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快点怀上二胎?怎样提高命中率?

2016年03月04日 墨尔本中医妇科




全面二孩政策终于实行,隔壁老王想二胎想了很多年,终于国家给机会了。


只是努力了小半年,他家媳妇肚子仍然没有动静。今又偶遇老王听他感慨:「以前想生二胎的时候不敢生,现在敢生却生不出!」


要是谁敢说他「不行」,老王肯定气冲冲的说 「谁说的?上次我们去医院检查了的,医生说都没有问题,而且还查了 2 遍、2 遍,知道吗?没问题!」


像老王一样只见耕耘不见收获的应该不在少数。话说以前是计划生育,可相比二胎,怎么都觉得老大是无心插柳,老二才是真正的「计划生育」,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少。


怎么做,才能提高命中的成功率呢?在年龄越来越大之前,就能怀上二胎呢?


现在就好好跟大家说说,如何干好这个技术活。


精卵如何相遇

人最易受精的时间是排卵的时候,一般是在月经前的 14 天,即便月经周期不规律,也是这样。


这从月经的形成上就能看出来:


月经是子宫内膜脱落形成的出血,它是子宫对受精失败的情绪体现。


子宫在月初得到卵泡(卵细胞)发育的消息后便开始为它的到来做准备,将原来贫瘠的土壤进行着改造。


当经前 14 天得知卵细胞已经从卵泡里脱颖而出的时候,更是不舍昼夜的抓紧施工,将子宫培育成了一片沃土。


然而在焦急等待 14 天,辛苦的付出真没有「卵」用的时候,子宫一气之下浑身痉挛将铺就的红地毯连根拔起,这便有了经血。


由此可以看出,在月经前 14 天,正是女性排卵的日子,也更易于受孕。


受精地点在哪里?是输卵管。完成受精之后,受精卵再从输卵管游到子宫。万一游错地方安家了,那就是宫外孕。


怎么提高造人成功率

放松很重要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们都明白,造人也不例外。当我们被医生告知身体无恙的时候,就应该放松心情,别疑神疑鬼瞎紧张。


紧张可能会让内分泌紊乱、让输卵管蠕动异常,让卵子遇不到那个精子。


一定要创造条件让性生活变成一种身心愉悦的运动,比如有条件的可以出去旅游一下重温蜜月,没有条件的至少也要有信心,相信医生不会欺骗你,相信老天不会辜负你。


时间很重要

不以娱乐而以怀孕为目的的房事最好选择在排卵前 2 天左右。


可能约会男性等待女性就是从细胞时期开始的,要想受精,精子必须在输卵管等待卵子,至少也得同时到达,绝对不允许迟到。否则,道歉也没用。因为精子寿命 3~5 天等得起,卵细胞仅有 24 小时,伤不起。


求姿势不如求知识

如你所见,子宫在人体内是倒置的。那么射精后人体倒立过来精子会不会更容易进入子宫内呢?你是这样想的么?答案一定让你失望了——不可能。精子进入子宫的过程和机制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正如我们喝水,试想倒立喝水水会不会不进入胃而进入脑子里呢?尝试一下便会有答案:那就是倒着喝水之前已经脑袋进水了。


「精力」也重要

这里的精力是指精子的活力,可不是以「尿的高,射得远」论英雄,那只是前列腺好坏的标志之一。


造人的精子质量要求与去做精液检查时的相似,最好能保证在排卵前一周左右同房一次。否则时间太长老弱病残居多,时间太短精子数量又太少,这都不利于集团化作战。


基础体温很有用

前面说月经前 14 天是排卵日,可是月经还没来,哪里知道哪天是前 14 天啊。月经规律还好,用日历就能算个大概,月经不规律怎么办?


这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测基础体温啦。但当你某天早上发现体温升高的时候,说明卵已排,如果有可能还是及时行乐吧,最好别等到晚上再工作,否则命中率又该降低了。


除了基础体温,排卵试纸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监测方式。


安全期,也可能受孕

很多人觉得月经前 7 后 8 是安全期,实际上并不这样。


月经前 7 天应该是安全的,甚至月经前 11、12 天也是安全的。可是在月经来之前,我们怎么知道哪天是月经前 7 天或者前 10 天呢?这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


月经后 8 天就不靠谱了,不同的人,月经后一直到排卵,时间差异很大,比如你如果周期是 22 天,那么在第 8 天就开始排卵;周期是 24 天则是第 10 天开始排卵,但如果在第 6 天同房也是可能受孕的,因为精子存活时间较长。


在同一个人,有时候生病啊、情绪啊,月经周期长短也会变化,排卵日在每个月也有差异,所以,用安全期避孕,着实不安全。


但对于想受孕的人,不要只把「弹药」都留在排卵期,所谓的安全期,也有可能受孕哦。


有事没事多练练

最新研究表明,即使不在易孕期,规律的性生活也能增加女性受孕几率。如果房事多,体力受不了,才有必要都把优势兵力集中到排卵前后。如果体力好,没必要平时紧紧捂着,到了排卵期才同房,把美好的房事当成任务,也不利于受孕。


总之信念也很重要,相信坚持锻炼、积极备战,希望大家能好孕连连。


责任编辑:张菁媛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点击「阅读原文」,看看二胎该如何计划。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