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阶层】看中国台风中扶车被压身亡的男人,澳洲的人间苦悲也相同?

2017年08月28日 澳洲金融圈


授权转自《澳洲财经见闻》

本篇共6506字|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8月23日,第13号台风“天鸽”从广东珠海南部沿海登陆,各大新闻app、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都在不断更新着最新情况。其中不乏现场照片、视频。其中有一段小视频虽然很模糊但记录了事情的过程。


 

一名男子试图阻止大风中摇摇欲倒的小货车,却无力回天,被车砸在底下。

 

看到这一幕,我的第一反应是关闭视频播放窗口,然后告诉自己“可能是造假视频吧”“这应该不是真的”。

 

但在昨天晚上,看到朋友圈再看到相关消息:视频是真的,这名男子也已经去世,据报道这名男子姓周,已经54岁,车子是新买的,还不到半个月。据说,现场有很多人劝他算了吧,但他不听,偏执地想阻止车辆倒下。

 

有人说他要钱不要命,有人说他“螳臂当车”。但其实,很多时候,所处环境、阶级、 条件不同,根本无法设身处地的了解悲剧发生的全部来龙去脉。只靠自己的认知以及逻辑去评价别人是不公平的。

 

在我们生活中,太多人都挣着一份太不容易得到的钱,有的人付出脑力劳动,更多的人付出的是体力劳动,而这其中更是有一部分人,为了挣钱,只能把自己的放在一个危险的位置。

 

那些赌上性命也要坚守的,其实是生活。


而对这位不幸在台风中去世的男人来说,那辆车也许就承载了他和他的家人对生活全部的希冀。

 

各个平台上都对这件事情展开了激烈讨论;社会中底层阶级的挣扎、贫富差距、阶级逆袭的可能性等一系列话题都再次成为热门。

 

笔者身处澳洲,不禁也开始思考澳洲社会的分层。

 

都说澳洲是“穷人”的天堂。我们也曾被“安利”过“澳洲穷人都住在天堂”的故事:澳洲的穷人会被政府安排住进宽敞、水电免费、交通便利、配有可免费使用的洗衣房、有工作人员定期清洁、按穷人家庭人数分配卧室的“廉租房”。

 

于是在许多人印象中,澳大利亚成为“乌托邦“式童话一般的存在。

 

有人甚至说“澳洲是一个只有富人,没有穷人的国家”。

 

澳洲确实不存在“家无隔夜粮,身无御寒衣”的“赤贫”。但不可否认的是,澳洲也有穷人。

 

在很多人印象中,澳大利亚是一个阶级流动性很强的国家,低社会经济阶级背景的人群的上行阻力较小。

 

但其实,这种情况也在慢慢改变,澳大利亚的贫富差距也在慢慢扩大。


阅读导航

一、在澳洲,哪种人算是“穷人”

二、在澳洲,你属于哪个阶级?

三、在澳大利亚,不同阶层意味着什么?

四、在澳洲,“读书改变命运”一样适用


在澳洲,哪种人算是“穷人”

 

严格地说,享受社会福利的人都是澳洲的弱势群体,也即澳洲的低收入阶层。但其实有一部分人会因为失业或其他原因暂时领取福利金,很快就会有所改善不再领取福利金,这部分人并不能称作穷人。

 

有人会说,:“在澳洲,地铁站、繁华商业区街头都会有拉琴或其它杂耍要钱的,这些人一定是穷人。”但事实上,他们真不是乞丐。在澳洲,这些人被称作“busker”(街头艺人)。做街头艺人不需交税,只需要向政府申请执照(license)。


 

那么,在澳洲哪种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

 

1

居无定所,露宿街头的人


每天晚上,澳大利亚都有至少10万民众无家可归。每200个澳大利亚人中就有一个人无家可归或者接近无家可归。繁华的中央商务区。他们大多三五成群,打着简易的“床铺”睡在商铺橱窗外的地上,完全不在乎路人的眼光。


 

在过去10年,澳大利亚的人口增加了17.9%,但是社会福利住房只增加了6.4%。澳大利亚社会住房建设速度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这是该国无家可归者增加的原因之一。


但事实上,过多的福利援助对无家可归者数量的增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墨尔本,无家可归者不仅可以获得免费的食物,甚至可以去看牙医,待遇“优厚”。

 

