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英国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留在欧盟,还是脱离欧盟。
24日,北京时间下午13点,英国公布了“脱欧”公投的最终结果:英国脱离欧盟。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此时、此事以及此影响。
丘吉尔曾说,英国与欧洲在一起,但不属于欧洲。这句话形象而准确地描述了英国与欧洲的关系。
下面用图片来回顾一下英国脱欧的始末,看看英国和欧盟是怎么相爱相杀的。
图为1972年1月22日,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斯签署文件,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从地理上看,英国难免有游离欧洲孤悬海外之感,久而久之,欧洲便成了个在一起的“邻居”;从历史上看,英国有“疑欧主义”文化传统,因主导欧洲而不得,便常常为进而退,久而久之,欧洲便只是个在一起的“亲戚”。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融合的催化剂,推动英国与欧洲愈走愈近,英国终于在1973年加入了德法主导的欧共体(欧盟前身)。
图为1973年1月1日,英国民众阅读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的报纸头版。
但是,英国“入欧”以后不久即显示出与欧洲大陆的“同床异梦”。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引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对欧洲依赖廉价石油的经济造成极大冲击,并引发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此次危机给欧洲经济尤其是欧洲大陆经济造成重创,英国经济也受到严重拖累。于是,英国人开始“变心”。
图为1975年6月3日,英国保守党领袖玛格丽特•撒切尔与其他保守人物举行亲欧公投集会。
1975年,英国时任首相威尔森(HaroldWilson)发起公投,以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洲经济共同体”。
图为1975年6月6日,伦敦,伯爵法庭展览中心,计算选票票数。
这也是英国迄今唯一的“退欧”公投,结果是:67.2%的投票者选择继续留在“欧洲经济共同体”。
1984年6月25日,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法国枫丹白露出席欧共体峰会,解决了英国与欧共体的预算矛盾,改善了英国与欧共体的关系,推进了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图为1992年9月17日,伦敦国际金融期货及期权交易所的交易员,英国央行已将利率降至10%,第二天英镑退出了欧洲汇率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制,英镑暴跌16%。
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变身成欧盟,同时赋予了英国政府自行决定是否在1999年加入欧元区的权利。
1995年12月,欧盟确定欧洲单一货币为欧元。1997年,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计划在1997年后放弃英镑并使用欧元,但遭到当时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的阻止。
1998年5月欧盟特别首脑会议上,英国最终放弃了成为首批欧元国的权利。欧元之外,另一个对欧洲经济一体化非常重要的条约——《申根协定》,英国也没有参与。可以说,作为欧盟的一员,英国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
图为2001年12月17日凌晨,2200人等候在德国爱尔福特银行门口准备购买第一套欧元硬币。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一直对其“三心二意”的。其根本原因是历史关系影响下的主权捍卫以及国际战略关系的选择,导火索是欧债危机的爆发与党派争端,中间牵扯的是千丝万缕的制度束缚和经济利益纠缠。英国“疑欧”之心一步步加重,最终走向了全民公投是否脱欧这一步。
而为什么现在举行公投?这关系到执政党保守党内存在数十年的分歧。自玛格丽特·撒切尔时代开始就有少数派大声疾呼,要求英国退出欧盟。在托尼·布莱尔执政时期,少数派的反对立场更加鲜明,对欧盟的看法已成为保守党候选人的试金石,因为草根保守党人倾向于赞成英国退欧。卡梅伦为了安抚自己的党派,削弱反欧盟的英国独立党,承诺如果自己能连任首相,就会举行全民公决。
图为2013年1月23日,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天承诺,若保守党赢得2015年大选,则将在2017年底前就英国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英国脱欧“闹剧”再次甚嚣尘上。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6年欧盟春季峰会召开之前高调重提脱欧,并在峰会之后的2月20日宣布与欧盟谈判取得成功,将带着英欧关系新协议,“全身心地”投入为英国留在欧盟动员,并在今年6月23日举行脱欧公投。
图为2016年5月14日,英国威特尼,英国首相卡梅伦举办反对脱欧集会。
而将此次英国脱欧“闹剧”推向高潮的,则是伦敦前市长约翰逊公开表态支持英国脱离欧盟。说起约翰逊,他与卡梅伦相识已久,两人是大学校友兼保守党内同志,关系一直不错,但昔日同窗好友却因为英国脱欧问题撕破了脸皮。卡梅伦和约翰逊在英国脱欧问题上分属两个阵营。首相卡梅伦致力于呼吁留在欧盟,认为留欧的利远大于弊,而约翰逊支持英国离开欧盟。对于约翰逊的 “离经叛道”,卡梅伦曾痛批其想法简直就是“荒唐至极”,称其“将自己当首相的个人政治野心置于整个国家利益之上”。
图为卡梅伦和约翰逊。
是脱欧,还是留欧,这是个问题。最近英国民调结果显示,民众对这两个选项的支持率几乎持平,“脱欧”略占上风,此外,还有不少英国选民现在仍持观望态度。
