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18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阅读导航
前言
熊孩子玩“屎”,导致澳洲疫情二次反扑
“熊孩子”,你咋不上天?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熊爸妈”
结语
前言
最近这几年,“熊孩子”成了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名词。他们可能会删掉你的存档,摔坏你的模型,划烂你的屏幕,把你的家搞得一团糟,甚至还抢走别人的漫画、游戏、玩偶。他们的叫喊声回荡在每一家饭馆和每一节车厢里。一想到就脑壳疼......
眼下,澳洲疫情还未被完全控制,如果这个时候,再有熊孩子出没,就太让人糟心了。
1
熊孩子玩“屎”,导致澳洲疫情二次反扑
据《每日邮报》报道,8月18日,澳洲卫生部公开了维州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溯源情况,结果显示,全州约90%的病例都与同一户口人家有关。
报道称,这一家四口于5月9日结束海外度假返回澳大利亚后,出现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然后于5月15日入住Rydegs酒店进行隔离,但是在隔离期间他们多次擅自离开房间。5月18日,这一家四口的新冠病毒测试结果出炉,全部为阳性。
隔离期间,这家人的两个熊孩子可能是第一次感受“被封锁”,一股哀伤的情绪止不住地在身体中蔓延开来,为了把无聊苦闷发泄出去,这俩孩子做出了意想不到的举动,在隔离酒店的房间内随意大便,还把粪便涂抹在各个角落......
听着感觉有点令人窒息,这一家四口当然也是没办法继续在里面住了,于是安保带着他们换了房间,同时要求一些护士也陪同。不过,肆意妄为的一家人还是受到了酒店人员的款待,在换房期间,一家人还被允许外出走动,甚至在安保人员的陪伴下在酒店周围散步。
此后的一周时间里,酒店内的两名保安和一名工作人员先后感染。至6月18日,已经有17名与这一家四口有过密切接触的酒店工作人员被感染,此后维多利亚州的每日新增病例以两位数的规模增长。自7月6日起,维多利亚州的每日新增病例改以三位数的规模增长。
溯源情况显示,酒店之外的24个群聚感染组(超3000多人)也疑似与这一家四口有关。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除了Rydegs酒店,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区的另一家酒店也爆发了群聚感染。维多利亚州卫生与部门流行病学家Alpren博士对媒体表示,这两起群聚感染是导致维多利亚州自5月份以来爆发第二波疫情的根本所在。
“维多利亚州第二波疫情中的确诊病例99%的都与这两座隔离酒店息息相关,但这其实和维多利亚大区充满漏洞的隔离酒店安保检疫系统也脱不开关系。”Alpren博士认为,“酒店保全和工作人员的防疫观念完全不及格。”
有报道称,这户人家在隔离期间曾多次要求要到酒店走廊上散步。
当时在同一家酒店接受隔离的民众表示,“工作人员应允了这一家四口的诸多无理要求,而且很多的保洁人员一整天戴着同一副手套上班,无论是泡咖啡喝,还是滑手机玩,甚至随意地躺在走廊上休息。”
澳大利亚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当地时间8月28日,维多利亚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达到19863例。
2
“熊孩子”,你咋不上天?
类似的熊孩子案例,在澳洲,每天都在发生.....
