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沟通沟通沟通,作者:champ
从七年级到十二年级,我的校长C女士每一次发言时都会提到我们学校是一所学术与课外活动并重的学校。C女士不喜欢把“课外活动”说成很常见的“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即“教学大纲以外的活动”),而喜欢说“co-curricular activities”(即“与教学大纲并行的活动”)。
当我问她为什么会这样表达时,她告诉我这些活动并不是对学术成就的锦上添花,而是中学生活中的必需品。
六年以来我对她的这一句“必需品”有了很深的体会。我认为,中学时代就该多体验多姿多彩的各种活动 — 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好,成天疯玩也不妙。
无论是精英中学还是私校,甚至是普通公校,澳洲的中学提供给学生的机会都远多于学生有时间把握的机会。所以无论选择哪些课外活动,只要投入时间与精力,就一定能有收获。
我读中学的六年里最喜欢的,也是从中收获最多的活动肯定是辩论了。虽然我用了“辩论”这个统称,但实际上其中囊括的活动包括辩论、演讲、模联、模拟议会等等。把这些活动放在一起说的主要原因就是参加这些活动的人都是同一拨人,俗称“悉尼中学生辩论圈”。
有许多华人父母觉得让孩子去参加辩论、演讲这些活动主要就是锻炼他们的演讲能力,让他们能够胆子大一点,将来在职场中对着PPT讲话时能够从容些。
但实际上我和一起打辩论的小伙伴们都一致认为友谊才是我们六年辩论生涯中最珍贵的收获。
对于我来说,参加这些活动不止提高了我的即兴演讲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更让我收获了一群可以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而并不会被嘲笑是书呆子的好朋友。
这一群朋友会每天浏览新闻头条,没事看看哲学经典,时时分享社论文章,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也许有一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中二,但也不乏青春热血的赤子之心。
最后,这一群在中学一起打辩论的朋友到了大学里还会飞到世界各地一起打辩论,更可以一起回到中学校园里培养下一代辩手(当然,酬劳也是很诱人的)。我从这些课外活动中得到的,并不比任何一门学术课程要少。
除了这些演说类活动以外,我还参与了达芬奇学术竞赛(The Da Vinci Decathlon),一个八个人齐心协力一起解决十门学科里各种刁钻的问题的比赛。这个比赛要求选手们从奥数题做到名画鉴赏,从唱歌演戏做到解读密码,非常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个活动我还和我们年级的队友们一起去了欧洲,在达芬奇的家乡比赛,经历了可能是我迄今为止最难忘的一次旅行。也正是在准备这个比赛时我对哲学产生了兴趣,自己摸索着看了很多科普书籍,后来也参加了悉尼的哲学论坛比赛(The NSW Philosothon)。虽然到现在我对哲学也还只是初窥门径,但我相信通过这些活动激发的兴趣还会在以后推动我去学更多相关的内容。
文艺活动
至于文艺活动方面,我会建议所有中学生都去学一门(除了钢琴以外的)乐器,不必精通,只要水平足够加入校乐队就好。
在校乐队中我们不光能够体验和朋友们一起奏出美妙乐章的满足感,还能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与排练中锻炼毅力。从七年级到十一年级,虽然有时候需要五点半就起床,但我还是坚持了一星期三次的乐队排练,虽然有扰民之嫌,但我还是坚持着没事就拿出鼓棒跟着音乐敲几支曲子练习鼓点。
通过学习打鼓、参与乐队,我学会了打心底里欣赏交响乐、爵士乐,能够在各种曲风的曲子中精准鉴别鼓点,而这些往往都是单纯的音乐课教不了的。
除了这些给我一支麦克风我可以夸上三天三夜的美好经历,我也参与了许多让我不太愉快,甚至收获也不是很多的课外活动。而这些课外活动往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对它们并不擅长。
譬如说:尽管我坚持了四年芭蕾舞,三年舞蹈队,但我的肢体依旧不协调,现在在派对蹦个迪都会被人嘲笑;虽然我坚持了十多年的钢琴,但最终除了考了个C的七级,也就随便弹弹流行曲的水平。换句话说,我没有跳舞和弹琴方面的“天赋”。
而“天赋”这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其实我是不太相信天赋的。
就像斯坦福教授卡罗尔·德伟克提出的那样,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人,也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比那些相信“天赋”的人,也就是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那么我究竟是为什么能够在七年级之前从未接触过的辩论上取得成绩,却在从六岁就开始学的钢琴上止步不前呢?
