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莱德出发-乌鲁鲁自驾超详细攻略(多图)

2016年04月21日 迈澳旅游网





澳大利亚中部地区(outback),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荒凉的地方之一,但绝对也是最有魅力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头,Ayers Rock,有壮丽的King"s Canyon,有火星一般的Breakways,当然,这里还有数不清的袋鼠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动物。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的感悟生命的渺小,感受大自然的苍茫,感受荒漠的壮阔.... 


不过很遗憾的是,似乎中国人的足迹还很少到过这片神秘的土地,说起澳大利亚,人们更多提到的,还是墨尔本的大洋路,悉尼的歌剧院以及昆士兰的大堡礁。殊不知,澳大利亚最具魅力的地方,在在下看来,莫过于位于南 澳洲 (SA)和北领地(NT)之间的这片广袤。 


此片游记有很大的回忆性质,某些数据功略也许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但也希望对后来人有点帮助。还是那句话:希望我们的驴子们能尽可能多的把中国人的身影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前言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次旅行,对不起,恕我语言能力的有限,找不到这样的词语。但我却可以用一连串词语来勾勒这趟旅程,壮丽,激情,惊艳,遗憾,危险,迷离和郁闷。如果说这些词语的组合都称不上令人回味的话,那么世界上估计也就没什么值得人玩味的旅游路线了。 


Day One : Adelaide-----Coober Pedy 

关键词:启程,初识荒漠 

路线 
 在一个略带几分寒意的初秋的早晨,收拾好租来的帐篷----这是我们全程睡的家伙,收拾好一堆吃喝用度,我们的“8000里路云和月之旅”就这么开始了。今天的目的地是距离阿德莱德844公里的小镇Coober Pedy。 


澳大利亚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诠释“地广人稀”这个单词的地方,车行不过1,2个小时,便算是到了无人区,手机完全失去了信号。得,就算在此离开文明世界,开始在的茫茫的荒野中行进了。在这里要想看见一个人完全成了奢望,这里是动物的世界,你可以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诸如袋鼠,澳洲野狗(dingo),各式各样的蜥蜴,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鸟。除了一条公路,四下里完全是戈壁和灌木,杂草丛生,红沙散漫,无边无际。看着前方的路,或蜿蜒,或笔直,但就是看不到尽头,于是,人的心绪也就和这大漠一样,无限的延伸,尽情的舒展,仿佛旅途变成了朝圣,我们是去朝拜天边那一个红色的石头,也是追逐一个红色的梦。 


澳洲的动物奇怪得令人无法想象,这是某一期LP关于北领地和澳洲中部地区的书的封面,不是那个著名的石头,而是这种被我称为机器蜥蜴的怪物 

启程,我们租的房车,之所以贴这张照片,是想让大家看看我们归来时坐的是什么车,鲜明的对比 
 
一路向北,难得看到一辆对面开来的车,两边就是无尽的荒原。 
 
漫漫的长路有些令人困倦,虽说这天的路程要穿越南澳洲所有的“大城市”,诸如3万人的第二大城市,Port Augusta,但总的来说,第一天完全是在赶路,缺乏精彩的令人眼前一亮的景点,只有时不时道路两旁跳出来的大袋鼠让人兴奋一下-----殊不知,就在几天后,这种澳洲独有的动物就会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当太阳从朝阳变成正午烈日,再变成夕阳,最后完全落山的时候,我们第一天的目的地,Coober Pedy也就到了。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地方,只是我们到达的时间不对,只能把游览计划留待第二天了。DIY,自己动手搭好帐篷,再把各种菜蔬杂糅在一起。便算是晚饭。一切安顿下来,已是午夜时分,于是,铺好垫子,钻进睡袋,在漫天的星光下,怀着对第二天的美好憧憬,沉沉的睡着了。 


Day Two:Coober Pedy---Ayers Rock   

关键词:地下教堂; Breakways; Curtain Dome 
早早的把闹钟上好,定在了6点45起床。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多余的,6点不到便自然醒来,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今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的第一天。由于昨晚到得很晚,对这个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出产猫眼石的澳洲中部小镇完全没什么概念。以至于今天起身一看,完全被吓坏了,这里已经完全被采矿业搞得不像样子。大大小小采矿洞,坑坑洼洼的地面,整个城市就像是个巨大的施工工地,漫布着白尘,灰蒙蒙的,再加上南来北往的大型运货车的阵阵轰鸣,很难让人对这里留下什么好印象。以致于我居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或者准确的说是,这个城市地面上的照片,遗憾啊.(不过更加遗憾的是,因为事先功课没做好,没有预订当地赫赫有名的地下hostel,权当是给后来人提个醒吧,来了coober pedy,千万别错过那些地下的东西.) 


