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猫本遇到culture shock是什么感受?

2016年01月29日 TIMEZONE



Melbourne 墨尔本
这似乎是一个关于厕所的故事



我第一次来澳洲是去年的11月,去了墨尔本以及塔斯马尼亚的摇篮山。刚踏上澳洲土地的我对身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澳洲的原始丛林风光和城市环境,还有人与人之间有序、礼让的态度,都让我惊喜无比。今年,我决定来澳洲读书,在生活了几个月之后,我对于澳洲的态度,却有着极大的改变。

读书的时候,老师常常提到 “culture shock”,中文意思为文化冲击,就是指一个人到外国长期生活会经历一系列思想变化,我觉得挺符合我的状态。


刚到澳洲

我爱死这里的友善和守序



刚到澳洲,我就感觉很温馨。比如说坐机场大巴,如果提着又重又大的行李箱,友善的司机大叔会帮你把箱子放在行李区,下车亦如此。上下车每个人都会礼让,遵循先下后上,先来后到的秩序

在墨尔本生活了几个月之后,我发现,无论什么情况,澳洲人都会遵循着这样的原则,这种公共秩序早已深入人心。即使雨下得很大,在墨尔本的电车站里,依然没有人会为了避雨而先上车,好几个西装革履的帅哥,在雨中等所有下车的人出来后,再从容上车然而,我在广州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能看到的只有一幕幕人们想尽办法抢先上车占座位的画面。



澳洲人还有一个特点,爱问候爱微笑。在中国,人们走在路上,若是有眼神接触,大家都会马上转移视线,不喜欢有交流。但是在澳洲,两个陌生人如果有眼神接触,双方在大多时候都会报以微笑,或者说一句“朋友,你好”。在买东西后到柜台前结账,店员会先问候你一句“how are you going?”,再扫描商品。   

我们常用经济数据来表明,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是否已经跻身先进发达城市的行列。但在我眼里,城市是否进步发达,不在于经济发展程度,而在于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是否觉得舒服。对我而言,这种有人情味的交流,哪怕有时候会觉得繁琐,但心却不会冷。


我很珍惜这种礼貌,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墨尔本,我会分外想念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人情味”  


有时候

我害怕这里的生活



也许是因为这里的人很注重人本身的感受,所以这里的服务基本上没有很高的效率,甚至错漏百出,你虽然可以投诉,但处理起来还是很慢,甚至不处理。对于长在中国的我来说,墨尔本有不少事情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从而粉碎了我之前在心中建立的理想国度。这里也会有各种势利,各种暴力事件,如果说这些都算个例的话,那说点澳洲人普遍都会遇到的奇葩事,比如说快递。这里的快递效率和服务极差,让我完全不想跟这里的人打交道。

在墨尔本,我养了一只猫,她叫Lucie。为了给这只小母猫创造一个私密温馨的如厕环境,我们决定买一个封闭式的猫厕所。然而,这个猫厕所在发货商家和我家还有邮局之间兜兜转转了一个月。


我当时填的送货地址是附近超市的快递收集箱,快递送达之后,我可以随时过去拿。过了几天,眼看着邮递网站显示已经送达,我心中狂喜。

ROUND1:第二天,我去拿快递,超市工作人员说,我只要输入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就能打开箱子拿到货物。但我的手机从来都没有收到过验证码。

ROUND2:随后我去邮政网站查询了很久,想要找到货物究竟被送到哪里去了。后来才知道,要注册成为会员才能够查询快递具体信息。这时候,我发现猫厕所被送到了我家旁边的公寓里。

ROUND3:因为我没有钥匙,没有办法到旁边公寓的邮件室里面去,所以我只能厚着脸皮,在楼道里等住户来,请求他们帮忙开门。澳洲人民心肠很好,都乐意帮我去开门,然而好几个人的钥匙都打不开邮件室的门! 1个小时后,我终于找到一位能够打开门的街坊,我环顾邮件室的四周,始终没有发现猫厕所。

ROUND4:我只能打电话到邮局说东西送错地方了,客服人员用很快的语速讲了一堆,我很勉强地听懂了:“你的猫厕所因为没人收货,已经送回去了,你要去跟发货的人说,让他重新给我们一个地址,猫厕所才能够再送来。”

ROUND5:我只好联系卖家,发给他我家的地址,留了电话,要求他们重新寄送,卖家答应了。于是我又等了一周,可是,为!什!么!东!西!还!是!没!有!送!到!

ROUND6:我有点绝望了,为什么一个在中国如此简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在这里却困难重重。明明我写了地址,留了电话,结果东西没到,也没人打电话给我。过了几天,我查邮箱发现邮政人员给我留下了一张小纸片让我去附近的邮局取。我不明白,为什么留了纸条也不说一声!

ROUND7:第二天,我到邮局取,才发现邮局因为圣诞假期只有特定几天开门。又过一天,我再次到了邮局,终于拿到了猫厕所。直到此刻,距离我下单购买东西已经1个月了。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快递人员之所以不打电话,是因为公司没有给他们配专用电话。所谓“我的电话,凭啥给公家干活用?”


如今的我

更理性看待这个城市



这样或者那样的麻烦,在我真正在墨尔本开始生活后,陆续出现了。无人管辖的街头毒品交易,让人觉得很不安心;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在街头出现,让你避之不及。而跟外国人打交道,他们总会误解我的意思,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总是要讲很多遍,讲很久才能解释清楚。当事情很重要很紧急的时候,我的情绪就会很低落,不想再跟任何人打交道。

当经历过这种过山车般的情绪起伏后,我会以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城市。我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懂得如何欣赏她的好,如何处理她所带来的麻烦。这一种“文化冲击”所带来的体验,这是我在国内再过多少年,都无法体会到的东西。



◆ 本文作者 ◆


CITYteller | William

认真读书,做饭,养猫



E D I T E D  b y  S u r i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TIMEZONE所有,转载或引用请联系TIMEZONE编辑(微信:yxiaoxiaoe)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它违法、恶意使用TIMEZONE内容者,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墨尔本相关文章

回复城市名加文章前的数字,如墨尔本7”即可阅读


1/《异乡的味蕾》

2/《站在柜台后,窥视社会千百态》

3/《同在穹顶之下,人家的秋天为什么就那么美》

4/《生在一个潜规则多过规矩的国家,让我们来聊聊澳式规矩》

5/《墨城vs悉尼,换你你选哪一个?》

6/《幸运的是,留学让我们拥有这样“强迫”自己的机会》

7/《工作值得怀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和你共事的人》




2016时区 · 100城计划 

征稿进行中

回复关键字 投稿 查看详情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