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澳洲财经见闻》,随时获得最新澳洲财经资讯
这是澳洲财经见闻最新推出的一档专栏
全方位解读澳洲的衣食住行
第一时间解答你最好奇的问题
用通俗有趣的图文为你呈现澳洲都市生活中财经那些事
还在小学的时候,我就给同学们吹了不止一次的牛,每逢开学,我都会眉飞色舞的告诉三五知己,这个假期,我去了趟上海,坐船去的,每一次都能赢得小伙伴羡慕的目光,而我每次都很享受这种虚荣带来的快感,还会持续好几天,但真相是,那个时候,我还从未出过陕西,而且从未有人曾经坐船从黄土高坡的陕西到达过上海。那时候,我有的是梦想,缺的是眼界。
高考报志愿,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报了三个学校,全部选择了外地,两个给了上海,没有任何意外,在十八岁的夏天,来到了小时候吹牛坐船来过好几次的城市,我用了一个月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一住就是二十年。
这个被称为魔都的地方,夏天热得要死,冬天冷得要命,人多的出奇,房价高的窒息,但我就是这样不明不白的爱上它,我想,这或许就是命,小时候吹过的牛,上帝用这种方式帮我实现。
上海几乎满足了十八岁时我的一切期待,代表全中国所有的新奇事物差不多都会在上海第一次出现,我像那只井底的小青蛙爬到了井口,天竟然有这么大,我用了二十年沉浸在这种满足中,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我坚信我看到的世界基本就是全世界了,我脚下的上海已然不输于任何国际大都市,即便有差距,也是微乎其微。
我想看遍这个世界,越多越好。工作关系,也曾走过一些个国家,每一次十天半个月,走马观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差距并不大。当我住下来,尝试和当地人一样的生活,便再一次有了爬出井口的感受。
除了言论,中国才是世界最自由的国家
人们常说,国外都很自由,想干啥干啥,但我想说,在澳洲,除了言论自由,其他方面都没有中国自由。这里的人们变得很守纪律,很有素养,但真相并非是他们天生或骨子里素质就远高于我们,而是那些细到发根的法律和规定完全洗了人们的脑,健全的法制和严格的执法,确保了有错必纠,有罪必罚,久而久之,人们就变成了社会,政府希望他们变成的样子,这是治理的需要。
而在中国,违法的成本很低,只要你想,人们总有办法逃过法制,如果你有钱,或者权,那么没有哪里会比中国自由。试想一下,你就很难理解,在你自家院子的一棵树,当它长到一定高度,你作为主人连砍树的权利都没有。
相比中国年轻人公众场合开放, 澳洲人其实很保守
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你早已对年轻人在大街上,公众场合搂搂抱抱,当众热吻习以为常,更有甚者,在一些稍显隐蔽的地方,譬如公园树林,草坪的角落,很多男女激情上演也时有发生。
但和我们对国外想象不同的是,在澳洲,你极少在公众场合看到男女肆无忌惮的忘情的热吻,在他们的文化里,这些事是私密的事情,很显然不适合表演给众人。而让我疑惑不解的是,在我们的文化里,男女亲热更是不适合公众上演的,那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年轻人热衷把这些私密搬上公众舞台?
勤奋,勤劳曾经是我们的标签,但对比以后,现实让我们汗颜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这句话时常被我们拿出来自我标榜。近距离的观察和感受后发现,澳洲人其实很懒,很喜欢休闲,但一旦他们决定要做一件事,那种勤奋和坚持会让我们汗颜,反衬出我们的全民浮躁和急功近利。
我能想到的理由是,在澳洲,机会均等,社会公正,没有那么多潜规则,人们明白任何一件事要做好,除了坚持和努力别无二法。而在中国,长大了我们都会明白,完完全全靠努力和勤奋取得成功不是普世价值,要成功,要致富,那里有很多别的途径,不能说,只能悟。
你在国内考过托福,过了雅思,相信我,到了国外,英文还是个渣
这是个残酷的现实,两年前的我根本不信邪,但在澳洲混了两年,用了各种办法,我还是依然不能自如表达自己想说的,也不能完全领会老外所讲的,这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我并非个案,很多在澳洲待了很久的国人,甚至在这里工作,读书多年,口语依然没有大的突破,写作就更不需多提。语言不过关,融入只是个奢望。
如果你厌倦国内教育的负担,你觉得国外教育轻松,你太天真了
不可否认,中国的教育在应试体制下越走越远,孩子们肩头负担越来越重,很多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读书,觉得终于可以逃离万恶的功课。
如果你想在澳洲读过书,你会发现中国的考试其实很简单,老师总会给你线索,给你辅导,你总会找到答案,但在这里,考试经常是开卷,但你却遍寻课本找不到答案,因为太多的题目需要你完全吃透才能解答,而这,恰恰是我们最欠缺,最不擅长的和最费时间的。
而这,让我在这个年纪明白一个道理,在公平的社会,无论脑力,体力,你付出的努力越多,你就获得越多,反之亦然。
相比国内,澳洲的工作强度要大出很多
绝大多数澳洲的单位工作时间的安排都很严谨,和国内一样的早九晚五,不一样的是澳洲讲时薪,时间都会精准到分,上午10分钟的morning tea, 中午30分钟的午餐,其他时间都在工作,人们都习惯了这样的节奏,所以也就在五点会准时下班。回想起国内,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午饭都至少要一个小时,又有多少人可以准时上班,多少人可以准时下班,多少人在工作时间都满负荷的工作?