不过你要是因为地面上的一片狼籍之象就说Coober Pedy缺乏魅力,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正如我所言,而这个小镇的魅力来自于地下。由于陆上已破环得不像样子,于是,人们便转入地下,修建了各式各样的地下旅馆,地下酒吧,甚至还有地下教堂。我们去参观的,是一个塞尔维亚东正教的地下教堂。教堂位于小镇南部的一处丘陵之间,外部依旧是那样的尘土飞扬,依旧是那样的荒漠千里,看不到一点绿色。可教堂设计得却很别致。顺着山势,在石壁上凿出一个东正教传统的拱窗,简陋而不失特色。顺着旁边一道小门进去。一条深邃而略带几分神秘感的石道把我们引向教堂的腹地。正堂也不大,不过绝对是应有尽有,庄严的讲坛,肃穆的塑像,徐徐飘动的圣旗,都在告诫人们,这里虽是地下,但也是主的世界。抚摸凹凸不平的石头墙壁,似乎是在抚摸一段历史。我很佩服当年的那些坚韧不拔的传教士们,带着信仰---仅仅带着信仰----就可以穿越茫茫而杳无人迹的地段,来到这不毛之地散播福音。也许就在我们刚刚开过的那段道路上,就有不计其数的先驱的遗骨,尽管在地下敬拜上帝显得似乎有点不可理解,甚至是略带几分滑稽,但在信仰面前,这都不是什么困难。行者无疆,其实是信念无疆。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思考,什么人才能走得最远?诗人,商人,军人,还是僧人?我觉得最好的答案还是僧人.因为只有怀着最执着的信念,才能走到最远的天堂,看到最美丽的风景.这个道理对于像我这样立志当行者的人而言,同样并且更加适用. 


拱窗,很东正教风格;而两旁的环境,则是典型的澳洲中部味道 
 不知道是烧圣烟的烟囱还是什么,但总之,天很蓝(貌似两者没什么联啊..........,囧RZ........)  大厅的圣旗。墙壁可以看出历史的久远以及建筑时的艰辛。 
 
深邃而略带几分神秘感的地下教堂 
 
我在阿德莱德这个教会之城看过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教堂,我以后也一定会去看巍峨的科隆大教堂,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耶路撒冷的圣殿教堂,梵蒂冈的圣保罗,伦敦的westminster等等,但无论怎样,我也不会忘记澳洲中部小镇这个相比之下无比粗糙,无比简陋的地下塞尔维亚东正教教堂,有时候打动人心的,往往不在于华丽的外表,这句话对于人和景物都同样实用. 

OK,煽情完毕,游记继续.看完了人文,就该看自然风景了。当然,你不可能指望在澳州中部看到新西兰的山清水秀,抑或是塔斯马尼亚的田园牧歌,这里有的只是无尽的荒凉。离了教堂,继续一路向北,在离开Coober Pedy大约18公里的一处荒凉得不能再荒凉的大漠深处,有一个叫做Breakways的去处。说是一处景致,倒不如说是为了看它的人而特意准备的一处奇观。正路旁只有一个毫不起眼的指示牌,渺小到我们这种一心找寻它的人,都一不小心错过了。离了大路,开进小道,终于感受了一下传说中的四驱路是怎么一回事,一路坑坑洼洼,一路黄沙飞扬,甚至车里都到处弥漫着。颠簸了大约有20分钟,Thank God,终于到了。等到了才发觉,其实这里和火星没什么区别,或者说也许我们真的就是到了火星了。在这荒原之中,由于地质作用,一块巨大的彩色花岗岩平地而起,这就是传说中的Breakways,很是突兀的矗立其间。难以想象造物主的用意,但却可以真切的体会到造物主的伟大。在这里可以尽情的体会极目远眺的感觉,只有当人的眼界被无限放大之后,人的心境也才会被无限放大。多说无意,看图,大家自己尽情想象。 


(tips:如果有驴友以后想去看breakways,那么出了coober pedy一定要把眼睛死死的盯住前方的指示牌,太不起眼了,太容易错过了,而且到breakways的路是四驱路,约10km,黄沙,颠簸,完全是在考验驴友的毅力,但说实话,看到breakways的震撼绝对不亚于Ayers Rock) 传说中的breakways,很火星,很像外星文明留给地球的一个巨大惊叹号 

