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澳洲小哥在中国旅游的时候生了病,不得不去医院做检查。然而,在中国医院,小哥在澳洲培养出来的“医疗观”,被狠狠颠覆了三次!
临走的时候,这位澳洲小哥对中国的医院做出了生动的评价:
这里不像是一家医院,更像是一家高效率的工厂。我就像是一头屠宰厂里的牛,穿行在流水线上。
那么在这位澳洲小哥看来,中国的医院让他经历了哪些前所未有的事情呢?
1、体检居然也可以做成“套餐”
小哥在澳洲养成的认知是:体检应该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检查项目,根据不同人的健康情况决定检查项目。
然而在中国的医院,检查项目却被做成了套餐,如同流水线出厂的一模一样的商品般出售给病人。
他说,“体检套餐被分为由字母A-J开头的十个类别。价格从A类的355元,一直到J类的2650元,其中并无性别、年龄段等区分提示。”这让他觉得很不可思议。
更让小哥意外的是,不仅是在体检开始前,没有医生去询问这位澳洲小哥的情况;体检过程中,本该为患者提供专业咨询的医生摇身一变成为了销售人员,唯一的目的就是把这些“商品“推销给病人。
当这位澳洲小哥询问什么是“幽门螺杆菌”检查的时候,得到的回应只是冷冷的一句:做了检查之后医生会告诉你。
小哥对此,觉得很不可思议:
在澳洲人接受年度体检之前,他们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并且需要提供一份包括基本情况,病史,用药史在内的详细的个人资料,让医生事先了解你需要什么。
在此之后,体检中心会给体检者一份同样详细的反馈,内容包括了依据体检者个人情况专门设计的体检项目,体检时间,还有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
无论如何,澳洲的体检绝对不会出现“一刀切”的套餐。而中国,却恰恰相反!
2、一大堆花钱不讨好的不必要检查项目
中国的医院对于体检的理念,就是把昂贵的高级检测廉价化,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
于是,在中国的医院体检很有可能需要经历一系列奇怪的检测项目:癌症酶检查、幽门螺杆菌呼吸检测、身体各个部位的超声波检查、经颅多普勒检查等等。
这些项目,在这位澳洲小哥看来,简直毫无必要。
他举例自己曾经历过的,一个名叫“生物体微弱磁场测定分析仪”的项目:
名字起得非常高大上,整个过程却只是坐在一个机器的前面,手掌放到机器上,操作人员摁下一个按钮完成检测,整个过程只有一分多钟,结果也没查出个所以然。
更有甚者,一些明明是对身体有害的检测项目,如CT透析之类,澳洲人都知道其危害性,到了中国,却成为了很多中国单位年度体检的保留项目。
这跟小哥记忆中的“澳洲体检”,又是完全不同的。
在澳洲人进行体检之前,都会找自己的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GP)进行详细的咨询。
在咨询的时候,家庭医生或GP会给出详细的体检建议,告诉体检者需要做的检测项目,通常都是血脂、血糖、胆固醇指标等检查项目。
因此在体检之前,澳洲人已经很清楚自己需要做哪些项目,不去做那些放射性高的、或者价格昂贵的不必要的体检项目。
另外,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体检项目都是根据个人情况量身打造的,这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检测项目。
3、体检后续服务敷衍了事
在做完上面一系列繁琐的体检项目之后,澳洲小哥心想:医生肯定会给我十分详细的检查结果吧!
结果,又是一次大失所望!
在体检之后的几日,澳洲小哥确实得到了一份冗长的体检报告。但是,让他哭笑不得的是,这份报告却一点都不严谨。
澳洲小哥举例称:“我的体检报告里有体内重金属含量的指标,可是据我所知,要检测重金属含量必须要做血液检查或是头发检查。”
此外,这份报告里面充满了专业术语,普通人根本读不懂,更不用说从这份报告里能够得到什么有用的建议。
这种不谨慎的态度,第三次的让小哥感觉,自己的“三观被颠覆”了。
在澳洲,体检过后医生会与体检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仅会告诉体检人身体存在的问题,还会解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并提供后续生活的一些建议。
也就是说,国外的体检作用更多的是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
澳洲人非常注重与医生的交流,而这正是中国所缺乏的:中国人不信任自己的医生,宁愿相信冰冷的仪器。这是患者的悲哀,也是医生的悲哀。
如今,中国人对于体检似乎存在一种迷信,认为体检能够像电脑的杀毒软件一样把身体的所有问题都查的一个不剩。
可是事实上,无论是什么体检项目,反映的都是身体在某一个瞬间的状态,价值实际是很有限的。
体检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要迷信体检。定期咨询家庭医生,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比去医院砸钱靠谱得多。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澳132出口移民细节分享专场
2018年1月27日(周六)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10号高德置地广场C座6F
微信报名:姓名+电话
电话报名:4001-020-101
点击红字回看精彩内容
一下飞机就送进医院!南澳为吸引中国游客开设新型旅游路线...
想要了解自己符合澳洲哪个移民类别?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打开新页面,免费专业评测,让您对移民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