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Keeper进了高管的口袋,政府乌龙持续上演,果真是数学题太难!

原创 2020年09月10日 澳洲财经见闻


共2711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阅读导航

  • 前 言

  • 补贴变奖金

  • 历史会重演

  • 设计不良的JobKeeper

  • 钱去了哪?根本没法查

  • JobKeeper 2.0乌龙持续

  • 结语


前 言

 

上周,澳大利亚影子助理财长Andrew Leigh的一席话成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怎么回事?

 

在联邦议会上,他直言不讳地表示,留职补贴(JobKeeper)计划被某些公司滥用了。原本应该发给员工的“救命钱”却在兜了几个圈子之后进入了企业高管的口袋。

 

1

补贴变奖金


 


席间,Leigh列举了很多实证。

 

例如,他说:“Accent集团申请了1300万澳元的JobKeeper付款,回头就给了首席执行官丹尼尔·阿戈斯蒂内利(Daniel Agostinelli)120万澳币的奖金。”

 

“留学服务公司IDP Education则获得了400万澳币JobKeeper付款。首席执行官安德鲁(Andrew Barkla)则获得了60万澳元的奖金。去年,他还成功当选澳大利亚薪水最高的首席执行官,获得了总计3700万澳元的收入。

 

“同样,星亿赌场(Star Casino)通过JobKeeper政策获得了6400万澳元付款,并向首席执行官马特·贝基尔(Matt Bekier)支付了80万澳元的股票红利。”

 

为此,Leigh还指出了一种叫做“ 留职补贴派息(DividendKeeper)”的现象。

 

据其透露,一些公司今年已经用于补贴工人的钱转用他图,肥了股东的钱包。用Leigh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

 

他说:“这是纳税人的钱。用纳税人的钱来给首席执行官们发奖金,这压根就不合适,也不合理。”

 

事实上,澳大利亚JobKeeper计划沦为“免费午餐”的情况还有很多,上面列举的几个公司只是冰山一角。

 

业内人士指出,这样做不仅会破坏公信力,招致民愤,也给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再次打上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号。


2

历史会重演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美国汽车三巨头乘坐私人飞机前往国会求助的事件曾招来批评不断,被看成坐视行业危机却不肯牺牲自我利益的典型。

 

据悉,一架中型商务飞机跨美国飞行一趟,所消耗的燃油就高达2万美元,另加日常维护、停放及飞行员工资,这笔费用则更高。

 

尽管如此,即便在获得纳税人救助后,接受政府援助的企业并没有就此关掉私人机队,照旧接载公司高层出席各种商务甚至私人活动。

 

同样,在美国政府救市配套下获得援助的几家银行也被曝出高管高薪不减反增的丑闻。

 

美联社分析多家银行的年度报告后发现,接受救助116家银行的约600名高管,获得的酬劳将近16亿美元。

 

例如,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美林公司首席执行官赛恩的收入高达8300万美元,位居美国各家金融机构高管之首。

 

除了丰厚的薪金和分红之外,这些银行给属下高管提供的福利还包括:公司股票期权、俱乐部会员证、私宅保安,以及飞机和汽车免费使用权等等。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弗兰克指出,这些银行给高管分发福利,无疑等于在贿赂他们。

 

他说,这些高管所领的工资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他们却还需要额外的奖励才有动力工作。

 

美联社的调查发现,这些银行高管平均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约为260万美元。例如,高盛总裁布兰克费恩所得的酬劳高达5400万美元;五名最高领导总酬劳为2亿4200万美元。

 

即使在那些已经采取减薪措施的银行里,他们的高管所得到的薪金仍达到7至8位数。


3

设计不良的JobKeeper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税收与转移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史蒂文·汉密尔顿(Steven Hamilton)表示,尽管JobKeeper付款与CEO奖金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一点不能确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即

 

“想要企业不从JobKeeper中获利,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汉密尔顿说:“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由于设计不良所致。”

 

事实上,我们看到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慌忙之中”出台的JobKeeper的确存在很多弊端,一开始就曝出了600亿澳元的乌龙事件。

 