 我在远眺(中间的小黑点),左边是breakways的所在 

不得不佩服造物主的伟大,竟能在这茫茫苍原之中,蓦地里树立起一块天外飞仙似的杰作。 
 
看完Breakways,心中很自然的想到了一部电影,生化危机。不过据可靠的小道消息说,在澳洲中部地区的深处,还真有一处美军的军事基地。说不定生化危机的故事还真是以此为蓝本做的呢。 


离了这雄奇的breakways,一路向北飞驰,除了路边不时闪过几只飞鹰,跳过几只袋鼠,剩下的,就只是大自然的苍茫和雄浑,当然还有寂寞。下午时分,当我们顺利的穿过北领地和南澳的边界时,心中不由得微微一喜:离目的地又近了三分。于是,亢奋迅速取代了之前的疲倦,一心等待着大石头的到来。可能是兴奋过度吧,在黄昏时,当前方出现一个类似的大岩石时,大家都兴奋得手舞足蹈,不停的张望,欢呼和照相。这是一个巨大的石头,在夕阳中显现各色光芒,远观更像是一个大蛋挞。可当我们宣泄完毕之后,才沮丧的得知,这不是Ayers Rock,而是叫做Curtin Dome(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山寨版的Ayers Rock),距离我们的目的地还有200公里。汗一个,然后大家顿时集体失语,一路无话,但却难以掩饰兴奋的内心。入夜,车行终于到达期盼许久的目的地。我们开进Uluru Resort,选好营地,搭好帐篷,做好晚饭,又像昨天一样,在憧憬和星光的伴随下,迅速入眠了。顺便说一句,澳洲中部的星空真是叫做星空万里啊,我们躺在帐篷里,把顶上的帘子去了,放眼一望,密密麻麻的星星熠熠生辉.可惜我的相机实在没法拍摄下来这一美景,只有留给各位看客自己想象,留给后来人去欣赏了. 


这就是让我们白兴奋了半天的Curtain Dome,山寨版的Ayers Rock,不过平心而论,其实还是很壮观的 
Day Three(上):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 

关键词:大石头日出 Olgas峡谷 风之峡谷 
今天是整个旅途的重中之重,任务只有一个,在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里 来回的转,把大石头连带周边几个附带的景区走个遍.(注:Uluru是Ayers rock的土著名字) 


因为要看大石头的日出,于是早早的就起床(约莫5点左右),然后立刻向石头进发。我们所住的Uluru Resort距离National Park不远.一路上看见不少游客结伴向石头进发,看来这家伙的魅力还真是大,把全世界那么多眼睛吸引到这个不毛之地来.门票16澳刀.(算是我走过的澳洲为数不多的要收门票的国家公园吧,不过绝对是物超所值,而且这是4天的票) 


到达的时间刚好,太阳正在酝酿着喷薄而出,我们选择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位置,静静的等待日出的壮丽.大石头的颜色随着太阳的不断高升,由最初褐色变成蛋黄,变成明黄,最后成为通红色。这一切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约1到1分半.这是一个很考验摄影瞬间捕捉能力的东西. 


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在不经意之间,显露无遗。据说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还可以看到紫色的石头,可惜我们福浅德薄,无缘这一秀色。大石头怎么看都怎么是一个奇迹,辽阔无际的荒漠中,一尊山一样的大石头无缘无故的出现。我见过太多太多的怪石,黄山的飞来石,江南的太湖奇石,甘肃柄灵寺的五彩黄河石,但和这Uluru相比,则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巨大,凹凸有致,层层叠叠,这些都是它的伟大之处,但我更喜欢它那红色的身躯,因为它由是具有了红色的激情和石头的冰冷,矛盾的完美组合! 


日出之前的天,色彩很诡异 
 
色变的全过程 最开始是褐色的 
 
然后开始有点蛋黄的味道了 

然后黄色逐渐退去,红色逐渐显现. 天还是没彻底亮起来. 

直到最后,成了一个红色的蛋挞 

这一切色变其实都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大自然的诡异与飘逸啊. 


原本计划上午爬大石头,可惜到达脚下的时候,却遇到了工作人员的阻拦,理由是风太大了,危险系数高.没办法,溜达了几圈,风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于是,调转方向,去到另一处,Olgas峡谷. 


