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就俗气了”!澳大利亚的「老钱」与「新贵」的内心世界

原创 2019年10月05日 澳洲财经见闻


共2796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阅读导航

  • 前言

  • “杂乱无章”的澳洲超级富豪群体

  • 白手起家、不知懈怠的澳洲“富一代”

  • 继承者们的困境

  • 结语



前言


在英剧《唐顿庄园》里,当远方亲戚男主角向身为伯爵继承人的大小姐玛丽提问“你们怎么赚钱”时,玛丽惊讶地失笑道:


“我们不赚钱,我们继承钱。”


《唐顿庄园》剧照


这就是西方社会里“老钱”(Old Money)群体所特属的一种优越感,正好比中国古代轻描淡写的一句“三代在朝为官”。


在澳大利亚,虽然最先抵达这片大陆的人们是被流放的英国罪犯以及士兵们,但随着这些垦荒者们将这片土地经营得欣欣向荣,也吸引了其他的定居者到来。1829年,一群英国绅士定居珀斯,而这些人也成了澳大利亚的“老钱”最早可追溯的起源之一。


“谈钱就俗气了”。实际上,像《唐顿庄园》里这样的传统老钱群体中,钱确实是一个在对话中常常被避开的“话题禁区”。


但“新贵”们(New Money)或许并不会介意。


打个比方,一个住在悉尼东区的朋友,曾和我说起过一个在他所在的区广为流传的笑话:“People who live in Double Bay probably get double pay.”(住在Double Bay的人,往往比住在其他地方的人有双倍收入。


Double Bay已成为近年来澳洲年轻一代“新贵”们购房的热门选择 / 来源:Domain


1

“杂乱无章”的澳洲超级富豪群体


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社会学副教授Michael Gilding(吉尔丁)博士在撰写《$ecrets of the Super Rich》(超级富豪的秘密)一书时,研究并匿名采访了澳洲富豪榜上其中34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以及16位财富继承者的背景、动机与价值观。


其中43人是男性,7人是女性,其个人或家族财富在二十年前都在6000万澳元以上。


虽然这本书出版距今已经二十年,当初白手起家的富豪们也大多已经为自己打下的江山找到了下一任继承者,但书中的很多细节在如今的澳洲超级富豪中也仍然有迹可循。


布莱恩(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继承者。


她在一个名声显著的私立学校长大,带着优雅的英国口音,出入于游艇俱乐部和各种派对,派对的宾客名单上有着家喻户晓的大亨、政客和名人。


布莱恩年轻时就知道,长大后的她会非常富有。


然而,当她终于接手家族财富的时候,她却开始感到困扰。在澳洲,身为超级富豪也可以是一种负担——这是一种很少有人会理解的负担。


在《超级富豪的秘密》中,作者吉尔丁并没有花大笔墨去赘述渲染这一群体的奢侈的生活方式与夸张的消费模式,相反,他极尽探索了他所研究的这个社会群体的内心世界。


吉尔丁表示,在这些亿万富翁身上最凸显的特质,其实并不是传奇,而是平凡。


的确,有些人在摩天大楼拥有360度全景景观的豪华办公室;


但他也在书中描述了更多“非典型”的案例:


比如一位身家过亿澳元的商人的公司总部,就坐落在某郊区的一座毫不起眼的砖砌建筑中,有着光秃秃的混凝土楼梯。


这位穿着牛仔裤和T恤的低调富豪,向前来采访的吉尔丁透露了一些秘密:他本人不使用电脑,也从不读书,而迄今最好的资产则是“没有受过教育”。


事实上,澳大利亚超级富豪的多样性令吉尔丁印象非常深刻:“这个群体的社会结构比过去宽松得多。


虽然在维多利亚州的许多传统老钱家庭——主要来自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新教徒,仍然一般在紧密联系的社区中生活,但同时也有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富裕家庭,并不遵守这些约定俗成的“制度和惯例”。


与人们的刻板印象相比,这些非常富有的人们实际上不一定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同一所私立学校,加入同样的俱乐部,加入同样的董事会,并彼此联姻。