但是6月17日一名亲欧盟的英国女议员被袭身亡,这一事件显然会给留欧派添上一些同情分,对脱欧派打上一些疑虑分,这对中间观望派(据称约占15%左右)的投票倾向将产生一定影响。
图为当地时间2016年6月16日,英国伯斯托尔,警方封锁现场。英国最大在野党工党女议员乔·考克斯在选区被枪杀之后,还被枪击者用猎刀连砍数刀,随即身亡。
考克斯被刺身亡消息传出后,“留欧”和“脱欧”阵营均宣布在19日之前暂停各自宣传集会和电视辩论,以便人们悼念考克斯。考克斯曾长期从事慈善工作,积极主张英国留在欧盟,敢于为移民和难民说话。她在去年当选议员后的第一次议会演说中表示,移民有助于英国社区发展。她还呼吁英国接纳叙利亚难民儿童。分析人士认为,考克斯遇刺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民意向支持“留欧”转变,此前落后的“留欧派”支持率或有所上升。目前,两大阵营的民意支持率依然胶着,悬念将保留到最后一刻。
图为伦敦议会广场的乔·考克斯悼念活动,这位议员于上周四在英格兰北部被杀害。
事到如今,距离英国脱欧公投时间越来越近,留欧派和脱欧派的动员都已进入白热化状态。
图为当地时间2016年6月15日,英国伦敦,“脱欧”与“留欧”的民众驾船在泰晤士河造势。
2016年5月23日,英国布里斯托尔,We Are Europe 创作的壁画近日现身街头,壁画中伦敦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和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竟然接吻了,其实这副壁画的目的是鼓励民众在欧盟公投中投上自己的一票。
英国退欧的原因之一就是难民潮和移民政策问题,不久前巴黎和布鲁塞尔发生的恐怖袭击更是支持了英国伦敦市长约翰逊对当前欧盟难民政策的悲观看法。不断涌入欧洲的中东难民,挤占了欧盟各国的经济福利,混入的极端主义分子对国内的政治稳定构成了较大威胁。恐怖袭击给六月份英国国内的退欧公投,增添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图为当地时间2016年3月22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机场和地铁站发生系列爆炸袭击,造成34人死亡,超过170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袭击事件。
尽管英国财政部、英国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等机构都不断发出警告,指出英国脱欧只会“自损”,导致经济衰退、就业流失,但这未能对民调的胶着形势造成明显影响。脱欧派几乎只出一招“移民牌”,就能在民调上跟留欧派打成平手,甚至一度反超。这足以说明移民问题令英国人感到焦虑,而移民问题的根源还是经济问题。
图为2016年6月16日,英国伦敦,英国独立党领导人法拉奇制作了一幅以难民潮为主题的巨幅海报,在脱欧公投前呼吁民众投票支持退出欧盟。
欧盟统一市场的一大原则是人员自由流动,而英国近年来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保持了较为稳健的趋势,就业环境较好,福利制度较完备,大量东欧、南欧国家的移民来英国谋生,使得英国人口中移民比例增长较快。这些移民的涌入对英国本土低技能就业机会形成了挤占,也让医疗、教育资源变得紧缺。因此,在支持脱欧的人中,很多是生活切实受到影响的中下层民众。但实际上,移民问题并不是只有负面影响,在一些行业中,移民补充了英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对社会经济作出了相应贡献。
图为2004年4月13日,波兰克拉科夫,一对年轻夫妇在开往伦敦的汽车旁告别。
当地时间2016年6月19日,英国阿德利斯通(Addlestone),罗马尼亚人Raluca Cioroianu是一名商店经理,她在农场拍下这张照片。“我抱着良好的目标来到这里,工作、纳税、丰富知识和文化,创造更好的生活,我并不羞于说自己来自罗马尼亚。”
英国脱欧派认为,欧盟管理机构行政效率低下,对其商业活动施加过多监管,拖累了英国的经济发展,而且英国每年要向欧盟支付巨额“会费”,付出高于回报。留欧派则认为,上交“会费”换来进入欧盟单一市场的通行证,利大于弊,物有所值。另外,欧盟在商业上有很多具体规定,在劳工权益保障和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这给英国一些中小型生产商带来不少经营压力。
图为脱欧派本月在英格兰南部多佛尔白色悬崖投射出口号。
作为欧洲最大、最繁忙的重要金融门户,伦敦是一个可与华尔街抗衡的股票、债券、货币和大宗商品交易枢纽。大多数经济学家倾向于留在欧盟,称退欧将削减增长,造成英镑疲软,危及伦敦城这个英国金融中心。即使那些赞成退欧的经济学家也认为,英国经济增长将在短期和中期内受到影响,但他们表示,如果退欧,到2030年,英国的经济会比不退欧强。
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22日在伦敦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谈。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奥巴马呼吁英国继续留在欧盟,以保持英国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他表示,英国如果脱离欧盟,则需要重新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英国的脱欧派则不欢迎奥巴马对英国的事情指手画脚。伦敦市长约翰逊表示,美国呼吁英国留在欧盟是一种伪善的举动。工党议员凯特·霍伊说,“毫无疑问,我们绝不会考虑去美国告诉美国民众在选举或修改宪法时如何投票。”
图为2016年4月22日,英国伦敦,美国总统奥巴马到唐宁街10号会晤英国首相卡梅伦。
2016年6月19日,德国柏林,活动分子抗议英国退出欧盟。
图为2016年6月21日,英国伦敦,伦敦眼点亮红蓝色灯光实时反馈BBC脱欧公投辩论情况。伦敦时间6月21日BBC在温布利体育馆举办了一场有6000多名观众参加的关于英国退欧的大辩论。
北京时间24日下午13点,英国公布了“脱欧”公投的最终结果:英国脱离欧盟。英国议院发言人称,首相卡梅伦表示将尊重英国公民的选择,并表示他的职责就是“执行民意”。
来源:凤凰资讯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