Olgas峡谷远望像是几个倒插在泥土里的巨型萝卜或是山药蛋子,但走近了细细体会一番,才感受到它的绝美之处。两边巨型的红色山壁或者说石壁相夹,分割了大漠和峡谷,让外界的酷热顿时消散无踪,却又把人引向了它的彀中。顺着峡中石子路逆风向上,随便走一步都是绝美,随便摆一个pose都是经典。或贴着石壁,或沿着溪流,根本无须刻意找寻美丽,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壮丽的怀抱之中。我坐在一个风萧萧的石头上,回想4年前和朋友们在兰州黄河故道的情景,似曾相识,但却物是人非,旅行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找到完美,生活,似乎也是。站在峡谷深处回望大漠,你很难说它美,但你必须承认它是如此的令人难以忘怀(多说无益,大家看看照片便一目了然)。 


远望Olgas,几个巨大的土豆倒插在地上 
 向土豆深处迈进,大家可以看到,人迹罕至啊 
 Olgas峡谷中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天然红色石壁 
 风之谷距离Olgas不远,风格也和Olgas大同小异,也是一处有几块随意耸立的大岩石相夹分裂而成的峡谷,它的得名一目了然。风顺着石间小路呼啸而过,不那么猛烈,但却又总是吹断思绪。我们就只是茫然的沿着不是路山脊前行,一路向谷底进发。风之谷很小,很快便是谷底。谷底散漫着杂草和耐旱的树,显得很萧瑟,有几个惬意的老外在休息,晒太阳,聊天。回头向上,怎么看都怎么像西游记中的火焰山造型,搞笑。由于要节约时间去攀登Ayers Rock,于是我们没在这里停留过长,很快便随风而去(呵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随风而去)。 

风之峡谷,沿着山势一路向下 

 风之峡谷 
Day Three(下):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 

关键词:登上大石头 麻将 
如果说上午的Olgas峡谷和风之峡谷是一个热身的话,那么这一天的高潮就在于攀登Ayers Rock. 
石头脚下有这样那样的危险标示以及各种各样的土著人诸如咒语之类的警告(据说这块大石头是当地土著人的圣物),但每年还是有数以万计的游人前来征服它,而我估算了一下,死亡率仅仅为万分之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抬望眼,人的渺小和自然的宏伟 

我们到达石头脚下的指定攀爬地点是下午1点左右,在得到准许攀登的通知后,稍事休息.待准备好了饮用水和相机,便开始了征服的旅程。尽管有些地段显得很陡峭,但总的来说,爬上这样一个大石头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并且经常爬山的人来说,其难度其实并不大。顺着铁链直刷刷的向上,看着地面越来越远,仿佛自己慢慢的在往天堂进发,毕竟,这个石头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显得很神圣的,其中就包括日本人。 


倭寇似乎对这块石头有着某种与生俱来的图腾般的崇拜,在攀登的途中我们遇到了有很多倭寇,其中不少还是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有一个老妇人最为搞笑,她看见我这样一个黄种人也在卖力的攀爬,便很自然的把我也当作倭寇了,还一个劲的热情的跟我打招呼.纠缠之下,我很无奈的回了一句估计会令这位老妪郁闷半晌的话:"わるい,私は中国人です(对不起,我是中国人)." 


似乎大和民族对于这个“世界聚能中心”(他们自己所说)有一种迷一般的崇拜。日本电视剧《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就是以这个地方为背景拍摄的,还有其他数不清的电影,小说以及动漫,都可以找到这个石头的影子。 


随后的攀爬过程乏善可陈,于是亦不再云.终于登上顶端,用一句很俗套的话来说就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实周边并没有任何可以比较的山峦之类的参照物.俯瞰整个澳洲中部平原,红色的沙,黄绿色的灌木,翠蓝的天,白色的云,紫色的霞,颇有一些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元素。石顶很平,一览无遗的平,人在这里,似乎可以最深切的感悟自然,感悟上苍,感悟生命。 


据说当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时候,原本计划说的并不是什么"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而是"我走的每一步,都是美利坚合众国国土的延伸".那么,这句话能不能套用在石头顶上呢?(呵呵,纯属yy) 
 站在是头顶,一览众山小(其实什么都没有,除了一望无际的荒漠) 
 旅途的一大不确定特色就是随时都可以遇到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人,这不,我在山顶就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利时人,他居然来自于拿破仑的成名之地,waterloo。他的英语不是很好,但极为热情且健谈,于是我们从比利时的巧克力和啤酒,聊到悉尼的酒吧,再到他即将去的上海(在此第N次弱弱的感叹,护照优势啊,护照优势啊,我们国家的护照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优势啊),当然,还有那位非凡的英雄拿破仑。我和很多人聊过他,但像这样双手抱头,躺在这神圣的石头顶上,仰望着碧空,或是俯瞰着大漠,和一位来自滑铁卢的人聊他,绝对是难以忘怀的经历吧。 