澳大利亚有很多人被这些福利吸引,奔赴大城市,汇入“无家可归大军”。《太阳先驱报》2016年报道称,据慈善团体“救世军”一名负责人透露,约一半露宿墨尔本街头的人并非无家可归,他们要么在街头乞讨,以此来获取毒资,要么是国际背包客。

 

对于政府的相关措施,一些民众表达了对无家可归者的同情。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些措施或许可以暂时解决无家可归者的问题,但如果不正确处理对无家可归者的优待政策,终究会吸引更多的人自己选择成为无家可归者。

 

也就是说,在澳洲,有一部分人甘愿做“穷人”。


2

政府福利房的租客


其实这里说的就是很多人所提到的“澳洲穷人都住在天堂”故事中,所谓“天堂”的真实版本。

 

以此前当地媒体采访过的一位荷兰老人为例,现年七十一岁。是位养老金受益者(age pensioner)。无房产,住boarding house多年,每周连吃带住150澳元。养老金每周220—230澳元。并享受房租补贴每周45澳元左右。儿女均在外地独立生活。无车,乘公共交通工具,吸烟每月花费75澳元。

 

看病不花钱,只要是处方药,不管药价多贵都只需付4.7澳元。偶尔可以在外吃饭。等他老到生活不能自理时,政府会把他送往老人院,管吃管住,还有护士照顾,而他需要以养老金支付。

 

这位荷兰老人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澳洲穷人,因为有福利制度保障,他也不用担忧晚年的生活。


3

生活“拮据”的新移民家庭


澳洲是个移民国家,老的移民家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家底已相对丰厚,无论动产及不动产,新一代移民是无法企及的。要知道,在一个新的国度,新的环境中,重打锣鼓另开张是异常艰难的(当然,有丰厚资产的移民另当别论)。

 

所以澳洲的贫苦阶层也大都出于此类家庭。这部分人的家庭代表了大多数澳洲的穷苦家庭。其中以夫妇俩均无工作而完全依赖政府津贴最为典型。

 

这类家庭共同的特点是衣食住行教育医疗住房均不用担忧,唯一的缺陷是不敢乱花钱,尤其是不敢买奢侈品,时不时的会发现囊中羞涩。

 

从以上对澳洲穷人生活的归类和分析可以看出,就基本生活方面(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穷人与富人的差别绝不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样强烈的对比,甚至可以说差距不大。这都有赖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澳洲税收体系对社会的调节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澳洲也是存在阶级的。


在澳洲,你属于哪个阶级?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社会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澳人可分为六个阶层。

 

这项研究由Jill Sheppard和Nicholas Biddle两位社会科学家分析完成。阶层划分标准不仅考虑了个人收入和资产情况,还纳入了文化涵养和社交数据。例如,你是否会去歌剧院或健身房,您所结交的是律师朋友还是保洁员等?

 

同样,为了对澳大利亚各阶层的特点进行最佳描述,本次分析在分组过程中还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技术。

 

 

整体而言,仅有24%的澳大利亚人要么属于“不稳定无产阶层(precariat)”要么属于“富裕阶层(established affluent)”,大部分澳大利亚人则属于这两大极端的中间阶层。


以下为澳大利亚六大阶层和各阶层特点:


1. 不稳定无产者(THE PRECARIAT)



不稳定无产者最鲜明的特点是除了退休账户,银行账户属于0资产。

 

据悉,澳大利亚36%的不稳定无产者属于退休人员,仅有18%有全职工作。该阶层人员大都属于普通劳务工作人员,不太可能是管理人员。此外,年轻且无资产者也属于这一阶层。例如大量学生群体就属于不稳定无产者。

 

 

对于这个阶层的特点,研究人员的描述是:“不稳定无产者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最低的家庭收入、最少的住房自有率和现金储蓄资产…最低的教育水平、新兴文化活动参与率最低、社交评分最低、联系人职业声望也最低。”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却发现这一阶层中60%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层”,并有2%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上层阶级”。

 

注释:不稳定无产者(precariat)一词源于“不稳定(precarious)”和“无产者(proletariat)”的组合


2. 年长工作者(AGEING WORKERS)



名如其言,年长工作者阶层年龄较其他阶层年龄要大。与不稳定无产者一样,该阶层包括大量退休人员。年长工作者虽并不富裕,但足以维持生活,不属于社会的最底层。

 

 

对于年长工作者这一阶层的特点,两位社会科学家的描述是:“年长工作者阶层占澳大利亚人口的14%。该阶层人员背景稍占优势即父辈职业声望较“不稳定无产者”父辈职业声望要高。”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不稳定无产者,年长工作者中无一认为自己属于上层阶级,大部分对自己的描述定义在“工薪阶层”。



