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原创 2018年11月28日 壹本乐活



11月26日10点51分,人民网发布了一则《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文章,称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 11 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这一天是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的前一天。

 

然而,之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该事件争议不断,新闻发出当天下午4点,人民网也删除了稿件。

 

从贺建奎在其 YouTube 频道上发布的自述视频来看,这对婴儿在几周前刚出生,现已与父母马先生和葛女士一同平安出院回家。



接受美联社专访时,贺建奎表示在“生育治疗”期间一共改变了 7 对夫妇的胚胎,目前为止只有一对夫妇怀孕生育。


值得注意的是,这对双胞胎中也只有其中一个婴儿的两套目标基因都编辑成功,而另一个孩子只编辑了一个——这个孩子仍然要面临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尽管他(她)的基因曾被编辑过。

 

专业人士指出,目前尚不确定,这个结果究竟是手术失败还是 AB 对比测试。

 

据贺建奎介绍,试验所涉及的父母拒绝接受采访,也没有透露试验对象住在哪里或在哪里工作。

 

至此,所有的信息来源都是贺建奎本人,我们连是否真的有这对婴儿都无法知晓。

 

截至目前,该事件仍在发酵,诸多谜团仍未得解:

 

1. 谁出具的伦理审查报备?孩子在哪里出生?

在新闻发酵之后,网上大规模流传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这张医学伦理审查申请书:



然而,11 月 26 日下午,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回应称“这件事不属实,没有接受过相关信息,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会上热搜,正在调查”;国内媒体得到的回复也是,项目并非在该医院进行,孩子也不是在该医院出生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表示,此前并未收到该项目的伦理审查报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受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对此类研究采取备案制,需要到相关网站进行备案,但贺建奎所进行的这项基因编辑婴儿手术并未备案

 

媒体从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实验室网站获悉了一份项目知情同意书模板。知情同意书上写着,该项目的负责人为贺建奎,项目资金来源为南方科技大学,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产出具有免疫HIV-1病毒能力的婴儿”。其中,第五条中提到,女性志愿者在怀孕第9个月时应前往指定的医院准备生产。知情同意书上写到孕妇待产的医院暂定为ShenzhenLuohu Medical Institution,记者查询了相关名词,没有与该英文名称对应的医疗机构,只能从其名字判断应为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医疗机构。

 



2.受试者如何产生?是否有完全知情权?

在美联社的采访中,贺建奎提及了自己招募志愿者的方式是通过一家叫白桦林联盟的机构。

 

白桦林全国联盟(下称白桦林)是国内一个艾滋病感染者互助平台,由白桦个人创建,据称,其目前辐射全国各地感染者人数超过五万人。

 

在去年三、四月份,贺建奎曾联系白桦林,表明自己需要招募有关“防护艾滋病和帮助生育”计划的志愿者。起初白桦林也对此有过疑问,比如这个项目是否能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贺建奎对此表示“应该没问题”。


之后,白桦林帮助贺建奎在自己的QQ 群和微信群中转发了相关信息,随后有大概200 多对夫妇对此感兴趣并咨询详情。经筛选,最后有50 多对夫妇同意进一步沟通,白桦林便将这50 多对夫妇的微信转发给了贺建奎团队工作人员,随后便没有再参与具体的沟通。



据美联社报道,参与者同意书写的是该项目为“艾滋病疫苗开发”计划。

 

但据白桦林对称,最开始贺建奎并没有提及过“疫苗开发”,不过对方团队的工作人员曾在今年提过“疫苗”的概念。

 

据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研究室官网的实验志愿者知情同意书披露,项目经费来自南方科技大学,项目目标在于“生产”免疫艾滋病毒婴儿,研究团队将对婴儿进行至少18年的健康随访。此外,项目组承担每对夫妇的实验费用28万元。志愿者无故退出项目需要偿还此前项目组提供的所有资金。



在第三条中,提到实验会有脱靶等风险,也提到了有不同检测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造成重大伤害的可能。但项目组不承担脱靶带来的风险,因为这“超出了现有医学科学和技术的风险后果”。




3.是个人行为还是组织项目?

在最初信息源中,该实验成果由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带领团队完成。

 

11月26日晚间,南方科技大学官网就此事发布声明称,有媒体报道贺建奎副教授对人体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研究,校方“深表震惊”。南方科技大学还称,在关注到相关报道后,学校第一时间联系贺建奎了解情况,贺建奎所在生物系随即召开学术委员会,对此研究行为进行讨论。根据校方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对于贺建奎本人宣称的研究成果,校方在声明中表态道: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我校将立即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



上述声明还称,贺建奎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2021年1月。

 

但据来自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显示,该项目为贺建奎在该医院申请的CCR5基因编辑科研项目,项目时间从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也就是说,项目时间与贺建奎本人在校供职时间存在重叠,项目启动约一年之后,贺建奎开始停薪留职



4.事件当前进展

该事件遭到了业内专家的强烈谴责。

 

目前,120多位科学家通过《知识分子》杂志官方微博发布联合声明,表示“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与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授、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共同发明人杜德纳博士(JenniferDoudna)就“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表声明称“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让负责这项工作的科学家,充分解释他为什么打破全球共识——目前为止,不应该进行CRISPR-Cas9在人类种系编辑方面的应用”。

 

贺建奎表示,他在实验室里对老鼠、猴子和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研究已有数年时间,并且申请了专利。

 

这项技术最近才在成年人身上使用,以此治疗某些致命的疾病,而这种基因编辑仅限于特定的个人。对精子、卵子或胚胎基因进行编辑不一样,其变化可以遗传给后代,所以在很多国家还不允许在实验室之外开始这种试验

 

26日23时30分左右,贺建奎团队负责媒体事宜的工作人员陈远林对媒体表示,贺建奎将于本周三在香港会议上公开该项目数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此事作出回复,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5.其他

据美联社报道,贺建奎曾在美国莱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学习,回国后在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建立实验室,他还拥有两家遗传技术公司。

 

贺建奎与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教授迈克尔·迪姆(Michael Deem)一同进行研究,后者是他在莱斯大学的导师。迪姆在贺建奎的公司还拥有“小部分股份”,并且是这两家公司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

 

迪姆也参加了这个试验,他认为试验对象能够理解风险。他说,他与贺建奎在莱斯大学进行过疫苗研究工作,并认为基因编辑类似于疫苗。

 

美联社报道中还称,虽然申请书上显示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为这个试验提供了伦理审查,但是为贺建奎的研究提供胚胎的是另外四家医院。调查中,涉事医院的一些工作人员表示对该研究的性质一无所知。对此贺建奎和迪姆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泄露一些参与者的艾滋病患者的信息。




破冰:维州宣布加入中国“一带一路”!

墨尔本恐袭事件“推车侠”自首获保释,将付诸行动回报社会正能量满满

南澳史上最低门槛移民签今日上线,无投资金额要求,雅思四个5就行

暴雨!冰雹!大风!居住区域大面积停电!2016年南澳全州停电的悲剧卷土重来了么?

看完这篇文,我觉得我可能过了一个假圣诞

小猪佩奇在中国有多火?让澳洲邮政告诉你

壹本周刊第68期封面人物 | 让世界了解OPAL — Opal Diamond Factory传承人 Mike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