下去很容易,大家不知道是兴之所至,还是一遇鼓胆壮威,一路向下,竟齐声声唱着国歌,国际歌。最后实在没得唱的了,不只是谁起了个头,竟唱起了利物浦的队歌,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刚好,一个身穿利物浦队服的爱尔兰人从我身边经过时还说了一句:“hi man,真没想到在这里还有知音。”"what the f**k",我心里骂了一句,唱歌而已,谁说我喜欢利物浦了,最讨厌的球队就是它. 

在石头下休息的时候有一件事不得不说。几天来,随身携带的麻将一直没派上用场,如今终于可以在这里试上一试了。我打过无数的麻将,在无数地方打过麻将,但在这么有感觉的地方弘扬国粹,空前绝后的感受和经历吧。听着搓麻将的铿锵之声,老外们纷纷把头扭过来,看稀奇还是看古怪?呵呵,管他那么多,自己惬意就行了。试问一下,这世界上有多少中国人能在神石Uluru下面搓上两局,胡上几把? 


右方那个双手抓牌的便是在下,看这个架势,估计刚刚来了一个暗杠,正在手舞足蹈中 
 
麻将瘾也过了,下一步就是看Uluru的日落,夕阳西下,看着红色逐渐蜕变成青色,直至完全黑暗,心也就慢慢的沉了下去,不知下次再见,是什么时候了。 
临别之际,多放几张uluru的照片 


Day Four: Uluru---King"s Canyon---Alice springs 

关键词 国王峡谷 
早上给同学朋友们寄完明信片(手痛啊,写了整整35张),便开始向另一处重要的目的地,King"s Canyon进发。 


如果说每次出行都会让人留下遗憾的话,那么这趟澳洲中部自驾游最大的遗憾就在于此了.由于我们的time management出了一些问题,也是由于事先的功课没做好,导致在国王峡谷的时间不是很长,前后加起来差不多只有5个小时.并不足以让我们体会它的雄浑和俊秀.这无疑是我们这次旅途最大最大的遗憾. 


刚到国王峡谷,就遇到一只澳洲野狗(dingo),据说这是很凶残的动物,可眼下的这只完全饿得只剩皮包骨了,而且甚至有些怕人,尽管目露凶光.我还是喂了它不少巧克力和苹果. 
 换个角度拍几张,来澳洲这么久,发现这里的动物从来不怕人,不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 



按照西方世界主流媒体的说法,这个国王峡谷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一处胜景,但他们显然忽略了在遥远的东方,在我们中国还有一处更加伟大和波澜壮阔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但不论如何,国王峡谷是澳洲中部绝对不能错过的景致之一。(bbc所推出的世界上50个必去的地方( http://www.listsofbests.com/list/12799 ),大洋洲就三个,分别是澳洲中部,新西兰南岛和法属波例尼西亚.) 
先来张远景 

这是走进峡谷往回看的情形,外面就是著名的辛普森荒原(the Simpson Sand),很多澳洲的牛仔电影据说都是在这里取景的 

慢慢踏上路,走进国王峡谷,听到国王峡谷这个名字似乎有点气势磅礴,波澜壮阔之感,但其实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大气磅礴和逼人气势,倒是有几分别样的委婉和精致。顺着蜿蜒的石间小路缓缓向上而行,你分明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到处都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层峦叠嶂的石屏,石涧,可惜我又不太懂地质学,只能权当欣赏奇景了。 
国王峡谷 

 这是国王峡谷里面一处诡异的石林,像是千千万万个蒙古包 
走到峡谷最顶端,看万丈深渊,人却一下子没了恐高症。似乎壮丽的景色可以很有效的帮人缓解紧张带来的恐惧,因为在这里完全没必要紧张.说句更可怕的话,我甚至当时有一种想飞身一跃,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冲动.人只需极目,深呼吸,或是尽情高呼,就可以彻底融入这大自然的神奇之中. 
有道是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说的就是这个状态吧 
 路遇一只蜥蜴,澳洲的动物稀奇古怪的,后面还会有更令人难以想象的动物 