3. 新兴工作者(NEW WORKERS)



与年长工作者相比,新兴工作者阶层相对年轻且经济状况也相对更为富有。

 

 

对于该阶层的特点,两位社会科学家的描述是:“新兴工作者阶层的平均职业声望相对年长工作者阶层的平均职业声望要低,但是收入相对后者要高。”


在所有阶层中,新兴工作者阶层失业率最低。该阶层中64%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层,仅有31%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工薪阶层。


4. 中产阶层(ESTABLISHED MIDDLE)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该阶层大部分人士认为自己属于工薪阶层。

 

与其他阶层相比,中层阶层的失业率最高。此外,该阶层自管退休人士、社区或个体服务业人士相对更多。

 

 

对于中产阶层的特点,两位社会科学家的描述是:“中产阶层在社交和文化涵养方面的得分相对更高。该阶层中的年轻受访者其父辈的职业声誉相对更高。相比新兴工作者阶层,中产阶层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占据优势。”


 
5. 新兴富裕阶层(EMERGING AFFLUENT)




新兴富裕阶层在所有阶层中平均年龄最小,全/兼职工作比例最高。该阶层退休人士最少。

 

 

关于该阶层,两位社会科学家的描述是:双薪家庭(有/无小孩)、名下有一辆宝马(BMW)、带有高额住房按揭贷款。在所有阶层中,新兴富裕阶层平均受教育水平排在第二位,父辈职业声望是所有分组中最高的。

 

该阶层中享有最高的“产假相关福利”。


6. 富裕阶层(ESTABLISHED AFFLUENT)


 

这个阶层的职业声誉最高,几乎全部由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组成。

 

 

有意思的是,这个阶层中仅有6%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上层阶级。还有11%的人表示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阶层。这个阶层的人除了去歌剧院,打高尔夫等大家所熟知的活动外,也喜欢听轻音乐,上健身房等等。


在澳大利亚,不同阶层意味着什么?

 

学术派人士可以通过电脑模型对澳大利亚不同社会阶层进行划分。但是现实生活中各阶层的分界线真的有如此明显么?

 

实际上,日常生活中澳大利亚各阶层的标志并不显著。澳大利亚的情况与英国明显不同,后者可以通过口音和穿着对其所处社会阶层进行辨析。但是在澳大利亚,各个阶层的流动性以及其他因素导致很多人其实并不十分了解自己所处阶层。

 

如下图所示,很多受访者对自己所处阶层的回答与实际数据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澳洲,即便是贵为总理也没什么特权。


澳洲总理谭保乘坐公共交通,也不会有乘客多看他一眼。就不说有人要求合影了,就算是总理主动搭讪都可能得不到回应。


 

澳洲前总理艾伯特在网上买了一台二手冰箱,还接受了卖家合影留念的要求。


 

当然,在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城市也有数不完的奢侈品名店。但是,这却不是炫耀的资本。在澳洲,路人不会因为你一身名牌而去多看你一眼,只会因为你善意的微笑而对你说一声“Hello”。

 

在澳洲这个比较成熟的西方社会里,阶级的流动其实更慢一些,快速实现财富增值简直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你中了彩票头奖。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的收入水平中过着平和的生活。


在澳洲,底层逆袭有多少胜算?

 

去年10月,瑞士信贷发布《2015全球财富报告》说,澳大利亚的中产阶级不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瑞士和邻居新西兰的排名都超过了澳大利亚。

 

据报道,澳收入最高的20%家庭的平均财富为251万澳元,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平均财富为3.55万澳元,前者是后者的近71倍。此外,澳洲6个州和2个领地中,3个州和1个领地居民的平均家庭财富低于全澳80.9万澳元的平均水平。


研究员Mark McCrindle说,澳洲超过三分之二家庭的年收入不及10.7万澳元的平均值,这意味着澳社会阶层不明显的特征开始减弱。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阶级分层日趋明显。

 

甚至,有当地知名评论员发表文章称:也许不久的将来,在澳大利亚,只剩下两个世界,只有富人和穷人,中产阶级将不再存在。

 

这也意味着,对身处较低社会经济阶级的人群来说,想要实现经济地位的逆袭越来越难。


在澳洲,“读书改变命运”一样适用

 

根据新南威尔州政府发布的一份名为《Centre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 Education——Income Mobility in Australia》的报告结果显示:


 

澳大利亚的阶级流动性与中国、美国、英国相比虽然依然相对较好,但已经明显有所下跌。收入不平等的情况也在2011年左右开始急剧上升。


 

那么,澳洲人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呢?

