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伊有一个朋友,她洒脱前卫,独立勇敢,做事从不走套路,随意而为之,从朋友的角度看,羡煞不已,但从父母的角度看,心惊胆战。
她和我一样在英国留学,但因为两人都很独立,所以我们见面不多,也不会保持稳定的联系。这一点不会影响我们的友谊,不过这种个性却苦了她爸妈。因为和她妈妈认识,我在英国的三年里,几乎隔三差五就会收到她妈妈连续多条60秒时长的微信语音。而且内容几乎都是一时之间找不到女儿了,叫我帮忙。然而我俩不在一间学校,住得也远,我能做的和她妈妈一样,无非是微信和电话。
父母的焦虑之情完全可以理解,子女在外,眼不见,心巨烦。
我父亲是个不善言辞之人,而我呢,幼儿园就是托管,高中住校,大学又远离故乡,常年都处于半脱离家庭的状态。加上遗传了父亲的有话不说,很多时候对家的思念都压在舌头下,再欲言又止也还是选择吞下肚去。而且我性格倔强独立,有苦的时候抗不下也要硬抗,以至于家人早已习惯我来来去去不带走一片云的样子。
去英国读书的时候,在机场,已经和家人道别,我叫他们先走,还没进入安检前,突然接到父亲电话,叫我原地等等。我于是站在那里,看到他穿过人群。
在等待和被等待的人之间,那段距离是尴尬和漫长的,你的手不知道放在哪,双脚不知道该维持什么姿势才显得自然,你只能站在原地,目视那个向你走来的人。这段距离,像是电视墙那般,放映着你们碰面的目的、你和这个人的关系,明明不远的距离,却生生被等待成了永恒。
他终于走到我面前了,早就出现皱纹的脸努力表现得不在意,说:刚才在前面柜台买了只表,是双时间的,你调一个中国时间,一个英国时间吧。
我低声说好,默默垂下头。
那不是我会喜欢的款式,太大,戴起来不方便,而且是机械表,半天不戴就会停走。但是即便不戴时我也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抽屉里,那是个饱含千言万语的存在,看到它,握着它,就能体会父亲那沉默之下的厚重深情。
鸟儿离巢,父母空巢
类似场景大概出现在每一个留学生身上,你欢天喜地拿到offer,你打包好行李,你到达机场,回头那刻,你看到父母亲人依恋不舍的目光。
可是,前往异国的欢欣雀跃也许掩盖了一切。如果你和我一样是独生女,你可能要考虑的是离开后父母的空巢状态。
空巢一般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独自生活的家庭。以前听到“空巢”这个词,联想到的只是异地务工人员远离家乡,把父母和孩子留在老家的情况。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的离开会使得自己家成为空巢家庭。
愈渐火热的留学潮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挥别祖国(中国教育在线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为45.98万人,较2013年增加了4.59万人),而且这些孩子越发低龄化。为了更早接受到国际化教育,不少学生选择出国就读高中,或者高中后直接出国读本科。
这些孩子中的相当一部分还没有足够的独立能力,相应的,父母对这些孩子的付出和担忧远比成年子女要多。长达3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大部分家庭的重心放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当离别发生,一门心思照顾孩子衣食起居的父母突然失去生活重心,不知所措。
各种“留守空巢”所带来的心理问题随子女的飞机起飞浮出水面,孤独和焦虑成为常伴左右的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上升为抑郁。原本围绕孩子生活学习的充实生活从某一天开始成为“空落落”的内心,大量时间无用武之地。
我有一些在英国认识的中国朋友,在忙碌的学业中仍坚持每天和父母视频通话,两边计算好时差,见缝插针地约好时间,互相告知每日生活。
我因为在国内时就有大部分时间在外生活,所以很快适应了留学生活,学习很忙,也不愿意在短暂留英的期间把假期花费在回国上,于是在英国待了差不多三年仅回国待过一个月。大部分时间和父母的沟通都在电话上,电话的频率也不高。虽然现下回忆起来觉得自己过于冷淡,但在当时看来,对英国的生活还算满意,身边又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课余时间旅游逛街健身看电影看戏剧,总想多享受留学时光。
这大概是许多留学生的心理变化,从刚到留学国的慌张不适应,到逐渐有了固定的交友圈,孤独感流失,对故土的思念递减,和家人的联系也少了。
“家族捆绑”的弊端
传统中国文化中,父母对子女有一条期待:养儿防老。
受户籍制度的影响,中国人有强烈的“家族捆绑制”,这涉及到复杂的人口迁徙和许多公民的权利平等问题,本文暂且不表。