国王峡谷像是一个天然的古迹模仿厂,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叫:山寨.有几处平躺着散漫的石滩很像是玛雅文明的遗迹的感觉,或者是战火中的阿兹泰克神庙,你不能说是谁在模仿谁,而仅仅是巧合罢了。有一片巨大的山壁,仿佛是被一只大刀直接剁成两半,平滑得让人看不到一点缝隙。沿着起起伏伏的曲线,抚摸着山石,呼吸着山风,那一个叫真切啊。 


走进石林,单个的看,有点像玛雅的金字塔,或者是西夏王陵.但不管怎样,都是山寨货. 
 一处平坦之处,像是个被遗弃的祭坛 

 在顶端,万丈深渊就在身边 
 说实话,我们看到的国王峡谷,仅仅是皮毛而已,真正的精华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法深究下去,不能不说是此行最大的遗憾.真想什么时候再回国王峡谷看看,而且希望这个"时候"来得越早越好.


离了国王峡谷,一路直奔Alice Springs,一路众人皆无话,不知是出于疲劳,遗憾,还是在回味。说件搞笑的事,当车行进入Alice Springs的时候,当在荒野中穿行了几天的我们第一次因遇到红绿灯而停车的时候,一时半会众人还没回过神来,突然不知道是谁感叹了一句:“终于回到文明社会了!”哈哈,似乎真是这样的. 


Day Five:Alice Springs---Marla 

关键词 空中学校 梦魇袋鼠 
Alice Springs这个小镇的名字很浪漫,有中文名甚至翻译成艾利斯泉,咋一看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就是青山绿水,鸟鸣嘤嘤.可等我们白天起身一看,却发现这里顶多也就是一个“有红绿灯的野外”,整个城市(如果还能叫做城市的话)显得很破旧,灰扑扑的,缺乏靓丽的元素,再加上我们已在野外穿行了到处都是土著人,令人难免油生几分厌恶感。按照功略,我们去了一个距离市区大约10公里的野生动物公园,叫做alice springs desert park.但说实话,这应该是我在澳大利亚见过的最令人失望的公园,除了那匪夷所思的蜥蜴,整个公园缺乏令人回味的元素(本人严重不推荐给后来人). 


遇到一只野生的鹰,颇有感觉的一副画面 

大家应该没见过这样的蜥蜴吧,我称之为机器人蜥蜴 

 和普通蜥蜴比较 
 幸福生活即将开始 
 回路转,毕竟平凡中还是有奇绝,每次出行旅游,无外乎看两种东西,风景,人文.这趟中部自驾到目前为止,自然的壮观已经让我们嗔目结舌了,于是,剩下的,也该看看所谓的人文了. 


空中学校(School of the Air)就很令人玩味。由于澳洲中部严重的地广人稀,整个北领地(NT)的面积是英法两国的总和,而人口只有30万不到,而且交通极为不便,于是,这个“伟大的发明”便为那些身处边远地区的矿工和牧民的孩子诞生了。再穷不能穷教育,何况澳洲这样一个富足的国家,对待全民教育,更是无比的重视. 


这个学校在Alice Springs设有总部,过去老师们全靠无线电波给散漫在各处的孩子们上课,当然现在已完全被互联网代替,那些硕大而笨重的无线电机箱变成了历史和见证。 
我在那里欣赏了一节2年级的数学课,一个老师坐在中心的教室了,用互联网向每一个孩子授课,大家彼此无法见面,却又好似在一个班里集体学习,老师和学生之间,甚至学生和学生之间,还能像正常的学校里面那样交流,争吵,聊悄悄话,很有意思。学生和老师只能在每年的开学和毕业的时候才能相见,但这并不妨碍学校对学生打考勤,并记录在案等等.义务教育这个单词翻译成英文叫做compulsory education,但其实compulsory也有强制的意思,所以说,虽说澳大利亚是个民主国家,可在推行教育的时候却不那么"民主",呵呵. 个人认为,这个法子很适合在我们国家的西部地区推广开来. 


和澳洲所有的学校设置一样,这里也有自己的放映厅和荣誉室,走进去参观,除了孩子们自己做的各种小玩意意外,还有很多大人物来这里参观的照片资料(主要都是大英帝国的头头们),诸如伊丽莎白女王,戴安娜王妃,撒切尔夫人等等。再穷不能穷教育,看来大英帝国的首脑们还是很知道这些的。最搞笑的是,当我们欣赏一段介绍空中学校的影像资料时,学校负责人告诉我们,我们准备了中文字幕,而你们,是第一批使用的人。看来我们还是很荣幸的。 