 

其实,报告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在澳洲,教育在代际间社会经济阶级流动性中可起到25-40%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女性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增加的速度就越快。



所以,答案显而易见: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可以说是尽全力在可以增加孩子优势的每一个领域里投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管是澳洲的哪个阶层都体现出了全新的行为特点,他们开始把生活重心放在培养成功的下一代上。只要手头一有钱,他们就想花在孩子的教育上面。


在中国国内,很多人都信奉这样一句话,叫做“读书改变命运”。其实在澳洲也一样。

 

在孩子学龄前时期,来自中上阶层的父母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比起那些不富裕的父母要长两到三倍。据统计,自1996年起,澳洲富裕家庭的教育开支增长了近三倍,而其它家庭的教育开支则基本没有增长。


统计数据也充分说明了,家庭经济情况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痛点。


 

近些年来,随着中下阶层生活越来越拮据,中上阶层的父母们开始更加迫切地希望下一代不要跌出自己当前所属的阶层。其实,不管怎么说,将自己全部的资源都投入到孩子身上总不是什么错误的事情。

 

另外,在澳洲,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倾向于居住在东海岸首府城市,这些城市持续飙高的房价在一定程度上把贫穷且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隔离在好学校和好工作之外。

 

另外,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往往已经居住在拥有良好师资的居民区内,他们愿意为学区内的公立学校增加预算开支。


END


我们小时候的教育,就像是这张图的最底层,给你展示一个美好却不真实的世界。


当你的视野不断拓宽,当你真刀真枪地冲入社会,你会发现世界和你小时候想象的不一样。


 

 

你会发现人人平等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你会发现“劳动不分贵贱”只存在于书本之中,你会发现精英家庭的孩子真的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他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拥有了更多资源,有视野开阔的父母。

 

优质的教育资源意味着优秀的老师会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视野开阔的父母,能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同样是勤奋,资源的不同,也会有高质量的勤奋和低质量的勤奋之分。这样的现实难免让人低落,让人觉得不公平。

 

但是,精英家庭这种东西,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积累和争取来的。

 

向上的大门永远都不会完全关闭。任何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是一定会保持一定程度的流动性的。

 

看清真相,然后向上努力,这就是前面那张图的意义。

 

我们可以选择创业、选择合理投资,选择人脉运作。但读书始终是成本最低,也是门槛最低的。

 

读书改变命运,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澳洲都适用。依然是普通人逆袭最容易的一条路。

 

事实上,社会的优质资源永远是稀缺的,竞争也会很激烈,所以努力不一定能成功。

 

但当你竭尽全力,即便不能收获最好的,也能得到次好的。追求的过程本身,会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

 

祝福每一个努力的人,共勉。


本文作者:高晨曦  

图片制作:Chloe Liu

参考来源:

Http://www.news.com.au/finance/money/wealth/australias-six-social-classes-which-one-are-you/news-story/1583e99bfd7389e65d1e9c39a1491b6c

Centre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 Education——Income Mobility in Australia

瑞士信贷:《2015全球财富报告》

《澳洲金融评论报》《悉尼先驱晨报》《时代报》《The Conversation》《搜狐教育-缓缓说》《太阳先驱晨报》



【澳洲暴走早报】破纪录!中国买家4千万怒砸Toorak豪宅!代购买买买拯救澳零售业!澳房贷市场热度不减!全世界最贵咖啡55刀一杯

【财富人物】一年赚105亿却罚员工数千万!接手欠债200万小厂,只卖一类产品,不打广告,居然能赚得405亿身家,成为汽车界首富?

【创业故事】90后技术狂,带一群90后创业,他让产品远销100多国家,月营收超2000万,还被迅雷、苏宁争相投资

【金融科技】暗网黑市的最爱:虚拟货币究竟是泡沫还是造富神话?

【澳洲暴走早报】悉尼Strathfield垃圾费飙升45% !新州一中学教学失误!澳A2奶粉盈利暴涨近3倍 达历史最高水平!

【人物故事】普通码农干出700亿的行业新霸,他让BAT如临大敌

【铭记历史】反套路后,全中国都为它逆市而行!

【社会争议】原创 | 一个没有政治担当的澳洲政府 (关于澳洲同性婚姻公投)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