家就是和国内税务部门分享,进行可能的反向税务稽查。另外温哥华所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说了,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外国人买房必须申报国籍... ...
为啥我拿着钱,交着税,还不受欢迎呢?
这些不是市场经济最发达最自由的国家吗?
为什么会用这么严格的政策来限制我们的投资呢?
其实,抛开大选、银行风控这些因素,恐怕这才是这些发达市场经济体真正的自由所在。那就是不被房地产经济所绑架!日本、美国都吃过这亏,人家都不傻,实际的供给需求关系超过了本国正常的承受能力,哪怕在经济比重中占的比例再高,达摩克里斯之剑瞬间落下。
而反观天朝大国被房地产绑着朝着不知方向的地方疾驰而去,这几天北京房地产圈疯传商住要限购,一时间开发商消费者紧张到无以伦比,半夜4点排队买房,通宵排队签约。今早建委出来辟谣了……
可那些买房的人群啊,你们不动脑筋想想吗,如果真限购了,您就算买到了卖给谁呢?您说我投资,可房产投资除了租金剩下的就是房价的增长了,商住产品无论从房价增长到后期流通,都远比不如普通住宅,您干嘛买呢?
一句话,去库存导向而已。
晚上一个千里之外的同行给我电话,
问澳房还能买吗?
我反问为什么不呢?
这些政策从出发点都是保证市场健康的运行,一个健康运行的市场,投机客少了,无论自住还是未来的成长价值,都会让追求更好生活的人们能得到保障。
看了太多韩剧的人们老是在寻找真爱在哪里,也许,最严的反而是真爱吧!
感谢阅读!
例如:我想看第7篇 则回复:鹰刀07
【鹰刀专栏01】
《东京的昨天和北京的今天》
【鹰刀专栏02】
《本能的海外投资行为》
【鹰刀专栏03】
《“雾霾经济”与“海外置业”有“球”关系?》
【鹰刀专栏04】
《写给人在国内的投资人--关于预测市场》
【鹰刀专栏05】
《加速赶顶和去库存》
【鹰刀专栏06】
《“同学,这¥700万是你掉的么?”》
【鹰刀专栏07】
《一位澳洲新移民口述[土地情结]背后的[吐血清洁]》
【鹰刀专栏08】
《乡愁与房产》
【鹰刀专栏09】
《不用保证书,来澳洲买两套房吧!》
【鹰刀专栏10】
《澳洲新移民视角:“澳村不用拆围墙”》
【鹰刀专栏11】
《牛奶皮和房价》
【鹰刀专栏12】
《一位"澳洲新移民"在悉尼西北区的买房故事-上》
【鹰刀专栏13】
《一位"澳洲新移民"在悉尼西北区的买房故事-中》
【鹰刀专栏14】
《一位"澳洲新移民"在悉尼西北区的买房故事-下》
【鹰刀专栏15】
《从市井现象判断楼市投资冷暖》
【鹰刀专栏16】
《规矩和澳洲买房》
【鹰刀专栏17】
《没贷款你还会选择海外置业么?》
【鹰刀专栏18】
《虚火太旺!澳房居然也让人失望!》
【新移民专栏19】
《一则澳房律师助我避免损失的故事》
【新移民专栏20】
《澳房,洗洗更健康!》
【新移民专栏21】
《澳房,向前看,还是,向“钱”看!》
【新移民专栏22】
《粽子和中澳地产的猜想!》
【新移民专栏23】
《最严的也许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