简陋的大门,但这个学校绝对是个伟大的发明 

过去的教学仪器,现在已经在学校的历史博物馆了,旁边的报纸是当年泰晤士报报道这个学校的新闻 
 戴妃和查尔斯王子来参观,给学生演讲. 感觉当年的戴妃还像个情窦初开的小女生,而王子则笑得有点淫 荡,呵呵 
 某一个年级的学生,中间白色图片处是Alice Springs,可以看到这个学校甚至覆盖到了西澳州和南澳州 
 
撒切尔夫人来学校视察,右边那张没显示完的照片是伊丽莎白女王来参观时候的盛况 

学校的放映厅,墙上挂的都是孩子们的作品,我们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让这个学校使用了他们的中文解说字幕 


袋鼠车祸 

上回书说到我们一行人在基本结束了alice Springs的活动之后,中午在一个很诡异的中餐馆吃了饭, 老板是一个香港人,在一次偶然的旅游之后,深深的爱上了这里,于是决定留下来不走了.我还是很佩服这样的人的,四海为家,天高地阔!!酒足饭饱,在woolworth采购了足够的回程的食物和水,就踏上了南下回家的道路,按照原计划,还打算顺道去去沿途的几个小镇看看,可是......... 


当时我还在想,这趟旅行是不是太顺了一点,那些传说中的爆胎,车失灵等等我们都没遇到啊。真是离地三尺有神灵啊,很快我的担忧就应验了,当夜,当车行驶过南澳边界大约170公里的时候,一只巨大的袋鼠不知何故,突然从路边杀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奋不顾身的冲向我们的车,巨大的轰鸣声之后,引擎亮起了红灯,汽车没法启动了. 


在此我要向大家简单的描述一下澳大利亚中部的袋鼠,大家不要以为袋鼠都是那种矮矮的,傻乎乎的.在Outback地区,很多袋鼠都是那种身高八尺的红袋鼠,他们会在晚上出来觅食,看见有光亮就很兴奋,有种飞蛾扑火的冲动,再加上北领地没有车速限制,因此,说袋鼠是澳洲公路第一杀手丝毫不为过.所以在此先给今后要来澳洲中部自驾的朋友提个醒,遇到袋鼠,第一反应一定是减速!!! 


我们被迫停车,天哪,这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鬼地方,手机没有信号,除了荒野的动物,什么都没有。后来才知道, 这里甚至是google earth都没法感知的地方 ,那一瞬间,我突然有种到了火星或者月球的感觉.用卫星电话给租车公司打了电话,得到的答复竟然是没法确定我们的位置,让我们先在荒野中等待,我当时有种绝望的感觉。天很黑,黑得来连过去几日陪伴我们的灿烂星光都不知躲哪去了;心更黑,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满是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的危险动物,诸如澳洲野狗,野狼,各式各样的毒蜘蛛,毒蛇,还有那两米高的袋鼠等等。很多事情往往事后想起更可怕,如果真让我们在那个地方等待两天的救援队,我们估计早已经死于非命了,不是因为食物和水不足,就是因为被野生动物袭击. 


还好,一位好心的过路人帮我们稍微打理了一下汽车,算是能启动了,但代价是刹车失灵,这样在车速130以上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几乎就等于找死。于是,当好歹到达一个大一点的小镇Marla时,车已经完全不能开了,于是,就地休息,等待救援队. 


行使过边境线,回到南澳,哪曾想这竟是最后的阳光 

车祸之后的车,那条袋鼠的臀部和尾巴轮廓清晰可见,可袋鼠却被撞飞了,不知死在何处 
Day Six&Seven:Marla---Adelaide 结局---荒原里的流水帐 

关键词 无尽的等待 麻将 世外高人ken 发飙 回家 
上回书说到,我们一行人由于路遇澳洲特有的红大袋鼠”奋不顾身”,”飞蛾扑火”,”义无反顾”的冲向我们的车,导致”车毁鼠逝人未亡”.幸得半路经过的好心人发扬了一下伟大而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然我们的车顺利的开到了距离出事地点最近的一个休息区,安营扎寨. 


我们这个休息区的名字叫做marla,之所以称其为休息区,而不是叫做小镇,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小了.一个加油站,旁边有一个小杂货店,一个叫做Ken的老头守在那里,在加油站后面是一片宿营地,我们的帐篷就搭在这里.除此之外,四下里就全是荒漠.( 我这辈子去月球的几率不大,但如果说去和月球景观相似的地方的话,那么我已经实现了 ). 