去年9月,澳大利亚六个州先后出现至少13起“草莓藏针”的恶性事件。9月19日当地警方逮捕了一名12岁的小男孩,这个男孩承认自己向草莓里放了针,称这只是一个“恶作剧”。
目前的州立法规定,新南威尔士州任何此类作案者最高将被判10年监禁。但警方官员表示,被捕的涉案男孩将根据“青年警告系统”进行处理。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藏针”事件相当于“恐怖主义”,他要求把这种犯罪行为判处最重15年监禁。
如今疫情还没结束,草莓藏针案又卷土重来了。8月20日,据7News 报道,昆州一家Woolworths超市将草莓下架,因为一名顾客称在草莓里发现了针头。顾客Raymond Kelly表示,8月19日他在Logan的Woolworths meadowbrook门店购买了两盒草莓,准备给女儿当做午餐水果。结果切开以后,发现里面竟然藏着两根针!当日Woolworths将事发门店的草莓下架,并在发给媒体的声明中表示正在协助警方调查中。
今年5月,大约40名青少年相约在Derrimut Road一座停车场聚集群殴。当时维州还在第1阶段的解封,公共场所禁止10人以上聚集。可是这些熊孩子却公然违反禁令,几十号人聚在一起。
据报道,在打斗的过程中,其中一个熊孩子居然还掏出了一把刀,对准另一个17岁的少年,疯狂地捅了一刀又一刀!被捅的少年腹部、胸部、手臂、大腿,都被捅伤了,鲜血流了一地。在被捕的15人中,有14名男孩,1名女孩,分布在St Albans、Hoppers Crossing、Point Cook、Werribee、Tarneit等多个区。这其中,年龄最小的才13岁,最大的也不过22岁。
今年4月,一群年幼的孩子挥舞着斧头在澳洲街头恐吓路人,警方称,这些年轻人向居民投掷石块,并用斧头砸碎了一扇车窗。当时一名目击者称:“其中一人用斧头打破了车窗,并试图用斧头袭击警察。
警察们吓得瑟瑟发抖,这群熊孩子显然是在沿街追赶,非常可怕。”这两名不满10岁的儿童因年龄太小而无法被指控犯罪。
今年2月,墨尔本6个熊孩子半夜偷溜出门,然后一把火把学校烧了。据报道,当时6名年仅13岁的熊孩子,乘着夜色溜出了家门。他们接头后一同来到了当地的一所学校Sandringham Primary School,在40度的天“烤火取暖”,结果把学校点没了。
第二天一早,6个熊孩子到当地警局投案自首,但由于未成年,最后也没有追究法律责任。
去年2月,澳洲某儿童购物中心发生肆意打砸、辱骂攻击顾客事件。事情发生后,警察很快到达了现场,在超市共抓获了三名年龄分别为12岁、13岁和17岁的少年。
警方表示,这些少年用棍子、杆子和附近的手推车砸碎了购物中心的门,造成了2万澳元的损失。但根据澳洲的《青少年犯罪法》,这三名少年都被释放。
3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熊爸妈”
澳洲专家认为,如果你家有"熊孩子",肯定是家长犯的错误。
婚姻治疗专家Hal Runkel在他的新书《Scream Free Parenting》中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们最容易犯的、也是最大的错误是:没有坚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比如,当你看到孩子用玩具打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时,如果你说,“你要是再这样,我就把你的玩具没收!”如果家长只是这样说,但并没有真的采取行动,这样说了等于没说。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刻收走孩子的玩具,让他知道,用玩具打人是不对的,是会受到惩罚的。下一次,他就不会再这样了。
第二,家长在育儿方面容易犯的另一个错误就是: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准备好一切。
Hal Runkel表示:“家长的任务应该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主、自律、能够辨别是非、能够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能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人。这意味着,家长的责任不是为孩子负责。
如果家长为孩子的人生和选择负责,那么孩子渐渐就会失去责任感。比如,早上不要叫孩子起床,让他逐渐建立自己的生物钟,自己叫自己起床。
第三,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那你就不配管孩子。
比如,当看到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吵大闹、或者和其他孩子打架时,有些家长可能会情绪失控,对孩子大发脾气甚至动手,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Hal Runkel指出,面对行为不当的孩子,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控制情绪(比如通过数数的方式)。
只有当你自己冷静的时候,你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够更好地决定如何惩罚或教育孩子。
第四,家长应该把注意力多多的放在自己、而不是孩子身上。
如果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那么你的开心、难过、生气全部被他/她牵绊,让家里最不成熟的那个人来引导整个家庭气氛是不对的。
结语
很多家长也都是用“孩子还小”这四个字就想弥补过孩子的各种错误,有时候就算是毁坏了别人价值不菲或者十分珍惜的物品也都用这四个字进行道歉,这样想想,确实让人不禁的感到火冒三丈。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对应的其实都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欠缺,那么如何才能不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熊孩子”呢?是每个为人父母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来源:
http://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4574688/Are-creating-monster.html?ito=social-facebook
http://www.cbn.com/family/parenting/screamfreeparenting.aspx?mobile=false&u=1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8637605/90-Victorias-coronavirus-cases-traced-just-ONE-hotel.html
https://7news.com.au/lifestyle/health-wellbeing/distressed-children-spreading-human-waste-on-walls-led-to-fateful-walk-through-hotel-hallways-c-1249367
https://7news.com.au/news/qld/strawberries-taken-off-woolworths-shelves-in-queensland-after-discovery-of-needles-c-1253285
推荐阅读
28
08-2020
25
08-2020
24
08-2020
温馨提示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顺手点个“在看”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