我觉得那是因为一个由入门难,到没自信,到做不好,到不想做,再到做不好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在这些我在刚开始做的时候没能做好的事情上,我丧失了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丧失了尽全力去做的动力。
虽然如此,我仍旧不认为这些经历是浪费时间。因为如果没有学习舞蹈的经历,也许我就不会对那些跳舞好的同学有那么深的敬佩,不会对美好的编舞发出由衷的赞叹;如果没有学习钢琴的基础,也许我在学习打击乐时入门就不会那么简单,也就不会在乐团中得到那些终身难忘体验。
总而言之,在没有生活压力,学习压力也称不上大的中学时代,多去体验一些自己喜欢以及擅长的课外活动,甚至阴差阳错地区坚持一些自己也许没那么喜欢也没那么擅长的活动,感受一些无伤大雅的挫折,不但能够让生活更加丰富、愉快,还能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读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我提到的课外活动中除了舞蹈以外一项体育活动都没有。其实,这又是一个“没天赋”死循环,也是我中学时代最大的遗憾之一。
从小我都是个体育差生(这点其实可以怪从我妈那里继承来的“懒癌”),在国内就跳绳不及格,到澳洲以后也是回回跑步都最后一名。我从小被告知自己不擅长体育,家里也从来没有逼我或劝我去参加什么体育活动,导致了我上中学以后一直不敢参加各种运动队的选拔,于是后来再想参加就越来越难了。
虽然我在九年级以后一度沉迷健康饮食与健身,看了无数视频,读了许多文献,但“我沉迷泡健身房做有氧以及举铁”毕竟不是什么拿得出手的体育成就。
在澳洲这片土地上,“德智体美劳”中的“体”无疑是很被重视的,甚至可以说是最被推崇的一项。
所以我建议父母们在孩子还小时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去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上了中学更要对自己有些信心,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出成绩,把体育项目坚持下去…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每次被人问起“你的体育项目是什么?”都只能尴尬地笑一笑,说一句“我真的什么都不擅长啦!”。
当然,作为学生,“课内”活动这样的本职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但重要归重要,根据个人经验与我对身边十二年级的学霸们的观察,中学低年级时学生和家长都不必太紧张。
信念感
从七年级到十年级,学生要做的除了努力经营课外活动,大概就是上课好好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了。与其把重心放在成绩上,不如多培养属于学生的“信念感”。看过“演员的诞生”这个综艺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对于演员来说信念感就是认真钻研角色,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并全心投入,而不是满脑子票房片酬。对于学生来说呢,信念感就是对于学习保持热情,并不觉得认真学习就“不酷”了,也不过度执着于卷面上的分数。
在精英中学学生的圈子里有个笑话: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在白板上努力地写着公式。但当她问学生们有没有听懂她讲的概念时,全班鸦雀无声。
这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你们都在干什么?”。答曰:“今天星期五,我们都在赶杜博士(悉尼著名补习学校)的作业!”。
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往往来源于学生信念感的缺失 — 他们觉得学习是为了给父母或是自己的自尊心挣得一个好分数,所以上课听不听讲不重要,反正补习学校里会教,到时候考试成绩也不会差。这样的学生往往不会做课堂作业,不会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不会下课去找老师探讨解题思路。
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与热情很可能在家、学校、补习学校这种三点一线的日常中消磨殆尽。(注:我并不反对补习,关于补习的话题以后也会写到。)
到了十二年级我们不难发现,是的,那些聪明绝顶或是在补习学校和家里无比努力地朝着高分进发的同学们或许取得了好成绩,但也有许多在七年级到十年级时有些“不务正业”的同学后来居上,也成了为人敬仰的“学霸”。
这些同学也许在十二年级以前从未参与过补习,相比起学习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甚至参加派对或是看电视、电影。
他们在考虑九、十年级选课时并没有考虑什么课对HSC高分更有裨益或是对将来的职业规划更有帮助,只管什么更好玩,也许还因此选了像“做饭(Food Technology)”,“裁衣(Textiles Technology)”,“做木匠(Woodwork)”这样的,一点都不“高级”的课程。但这些同学上课时会积极回答问题,做团体作业时会邀请同学到家里来拍视频而不是做个PPT敷衍了事。他们会对学习的内容充分理解,把概念“吃透”,考试时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会因为成绩好就飘了或是因为成绩差就如临大敌。
