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们,踩着拉斯维加斯未干的血迹,为了博取眼球无耻地散布着谣言

原创 2017年10月09日 墨尔本华人



不知不觉中

拉斯维加斯时间已经过去一周多了

然而,流淌在赌城的血迹尚未干枯

有些无耻的自媒体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日,美国拉斯维加斯,爆发了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枪击事件,截止本文写作时间,根据纽约时报页面不断更新的数据,已经造成至少59人死亡,超过527人受伤。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由于受伤者太多,拉斯韦加斯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枪手确认是一名64岁的白人男子,曾有过犯罪史,已自杀。警察在其房间里已发现至少10把步枪。


媒体提供的枪击案嫌犯照片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东部时间7:11分通过其推特账号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致哀并表达慰问。


学习媒体专业多年的小编看到事发当天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以及来自公民记者上传的目击视频之后,凭着直觉和经验就感觉到,越是重大自然灾害,人类浩劫,社会动荡事件面前,一定会有那么一类人,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利益,出来散播谣言,煽风点火制造舆论。


随着近些年自媒体的兴起,不少自媒体公众平台、自媒体人为了博取眼球,未经查明新闻出处便肆意刊发未经证实的新闻消息,传播假新闻。更有甚者,竟然为了所谓的10万+而违背客观事实擅自编造新闻!


今天,小编想要说的,就是下面这则新闻




以上为澳洲某公众平台刊发的文章截图





以上为某知名美国公众号刊发文章截图




这则新闻,是由美国知名公众号【这里是美国】原创首发,随后,不少澳洲的平台也转发了同样类似的内容。


标题足够吸引人点击,更吸引人的就是其中配发的图片,以及相关文字描述。可是,千算万算,这些自媒体平台还是低估了网友的阅读能力。


这些描写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后第二天,德州群众纷纷带枪上街的文章实则为不折不扣的假新闻,而这则假新闻,却已早早吸引了超过100000+的点击量!


事实上,这则假新闻则是多年前多篇新闻的拼接产物!!





两家公众平台配发的携带枪支过马路的人其实源自于2015年“德州公开持枪法”新闻配图。


母子持枪去超市的图片,被证实为2014年德州枪权运动时的新闻配图。






而文中提到的餐厅民众佩戴枪支,其实是2015年德州校园携枪法案新闻配图。




而街头抱着孩子的携枪妇女的配图,则出自2014年德州枪权运动时的新闻配图。





而女学生所携带的枪支,则是2014年德州枪权运动时的新闻配图。



这些不同时间的媒体报道截图,足够证明这是一篇静心编造的假新闻了吧!


随着社交网络成为大部分人获取信息的平台,假新闻日益泛滥,而传统媒体机构渐渐失去公信力。Google、Facebook、Twitter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更是成为假新闻传播的温床。


在枪击事件发生后,有些政治粉丝,为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客,已经到了完全没有道德底线和丧心病狂的地步。史上最血腥的枪难,竞然也有“政治粉丝”拿来当作假新闻的素材。


Facebook和Google上的假新闻宣称,在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中杀害超过五十人的枪手是反特朗普的民主党人,数百人在曼德勒湾赌场酒店旁的音乐节上伤亡。


几个小时内,这一假新闻从互联网的黑暗角落迅速蔓延到主流平台,成为重大突发事件中假新闻污染社交媒体的最新案例。



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发生枪击案后,有关枪手帕多克的身份背景愈揭愈多。


图为流传的帕多克


Googl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非常不幸,今天凌晨在我们的搜索结果中,为少量的检索简要地显示了一个不准确的4chan网页。几个小时内,算法用相关结果取代了4chan的故事。这本不应该出现在任何检索结果中,我们将继续改进算法,以防未来发生类似的情况。”



Facebook则试图淡化其在传播假新闻中的角色,它在一个声明中说:“我们的全球安全行动中心今天早上发现了这些帖子,我们已经删除了这些信息,但是删除有延时,从而允许它们被截屏并在线上传播。我们在第一时间努力修复允许这一情况发生的漏洞,并对由此造成的混乱深表遗憾。”


据了解,在社交媒体基于社交和点击量的算法技术操作下,一些没有被核实过的信息,往往被推送给大量的受众。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以为用户量身打造信息的算法,往往也成了利益的砝码,“标题党”泛滥,价值取向跑偏。


假新闻的背后,是新媒体对流量的渴望。


在以高效传播、实时更新为特点的互联网时代,从事实第一、到内容第一,再到流量第一,关注点的偏移直接导致了工作原则的改变,也就成为了“假新闻”滋生的优质土壤。


可能大家还记得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县的地震报道中,那位身穿婚纱摇摇晃晃步入地震现场带来报道的记者,事后证实确实系“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

 


不可否认,这位想靠博眼球出名的记者“新闻敏感性”实在是强,很会利用危机灾难事件来为自己造势站台,但把新闻“娱乐化”,把装扮“奇葩化”的做法,即使不是自我营销的手段,也照样会招致不少人的反感。


前几天一些传媒公号也在讨论,灾难报道如何傲立群雄、出新出彩。虽然一些媒体把灾难报道当做是“一场练兵”,称之是“检阅媒体实力的战场”有些生硬,但不可否认的是,灾难报道的确是媒体同行们打响战役、先发制人的有利时机。


小编读本科的时候,就从新闻学教科书中学到过“新闻工作者应避免成为恐怖主义帮凶,实现媒体安全,需要记者资源遵守一些由媒介从业人员或专业媒介组织提出来的报道原则”这样的观点。


因此在袭击事件发生时,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冷静且专业的报道,不捏造事实,不传播谣言。遵循媒体从业人员基本准则,是一个媒体同业人员的基本素养。


这些为了博取眼球而欺骗那些无知群众的自媒体们,你们这么做,和那个扣下扳机的凶手又有什么区别呢?


素材:The Guaidian, Facebook, The Age,《媒介安全论》图书等

编辑:BONNIE



往期热点推荐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