出事的当天晚上我就用卫星电话给我们的租车公司打了电话,详细描述我们的名字,车的号码和地理位置等等,由于Marla太小,租车公司的员工竟然花了10分钟才找到.害得我心疼我们的卫星电话啊,白白浪费了10分钟的电啊,要没电了我们就真的只有在荒漠里等待上帝的救援了.当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由于心里装着事,怎么也睡不着,于是起来又去打电话,权当是练习口语.可这次却着实把我吓了一跳.由于昨晚那个值班的人没有把我们的信息告诉后来接班的同志,导致新来的那人完全不知道我们的任何消息.这下好了,我们谁也不知道这救援车到底派出来了没有.于是,又把昨晚的事做了一遍,得到肯定的答复才挂掉电话.忘了自己到底有没有说f**k. 


那就只能等了,还好还有国粹,随时带在身边,于是,招呼上几个人,大家遍席地而坐,继续我们在石头脚下未竟的事业.(由于着实不雅,这里就不贴照片了).这一打,从太阳初生,到完全落山才罢手.想一想,太阳竟在我们头上画了一道优美的180度弧线. 


吃罢晚饭----这里顺便说一句,我们自带的食物已经彻底吃完了,如果明天救援还不到,就只有吃零食为生了----还不见任何救援车辆的消息,大家都有点沉不住气了.没办法,只有再去练口语了.不过这次我是彻底的火了,因为又换了一个人接电话,又说没有任何我们的消息.我靠,我们就那么好忽悠吗,我这次连骂带描述的把我们的情况又说了一遍,然后很愤然的给对方算是一个警告吧,继而挂了电话.这次我清楚的记得我用了3个f**k,挂电话之前还顺带了了一句motherf**ker,也不知道对方听见没有.挂了电话,心中实在郁闷,便拎了两瓶啤酒去找那个老头Ken聊天. 


此人完全是个奇人,看见我来了,以为是我们没吃的,便关心的问我.我说不是,是吃完饭没事干.老头”哦”了一声,说到,要是我们没吃的,就带我们去把那只死袋鼠找到,拖回来,皮剥了烤着吃.我心里暗自骂了一句:”这么好的事,你咋不早说啊?”不过据他说,这种做法在这个区域很是普遍,因为到处都是死袋鼠,死野兔什么的,反正人不吃也会让那些秃鹫或者野狗吃了,这也算是物竞天择吧.说完了袋鼠,又说道他自己,我一直很好奇他怎么会想到独自到这个鬼地方来生活呢.他说,年轻的时候有些放荡不羁,东奔西走,后来着实累了,不想那样生活了,就和他的partner一起,到这个地方,开个小杂货铺,经营一家加油站和后面的汽车park. 平时帮助帮助南来北往的人们,没事的时候就去打猎,骑马.哇,饿滴神啊,这是多么有诗情画意的生活啊,听着老头讲故事,兀自想到了自己,40年后的我是不是也会是这样呢?我很好奇! 


老头看出了我的郁闷,还一个劲的开导我说,没事,没事,这是澳大利亚,效率低一点是很正常的(听罢此言,我那一个汗啊.),该来的总会来的,不过是时候未到罢了(天哪,愈发觉得此人有些道骨仙风). 


两瓶啤酒下肚,老头也该回家了,我则在黑暗中慢慢的摸索回我们的帐篷,再一次抬望眼,看看澳洲中部那星光闪烁的天空,真美.(强烈建议后来人们,澳洲中部地区的夜色估计是我见过最美的了,密密麻麻,全是星星,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第二天一早,还在郁闷中挣扎着疲倦的双眼,忽然听见帐篷外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心中一惊,赶紧出来看,oh,thank God,你终于来了.一辆巨型红色卡车,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的速度收拾好一切行囊,把我们的破车架上卡车的后座.嘻唰唰的往阿德莱德疾驰而去,彻底忘了昨天的郁闷. 


回家的时候坐的车,朋友见了戏称,出去玩了一趟,车都升级了 
 
这是澳洲中部特有的红袋鼠(red kangaroo), 撞我们车的那只比这个大多了 

其实路上有很多标识的,只是我们都没注意罢了 
   

ok,澳洲中部游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不过自从回家之后,总是念念不忘那硕大的红石头,壮丽的国王峡谷,夜间漫天的繁星,稀奇古怪的动物,以及出事那天的焦虑甚至是恐惧的心情,这些,都会象印章一样留在我的脑海和日记中.但愿有朝一日能再回去看看. 

作者:goalynch 来源:穷游网 本游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  荐  阅  读



点击"阅读原文" 【开启澳新之旅】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