这样的同学往往才能保持自己那份学生的“信念感”,在十一年级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那些课程,最后在十二年级笑到最后。
把HSC当成一次马拉松
到了十二年级时光有信念感就不够了,还得有毅力、决心与把HSC当成一次马拉松的觉悟。如果要说我自己的十二年级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在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时用力过猛,以至于在今年四月份到七月份那段至关重要的时间里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成绩下滑。
所幸,五年以来积累的底子还在,学习方法也基本成型,所以最后的模拟考以及HSC考试时自觉成绩也没有到惨不忍睹的地步。因为我的懈怠,我在我不是那么擅长的数学课程上非常吃力,最后不得不放弃了4U数学的考试。虽然我在放弃考试以后依旧坚持去听完了所有内容的课,但毕竟没能真正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更高等的数学概念,还是相当遗憾的。
总而言之,希望后来的学弟学妹们都能够在七到十年级随心随性,让自己喜欢上学习,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校园生活。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在十一、十二年级时循序渐进地增加学习时间,打磨学习方法与时间管理能力,匀速前进,不要像我一样贸然加速后翻车。
School Captain
最后,想为School Captain(姑且就叫学生会主席吧,虽然不太准确)这个给了我很多也教会了我很多的职位做一个总结。
其实在我看来当学生会主席这件事并不是我抓住的一个机会,它更像是同学们给予我的信任与殊荣。有许多人问我是怎么样当选学生会主席的…可能是当局者迷吧,我其实也不清楚当选的充分条件,最多只能说几个我理解的疑似必要条件。
首先是存在感。
虽然有些残酷,但一个在同年级以及低年级学生心里查无此人的人是不可能选上级长(Prefect)或是学生会主席的。能够在年级以及全校投票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大都有着丰富的课外活动履历,并且在课外活动中相当活跃,结识了很多不同年级的朋友。
这些学生一般情况下还比较勇于表现自己,当老师征集志愿者在校会上讲话时他们会举手,当校报记者想要把他们的照片用在下期校报里时他们不会拒绝。回想我自己从七年级到十一年级的经历,我在辩论、演讲、模联方面的成就以及在乐队中的积极参与都是我让许多低年级学妹感到眼熟的原因。
其次是人际关系,其中包括了处理与同学的关系以及与老师的关系。
作为一个还很青涩的学生,不大可能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到让整个年级都是你的兄弟或闺蜜,但做到让所有人都略有好感,至少不讨厌是必须的。同时,学生会主席往往必须是老师心目中成绩不错,上课认真的“好孩子”,但又不能是同学眼中的“老师的宠物(Teacher’s Pet)”。学生们排斥对校长与老师们过于殷勤的同学不止是幼稚的逆反心理作祟,还因为民主社会中的热血青年们都有一颗反编制的心,而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学生不太可能会带领同学们争取利益。
在很多中学里校长与老师们也不会排斥学生们的“反动”行为 — 我在十年级时曾今带头反对学校取消年中考时放假的制度,在十一年级时还试图带头请愿让学校给学生们公开排名,而这些经历在校长眼中都是展现行动力与沟通能力的加分项。
最后是领导能力。
在我昨天看的韩国综艺里一名选手说,男团的队长就是那个“挨骂站前面,受赏躲后面”的人。对我来说,这其实就是领导能力。每当需要团队协作时,一个好的领导者除了需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倾听他人的观点以外,更应该在需要干活的时候冲在前线,在出差错时勇于承担责任,在团队遇到困难时鼓励大家,在取得成就时清楚地认识到其他队员的贡献。在校园中其实没什么学生有任何“实权”,再高的“官职”不过还是小孩子的过家家。所以作为一帮子愣头青的领导,学生会主席必须学会维持团体中的和谐与平衡,并且身先士卒地冲在前头,才能带领团队干出实事来。
就像我在这一系列第一篇文章中写到的那样,澳洲的中学生其实非常单纯,同时也因此不那么待见那些自以为熟读厚黑学,干什么都带点功利心的人。
所以在学校中故意去追求学生政府的各种职位,以此为目标去经营自己的课外活动和人际关系实在是没必要,反倒会显得非常刻意。
在我看来,中学生活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享受学校提供给我们的机会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 — 做自己,做好自己,做那个和人交往时无愧己心的自己,就足够了。
本文转自:沟通沟通沟通,作者:champ
推荐阅读
26
11-2018
26
11-2018
22
1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