我原以为我们的医疗技术已经接轨国际,但越了解就感觉差距越大
作为曾经的医疗业者,写出这个结论内心很痛但又不得不接受。我们可以盖出全世界最多床位的医院,可以号称拥有全世界最高水准的硬件,医疗技术的前沿水准从来没有在我们这边。但就如你可以买到最好的相机,却照不出最优秀的照片般难堪。我们无疑拥有最大的病例量,理论上我们可以有最大数量的临床病例积累,但遗憾的是哪一项临床创新突破不是在国外?
一个小小的例子:我的牙齿不整齐,曾经在上海最好的口腔科找了国内最好的专家治疗了两个月,在矫正前我搬家到了澳洲,澳洲医生第一次看就发现我牙齿不白,有淡淡的类似烟渍色素,检查后判断我的牙髓神经可能已经有损害,建议先做根管治疗,当做了进一步检查后医生说我的牙髓神经已经坏死,根管治疗难度大且意义不大,不能做矫正,只能做烤瓷,而且如果贸然做烤瓷牙会有很大脱落的危险。
中国最好的专家不可能看不到我牙齿的色素沉积,但却从未提及哪怕半点牙髓的问题。我想这就是差距,是即便我们再宣称我们的医疗有多先进,富裕阶层,权贵阶层当碰到疑难杂症时还是费尽心机的把病人送到欧美的原因。从未怀疑中国有最大的病例,但对医疗细节的关注和创新钻研从来不是我们的专长,如其他行业一样,中国医疗也同样处于跟跑阶段。
你眼中的国外品牌可能只是个国人眼中的名牌
全世界都欢迎富裕起来的国人前去疯狂撒钱,他们一方面觊觎着我们的钱包,另一方面却偷笑着我们的盲从。商家们很会按你的喜好炒作,而偏偏国人就喜欢上这种没有智商的当还不亦乐乎,所以这个世界就被分成了国外品牌和国人眼中的国外品牌,滑稽的是这两个常常是两个概念。
譬如UGG,在澳洲很多人靠贩卖UGG发了家,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UGG在澳洲并不是一个商标而是羊毛靴的总称,白领们熟知的UGG 其实是美国人注册的商标,其实是典型的美国的产品。但由于国人的盲从,澳洲UGG也借势大发横财。真相是一年四季,你都很难看到有几个澳洲当地人会穿UGG,在这里,根本谈不上时尚。不夸张的讲,绝大多数的UGG都卖给了中国游客和代购。
我原以为,在信息化的时代,世界是个地球村,我们待在家里可以走遍世界,但现在发现,我们被网络蒙蔽了眼界,我们还是要爬出井口看看外面,那里有不一样的精彩。
作者简介
朱恺
生于三秦,求学上海;子承父业,从医六载;然心浮气躁,弃医从商,为斗银几两终日奔忙。及至不惑,顿悟菜根谭: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遂举家客居悉尼,一图耳根之清静,二享尘世之鸿福。人生苦短,迷途知返。闲时舞文,动时泼墨。睁眼看澳洲,拙笔写人生,无他,供尔等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亲历澳洲公众号:zhukai13564661437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原文:
亲历澳洲 |【双城记】悉尼,上海,三口之家生活成本比对
在澳洲,需要多少钱,养娃到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