书中用“杂乱无章的人群”(motley crowd)一词,形容了这一群体特质的分散性:


拥有老钱的家族、财富的继承者、仍在为英语苦苦挣扎的移民、蓝领背景的企业家(可能还时不时冒出几句脏话)、媒体大亨、房地产开发商、电影明星、以及那些账面上不曾盈利过一分钱的上市公司企业家。


2

白手起家、不知懈怠的澳洲“富一代”


吉尔丁指出,澳大利亚的超级富豪们往往有着共同的特质:


“要么有动力,要么专心致志,要么就是那些执着于具备这些品质的人。”


他们是个体主义者,他们能够冒险和抓住机遇、打破规则,他们是出类拔萃的思想家,也是言出必行的行动者——“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到达这个位置。”


事实上,很多澳洲富豪都平常总是工作很长时间,有些人甚至每天强迫自己只睡三、四个小时。


他们愿意忍受低调与简朴的工作生活方式。而财富的积累和维持往往是一种“强迫症”,于是他们总是一次又一次攀登高峰——“这些人是不会退休的人”。


或许是年轻时“穷怕了”,所以哪怕一朝富有也仍然不敢懈怠。


比如于去年96岁高龄离世的珀斯地产大亨佩隆(Stan Perron),他一生中创造了40亿澳元的财富,并将其慷慨捐给了慈善事业。但年轻时,他与家人曾住在连地板都没有的老式土屋里;


而家居零售巨头Harvey Norman的联合创始人哈维(Gerry Harvey),甚至与家人曾在车库里住了好几年。


在新闻报道里,哈维常常一身简单休闲格子衬衫 ,连手表也不带/ 来源:Dean Lewins


吉尔丁表示,在所有匿名的采访对象中,不少人表示自己曾经历的不安全感和创伤,比如父母的突然去世,驱使着他们寻求和获得财富。


3

继承者们的困境


正如澳洲首富莱恩哈特(Gina Rinehart)一家为争家产争得一地鸡毛的历史(点击阅读《争家产风波又起!澳大利亚女首富的豪门恩怨》),每一个励志成功故事的后续,往往还跟着一连串将财富移交给下一代时的争议与风波。


除此之外,一些生活在成功父母阴影下的孩子常常会感到被期望所困。


“父母担心的,要么是孩子们把财富弄垮了,要么就是财富弄垮了孩子。”



正如一位男性被访者所说,“我认为,如果你给你的孩子200万澳元,这是一种恩惠。如果你给他们2000万澳元或2亿澳元,我认为这是一个诅咒。”


吉尔丁指出,澳大利亚人通常支持白手起家的财富,但对继承下来的钱却相当不屑一顾。


布莱恩(化名)表示,她的父母试图忽视家族财富,因为他们不想让她和她的兄弟姐妹感到不一样。


“那是一种轻松的感觉——到处都为你敞开大门。我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不公平的感觉。”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她选择了抵制这种感觉:


“这虽然看起来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处境,但我认为这对我的自尊建立来说非常困难。这种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人们通过他们所做的事情而获得自己应得的地位。”


布莱恩称她的这份丰厚的遗产是她的“秘密生活”,并试图把它与日常生活划分开来,这样就不会妨碍她的人际关系。


但如果她一旦选择开诚布公,人们就除了她的钱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后来,布莱恩在一个拥有巨额财富和社会良知的女性互助小组中找到了自己的慰藉。


END



“对于别人来说,你是钱。你不再是昨天的你。不知怎么的,你就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某一位受访者提到自己在变得富有之后,人们对待他的态度也都突然不同了。


事实上,财富与权力、威望、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如何看待你都紧紧联系在一起。


“它是我们的核心。人们对金钱有太多的道德判断。它可以被视为衡量你的价值。”


推荐阅读

04

10-2019

逃离的富人、受伤的中产!澳洲财政预算喜提未来十年“大盈余”的真相

03

10-2019

9月最新房价数据:多重因素助力房价加快上涨,买家错失恐惧症再现

02

10-2019

不再做海外破产企业的接盘侠?中资出海的“梦醒时分”

推广

觉得好看,点下它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