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21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前一阶段被30分钟首富拒绝的张磊于近日推出了他的新书《价值》,这本书他准备了几年,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居家办公的因素,可能也无法在今年问世。
而近日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正式展开旗下有史以来最大人民币基金的集资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该基金目标为200亿元人民币(30亿美元)以上,准备一旦中国经济恢复正常时掌握投资契机。一时间市场为之雀跃。
笔者近日一直在读这本新书,刚读完就听到了市场的传言。也很想为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2010年在做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张磊和团队做投资复盘时,首先使用了“做时间的朋友”这一原则,希望以“时间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敌人”作为投资分析的基础性思维和重要的决策标准。
自那以后张磊和高瓴资本就有了这句投资名言 – 做时间的朋友。
高瓴资本创始人 张磊 (图片来自网络)
做时间的朋友其实是有违人的天性的。
学佛者都深知人间六业障,是为贪嗔痴慢疑。许多朋友都和我说,炒股就是为了赚钱,而且是要赚快钱,不要赚慢钱。
赚快钱自然就不能和时间做很好的朋友,很多时候时间与收益往往更是一个矛盾体。希望“一夜暴富”,希望股票打新可以翻番等等。
同时,刚入行的朋友总对金融市场有种莫名的错觉,认为金融行业就是应该日入斗金。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因为工作的关系常与75司的员工接触,她的七大姑八大姨就忙着让她在合作单位中物色个如意郎君,好指导她们日常炒股。殊不知许多一线从业人员的直系亲属往往都不能有股票交易。
之余投资回报,普通的小白也不太了解市场大概的衡量尺度,尤其是在当下日益火爆的股市大背景下。
除去葛老大和叶大佬乘风破浪的期货市场,以及外汇、衍生品等没几个人能明白逻辑的复杂交易品种之外。单就股市、债券、房屋投资等基础投资理财渠道而言,其实正常的年化回报远低于大家普遍的预期。
以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为例(其也是张磊的老东家),该基金在基金主席史文森以及基金高级主任迪安·高桥的带领下,从1986年(高桥进入耶鲁投资办公室)起,此后的32年间,创造了12.8%的年回报率,这也是机构投资史上的最高纪录。
才12.8%?还好意思说是耶鲁的?我随便放个过桥贷就是14%起跳。
其实12.8%的年化回报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已是一个非常高的标杆。且这还得益于耶鲁捐赠基金的非传统型策略,其在诸如股票和债券这些传统资产上的配置比例显著低于平均水平(高瓴资本也亦如此),并大量配置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他的投资理念是,要寻找那些符合宏观经济趋势或同类宏观因素的基金。
我一直对周围的朋友说,类似于高校捐赠基金以及国家投资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策略更应该被个人投资者所模仿和学习。因为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金融投资往往寻求的是长期回报,同时风险敞口要小。这些特征和以上提到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类似。
但是金融圈不是仅仅只有长期投资,也是有快钱,有热钱的。所以作为价值投资的信仰者,需要认真区分“投资”与“投机”。
在张磊看来,品质是投资选择的基石,而品质通过一个问题即可辨明:时间是不是你的朋友?真正高品质的公司,无论在怎样起伏难料的经济周期当中,其地位都固若金汤,可以实现持续性的增长和繁荣。
今年的金融市场尤为明显。因为疫情的关系,金融波动起伏。许多普通个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弥漫的恐慌情绪中陷入疑惑。而许多新手则是看到市场热络纷纷入场逐浪。
成年人的惊喜就是这么地容易满足。股民人均赚2万!一根阳线改三观!
但是张磊则从不相信运气,他说因为无论是概率验算还是神灵保佑,似乎都不管用,他相信的是长期理性,理性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上周大摩再次发出预计,美股将会迎来更大的抛售潮。
但是面对热情高涨的股民,以及不断波动的曲线。没有多少人能够听得下如此的谨言,因为大家都认为击鼓传花,自己总不会是最后一个。
几个月前人们还在戏虐巴菲特,说他老了,跟不上时代了。而上个月他反手重押日本股市,收益已大幅反弹。
他感叹:“人们不愿意慢慢赚钱。”许多人想赚取快钱,希望能够快进快出,但这种打法恰恰忽视了复利的价值。当一家一流的企业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并被投资人选中时,复利就是时间赠予这笔投资最好的礼物。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学CFA,学FRM。其实学的不是怎么炒股,而是学估值(FV、复利等等)。
把时间分配给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复利才会发生作用。
而真正穿越周期的投资机构,往往做到了既看到眼下,时刻做好打算,又目光长远,不为一时一地而自乱阵脚。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即使前期看好BNPL股,但也只是把它当作短期炒作而已,无法长期持有。
股友间流行一句话:“专家不如炒家,炒家不如坐在家。”专家还会看一看市盈率等指标,不会盲目追涨,但一些专门的“炒家”就管不了那么多,他们精于投机冒险,把股价推高后出手。
我认识一位宁波敢死队的大哥,他选股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只看有两个涨停的股。最近问候他境况,他说已经金盆洗手,在家带娃了。
还有一位大哥,平时也不太看盘、不研究股票,也不去“炒”,往往过了一段时间一看股价还挺高,结果就卖在了最高点。
难怪李超人在面对张子强如何赚钱的问题时,不假思索地就说买长江的股票。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公司的老板都是李超人,有许多公司创始人往往选择在股价高位的时候巨量抛售自己的股票。我对这样的公司往往是非常反感的,因为如果连公司主管都对公司没有信心,那么股民怎么还会有了?
因为职业的关系,笔者加了许多股票交流的群。每天都会有许多的朋友咨询该买什么股?
其实这往往需要投资者个人进行研究,而切不能假借他人之手。
投资实践中,更多地研究是为了更少地决策,更久地研究是为了更准地决策。只有研究深、研究透,才能够更加轻松地形成决策。
谁能掌握更全面的信息,谁的研究更透彻,谁就能为风险定价。研究透的目的是检验所有的商业过程是否能够自洽,能否在事实上、实际操作中都成立。
张磊也指出独立研究的最大价值是让投资人敢于面对质疑,坚信自己的判断,敢于投重注、下重仓。当然,理性、客观的分析不等同于完全信任数据,要透过数据理解其背后真实的原因,不仅要看“数”,还要看“路”。
所以张磊回顾其在多年投资实践,逐渐理解,长期主义的胜利,不仅关乎投资的结果。同时,这也是一条越走越不孤独的道路。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张磊建议投资者更应该依然坚守长期主义,就是因为我们既看到了当下,关注企业短期的利润、现金流,努力做足准备以摆脱短期的困境,挺过“眼前的苟且”,又相信未来,对于创造价值的事情从不怀疑,坚持追求长期结构性投资机会,找到价值的“诗和远方”。
免责申明: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价格,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19
09-2020
17
09-2020
17
09-2020
推广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顺手点个“在看”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