根据澳媒的报道,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刚刚宣布实施JobKeeper计划时,最初始的估计是花费1300亿澳元,补贴600万澳洲人。

 

然而,当政府开始发钱后却越发越没底,越发越觉得不对劲。

 

根据澳大利亚财政部的最新预计,实际上350万人会获得每两周1500澳币的留职补贴,总计费用为700亿澳元,为最初估计的一半。

 

换言之,这出乌龙事件直接差了600亿。

 

据说,直接导演这处乌龙事件的是澳大利亚企业错把补助钱数(1500澳元)错填写称了受益人数。

 

并且,这样的企业还超过1000家。

 

也就是说,可能原本一个公司只有一位员工有条件领取补助,结果政府以为有1500人需要资助,便根据此数字进行了结算。

 

话虽如此,不过政府的审核能力也因此被诟病不已。

 

既然企业补贴人数都能出错,错把工人的钱发给股东那也就不是没有可能了。


4

钱去了哪?根本没法查

 

据悉,如果您想让了解付给一家澳大利亚公司的JobKeeper款项去了哪?唯一的途径是检查这家公司的财务报告。

 

然而,澳大利亚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性水平”非常堪忧。

 

直到今年7月,澳大利亚企业监管机构才发布了一份指导文件,要求企业将此类信息纳入财务报告。

 

例如,根据澳航的最新财务报告,我们所发现的是自今年年初以来,澳航已经从政府获得了JobKeeper付款2.67亿澳元。

 

就是这样,仅此而已。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信息。

 

至于钱去了哪里?

 

报告中只是笼统地说,这笔钱“让25,000名下岗在家的雇员受益”。

 

就连澳大利亚最大的航空公司尚且如此,其他公司的JobKeeper付款下落则根本就无法查。


5

JobKeeper 2.0乌龙持续

 


根据最新的报道,JobKeeper 2.0付款合格性评估同样存在巨大漏洞。

 

澳大利亚税务专家,这一漏洞可能会诱导上万澳大利亚个体经营者走上“不道德”的滥用之路。

 

按照规定,为了成功申请JobKeeper 2.0付款,即每两周1200澳元的付款,个体经营者需要向澳大利亚税务局(ATO)说明在参考期间内每周工作超过20个小时。


所谓的参考期是指2020年3月1日或2020年7月1日之前两个为期两周的薪酬期,以较高的工作时间为准。

 

特许会计师迈克尔·克罗克(Michael Croker)指出,这压根就是一个诱人的机会。

 

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宽松的测试标准。考虑到个体经营的性质,他们可以在晚上一边洗碗,一边说自己在思考怎么做生意。事实上,他们说自己全天候工作也可以。”

 

尽管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主或个体经营者并没有有意滥用该系统的初衷,但是事实上却的的确确的发生了。

 

澳大利亚美发理事会的钟先生说:““对于大多数获得JobKeeper的企业来说,他们真的很感激,并且确实帮助他们改善了现金流。””

 

“不幸的是,总有人会操纵这个系统,而且它的确在全国一些企业中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据其透露,一些企业为了满足收入降幅不少于30%的门槛,他们会有意每个月关上几天门,以确保营业额达到申领救济的门槛。

 

结语

 

在《经济学基本原理》一课中,经济不似实验室搞科研,失败了可以再来。

 

尽管如此,政府乌龙一出接一出,这也实在说不过去。

 

况且,政府发钱本意在资产再分配。

 

如果分配过程中,获益的仍是富人,中低收入人群却在苦苦挣扎,对于眼下的澳洲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参考来源: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09-06/coronavirus-businesses-using-jobkeeper-profits-for-ceo-bonuses/12634164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09-08/jobkeeper-loophole-will-tempt-sole-traders-into-rorts/12638334



推荐阅读


09

09-2020

【深度解析】未来30年中美关系展望(上篇)——硬实力对抗下的地区维稳和软实力竞赛


08

09-2020

"没人在乎我"!这样的澳洲,还留得住人吗?


05

09-2020

高盛的“阴谋”与Afterpay的阳谋


推广




感谢阅读,码字不易,顺手点个“在看”和“👍”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