但是家族捆绑现象以实体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比如: 控制人口流动,具血缘关系的亲人们被动地居住在同一个城市/地区。而当一个人臣服于家族时,他/她成为这个家族的一部分。而作为“部分”,他/她对这个家族就肩负了“义务”——这个家族任何人出现问题时,你有义务去帮助他/她。也就是说,你成为了这个家族的“对冲基金”。
除此以外,精神上来看,中国自古就相当注重一个“孝”字。孩子自幼开始被灌输“服从父母”的观念,而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除开发自内心的父爱母爱外,还有一个时不时被闲话家常的原因:有孩子意味着父母的晚年有保障了。
在这种社会现状中,中国的父母和孩子亲密无间,互相紧密依赖。虽然亲情值得赞赏,但过分互依的结果就是无论孩子还是父母都无法忍受分别后的焦虑。孩子还好,花花世界的诱惑很容易让他们找到兴趣点和新寄托,但对于生活方式非常固定的父母来说,忧愁就不那么容易洗去了,轻松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负担。
对于思维与意识早就固定,难以脱离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的长辈来说,处理子女离开的心理问题更加复杂。加之长辈们在社会生活中本就多少有些无法排遣的郁结,当问题碰上问题,心理状态也许就顺流而下了。
《我国留守和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进展》表示,空巢老人在一些包含抑郁倾向如:是否觉得生活有乐趣、是否有充沛精力应付日常生活、是否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是否有充沛精力应付日常生活、过分担忧、原因不明的害怕等方面。
研究还指出,目前在中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是目前空巢老人克服空巢心理的首要途径。接受空巢现状,了解空巢心理对自身带来的危害,改变不良认知观念是空巢老人摆脱空巢化带来的心理危机的三部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尽管在上文吐槽了“家族捆绑制”,但从内心的柔情上来说,我不愿意看到父母伤心难过的那一面。因为,这一世的缘分,不知是纠缠了几多世恩怨的所得。
其实父母年纪越大越像个孩子,他们不再是你成长过程中的靠山,反而你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必要意义和信念,也许某一天开始,他们对你的依赖早就超过你对他们的依恋了。
所以说,作为孩子,除了把家当做港湾,除了觉得那是你疗伤和吐槽的地方之外,好好关心你的父母,尽量少向他们抱怨你的苦恼。毕竟鞭长莫及,若是你轻轻一番话,让千万里之外的他们忧心忡忡,结果可能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离家后如何处理自身情绪,怎么管理时间,培养兴趣爱好,重新拾回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主流声音更多地呼吁女权,认为女人应该独立,但实际上,年长人士有同样的需求:认清自己的状态,充实自己的生活,不以子女的离去而孤苦,不为自己的寂寞而神伤。
Reference:《我国留守和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研究进展》,2009,聂淼,汪全海,姚应水
本文配图均源自电视剧《小别离》
@版权声明:本文由时区公众号TIMEZONE(ID: timezoner)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在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违法使用本内容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TIMEZONE,留学生原创平台,在这里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时区作者 | 佐伊邱
如果你喜欢佐伊,就给她发个小红包呗
想看Guan点栏目怎么看世界?后台输入关键词阅读:
抑郁症 | 留学路上的那只黑狗——抑郁症
中餐馆 | 去美国上学,没想到被中餐馆上了,还一上十年
港漂 | 想做港漂不容易,我也是好人家的孩子
绿卡 | 青春赌明天,绿卡换此生
梦想 | 留学真能成为你实现梦想的踏板吗
啃老 | 现在啃老,是为了以后不啃老
这是时区的Guan点栏目
无论你有什么道理歪理,只要能自圆其说,尽管砸稿过来。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