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本 次 Culture Shock 主 题 征 稿 第 2 篇
征稿原文:回国后也有Culture Shock,是矫情还是理所当然?
作 者:空天阙
回 国 第 十 年
十年前,结束了英国三年学习和工作回国后,我加入了一家央企,从那之后,尽管换过几次工作,又不停在世界各地出差,但毕竟将大本营和家安在了国内,算是正式海归了。
既是海归,在这十年来,几乎雷打不动地常常面对永恒的“海归专享问题”:其一,“国外混得挺好吧?为什么不留下?为什么要回来?”;其二,“海归啊?那外语一定很好,来来来,做个翻译吧……”;其三,“你觉得在国外中国人会被歧视吗?有没有被歧视过?”
虽然被标签化有些无可奈何,但好在题库都在那儿,只要先准备好答案,再视当时情况稍作修改,便可以轻松应付了,这对擅长考试的我来说,不算什么。而最让我困扰的,甚至延续至今的一个问题便是:
应该如何准确称呼国内企业的同事或工作伙伴
在英国,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称呼从来不是问题。管他是CEO、CFO或者什么O也好,还是普通职员也罢,直呼其名就行。研究生的导师不会因为称他为“Craig”而恼怒,公司的大领导也不会因为称他“Steve”而生气,就连中国同学或同事,也多半顺理成章取了个英文“艺名”专供别人称呼使用,或者干脆让别人叫自己名字的拼音。
一切都很简单,唯一需要花心思的,就是同事们重名的情况不时发生——因为英语世界里的名字实在太少了,叫来叫去就那么几个。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补充说明一下姓便好——他们的姓非常多,几乎不太容易碰上相同的。
但在中文世界,正好相反:我们常见的姓少,名字却多种多样。
当我回到国内时,这个简单的问题便突然演变成复杂的难题。
刚进央企,我便发现了这个问题。部长、局长、院长、处长、科长、主任这些领导干部们,相对容易,因为他们的头衔众所周知,只要将姓跟职务连起来叫就可以了。不过要注意一些特殊姓氏的谐音,比如姓“付”的正部长。
最难处理的,是那些在公司时间比你长,资历比你深,工资定级比你高,没准跟领导关系也比你铁,但其实跟你没有明显职务差异的同事们。他们有些已经一把年纪了,有些却跟你同龄,只不过本科一毕业就进来了。显然,你不能得罪他们。
这就要分情况处理了,对于那些明显年长于自己的同事,我发现叫“姓+师傅”或“姓+老师”的比较多,这个容易,我很快就掌握了。
而到同龄人,情况则复杂一点。如果是两个字的名字也就罢了,大不了直呼其名,也不会太唐突。如果是三个字或以上的名字,每次全部念出来有些拗口,但若省略姓只叫名,又有些奇怪。尤其对于女同事——在中文语境里,一般要熟悉到一定程度,才会那么称呼别人。而你又不能不承认,哪怕跟有些人共事了很久,依然只是“熟悉的陌生人”。
不过没过多久,我就掌握了技巧,全部称“姓+哥”或者“姓+姐”,一般都不会错。
对于资历比我还浅,进公司更晚的年轻同事,就简单了,一概“小+姓”解决。
可是如此一来,感觉自己不是在一家专业的公司,而是在一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庞大家族内部办事,各种“大红灯笼高高挂”即视感。
好不容易掌握了规律,单独与他们交流时,还能应付。万一遇见开会,一屋子人坐那儿,正好需要你一个个征求意见时,又是一个挑战性的时刻,你得时刻保持警醒,不能叫错。叫高了,旁边有人会不高兴;叫低了,他自己没准不高兴。每次都如临大敌,像鸿门宴一般。
我当然不想这么在意此事,还自省过,“是不是我自己想得太多了?”但是,我发现公司的“老油条”们也一样十分注意,所以怎能不受影响呢。
连称呼别人都要花费这么多心思,工作当中需要注意的敏感点自然会更多,我终于觉得适应不了,跳槽到了美国外企,终于感觉又回到了当初那个简单的环境——至少在称呼别人的时候直呼其名便好,不用三思而后行。
但是,这个问题并未离我远去,既然在国内工作,客户和合作伙伴免不了还会有国内企业的。在面对他们时,我感觉到了如当初一样头疼。而相比那时,对于客户的称呼更加敏感,万一得罪了某个人,可是要影响生意的。
好在,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已经有人总结出了一套解决方案:面对客户,只要把对方往高了叫就好,普通职员叫主管,主管叫经理,到了经理?那就都称为“总”吧。无怪乎最近这些年,“总”们到处都是,大街上随便扔只鞋都能砸中两个。
不过,这一招单独面对他们时或许有效。万一跟客户的团队一起开会时,你把经理叫“总”了,叫那些真正的“总”们情何以堪?
本图片来源于www.pleated-jeans.com
所以,回国这么多年,“如何准确地称呼”这个问题就像一道尚未完全愈合的伤疤一样,时不时痒一痒,提醒我它的存在。而万一不去管它,或者用力过猛地抓它,都有可能恶化,造成大面积感染。
在我看来,中国的企业,如果真想要国际化,首先得从内部同事间的称呼上做文章,从称呼上就抹掉那森严老旧的等级观念,起了名字不就是让人叫的吗?何必在其上附加如此多的“名外之意”呢?当称呼别人不再花费心思时,心思就可以放在正事上了。
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发展得不错的国内企业都是在这个方面下了功夫的。杨元庆在担任联想CEO之后,首要做的事情之一,便是在身上挂一块牌子,在公司里面到处走,上面写着“请叫我元庆”,华为、阿里巴巴也在这方面作出了改变。那些一直号称要“国际化”的国企和央企们,也赶紧行动起来吧!
本文图片 | 熊本熊
时区作者 | 空天阙
航空航天,经济学生,走南闯北,文理双修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TIMEZONE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至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它违法、恶意使用TIMEZONE内容者,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关于Culture Shock主题的其它文章
▼
回复关键字,推荐你阅读作者其他有意思的文章
埃及 | 如果一盒清凉油搞不定埃及人,那就用两盒
造车 | 亲手造一辆拉风的老爷车,已上牌上路,招聘副驾驶
墨西哥 | 第一次入境墨西哥,就被当做通缉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