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重庆公使馆--抗战时期澳大利亚驻华外交机构”图片展将在墨尔本举行

2016年08月11日 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馆


继在重庆、堪培拉成功展出之后,“重庆公使馆--抗战时期澳大利亚驻华外交机构”图片展即将在澳大利亚历史最为悠久的华人历史博物馆,位于墨尔本的澳华历史博物馆展出。


澳华历史博物馆之前曾举办了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澳新兵团(ANZAC)华裔士兵故事的展览,这是其再度举行有关二战澳中外交关系的展览。


这个展览以研究员白碧(Kate Bagnall)的同名书籍作为基础,讲述了1941年至1946年澳中关系的那段历史。


澳华历史博物馆策展人乔伊斯·阿吉(Joyce Agee)介绍说这个展览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个展览中讲述了澳大利亚首位派驻中国的外交家,同时又是重庆公使馆负责人的弗雷德里克·埃格尔斯顿(Frederic Eggleston)的故事。在他被任命为大使的时候,他已经67岁高龄了,而且还患有严重的关节炎。他做了不少工作,也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
“还有就是有关澳大利亚第一位华裔外交官查尔斯·李(Charles Lee)的故事。他被派驻重庆时年龄不大。但是,这却是他漫长而又卓越的外交生涯的开始。他在刚赴中国时只会讲广东话和日文。后来,他学习了普通话,在重庆很成功。”

“在重庆的生活其实非常艰苦,那里经常遭到轰炸。一些生活必需品都很难获得。在赴重庆述职前,(澳大利亚)外加官们要自带长达三个月的各种生活必需品:牙膏、洗发露和保暖的衣服等。没想到他们在那里工作从三个月变成了三年,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一直处于短缺之中。”


澳华历史博物馆位于墨尔本唐人街Supplied


澳华历史博物馆馆长彼得·泽林格(Peter Sellinger)还讲述了一个最让他感动的故事。他说这个故事说明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需要相互依靠。


“在(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现役军人打完仗返国之后,澳大利亚各地市政府为他们建设了不少住房。而刷墙用的刷子不够,那时这些刷子都是由猪鬃制作而成的。在重庆,那里猪鬃很多,于是一个名为'猪鬃行动'(Operation Pig Bristle)的项目展开了。通过重庆公使馆,澳大利亚从重庆空运了几顿的猪鬃到澳大利亚,制成刷墙用的刷子,为返国军人提供了住房。”

“重庆公使馆--抗战时期澳大利亚驻华外交机构”将从8月18日开始,一直展览到11月10日。2015年4月,澳大利亚总督科斯格罗夫阁下在访问重庆期间亲自为这个展览揭幕,该展览此后陆续在重庆洲际酒店、重庆图书馆、重庆三峡博物馆、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展出。今年1月,展览还在位于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举行了展出和同名图册发布仪式。

泽林格馆长还表示,澳洲华裔人口很快就会首次突破100万,而明年澳大利亚将几年淘金时代的华工抵达澳大利亚160周年,澳华历史博物馆还将举行相应的纪念活动。


(部分内容转自澳大利亚国家广播公司ABC澳洲佳微信公众号australiaplus_china,略有改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