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澳元跌穿至0.18、负债上亿:澳洲股市宠儿的坠落教会了我们什么?

原创 2019年05月21日 澳洲财经见闻



共3985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阅读导航

1.“小人物”投资者的迷茫无助

2.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不合时宜的公司

3. “一场5000万澳元的生死赌约”

4. 兵败如山倒:背负上亿欠款、或还有官司缠身


1

“小人物”投资者的迷茫无助


这几乎是企业界的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在被邀请参加会议的时候,并不是所有投资者的“身份”都平等无二。


显然,戴着“高大上”光环的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往往深受企业的欢迎,但是那些普普通通作为“张三李四”出现的投资者呢?


答案就不一定了。


但总有“小人物”会走到台前发声。


在一家位于布里斯班的另类投资公司Blue Sky(蓝天)去年6月召开的大会上,一位选投了该公司私人房地产基金的普通投资者站了起来,向当时的临时首席执行官金·莫里森(Kim Morrison)提问。



虽然彼时的“蓝天”,天色早已变了:


随着一份来自沽空机构Glaucus指出其管理和透明度问题的调查报告横空出世,该公司的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腰斩,跌至不足2澳元——去年1月份的股价还是14.60澳元。


这还没到最糟糕的时候。


“Glaucus”的名字取自于古希腊神话中一位鱼尾人神的海神,相传他曾苦苦追求的仙女斯库里变成了吞噬水手的怪物,而他则会在暴风雨中拯救这些水手和渔民。


Glaucus还可指生活在中上层海面的蓝色小型鼻涕虫属,大小在20毫米~40毫米之间,当身体接触后会有刺痛感 。(显然,蓝天被Glaucus“接触”后的伤情不轻。)


这家来自美国的沽空机构“战绩赫赫”:从纽交所的中国在线旅行社到港股市场的首钢资源…而蓝天,成为了它这次的狙击目标。


去年3月底,Glaucus抛出一份67页的报告,称蓝天夸大了资金管理规模,并且该公司公布的基金资产应低于15亿澳元,而不是该公司原本提供的40亿澳元;蓝天方面则拒绝承认这个数字,并坚持其40亿澳元的说法,并指责Glaucus是策划这场攻击的同谋之一。


尽管山雨欲来风满楼,但当时在会场提问的这位投资者仍然对蓝天怀有信念。


他在发言中表示,他相信公司的问题被夸大了,然后又具体问了一些作为蓝天庞大商业帝国一部分的学生住宿基金,以及从私人农业、用水到房地产和基金管理等各个方面。


事实上,蓝天管理了数十家基金,资产从鸡肉店到布里斯班的公寓不等;该公司还保留了部分业务的股权,比如对其美国学生宿舍项目的1100万澳元投资。


来源:AFR


显然,这位投资者与我们任何一个人一样,每当事情进展不顺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可以告诉他:别担心。


当时,他得到了临时首席执行官金·莫里森(Kim Morrison)的简短回应,并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一个可怜人。


当时的他不会知道,当初一心想跟着挣大钱的这家公司,在一年之后因违反了全球困境债务巨头橡树公司(Oaktree)提供的5000万澳元贷款协议,如今已落入接管方之手。


而去年6月召集的这次投资者大会,就不过是向大厦将倾的方向又徒劳地前进了一步而已。


2019年5月20日周一,来自KordaMentha的Mark Korda与Jarrod Villani被任命派往接管蓝天:


来源:KordaMentha


2019年5月20日周一,来自KordaMentha的Mark Korda与Jarrod Villani被任命派往接管蓝天:


这个曾经留下了许多传说的基金公司,将不可避免地迎来被私有化、出售资产的命运——以支撑其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基金。


对于一家在2006年开始、市场价值曾经飙升至超过10亿澳元的基金管理公司而言:


——这意味着一场华丽丽的坠落。



2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不合时宜的公司


在很多方面,蓝天感觉就像一个不合时宜的公司。


在位于布里斯班CBD的Eagle街的公司总部,墙上挂着一幅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的一句名言:


“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持之以恒。”


柯立芝原话 / 来源:AZ Quotes


一位前员工透露,蓝天公司的失败十分遗憾,因为全公司一腔的雄心壮志都被投入了到向投资者们提供一个前所未见的产品上:“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实施太糟糕。”


他表示,问题之一是整个公司专注于一味地吸取更多资金的销售核心文化——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每笔投资的最佳回报上。


不管怎么样,先把钱拿到再说。


但这个过程更像是饮鸩止渴,而且吸引投资者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它就像一条鲨鱼,它必须不停地行动。它一停,它就死了。” 这位员工说。


2017年底,蓝天的资产负债表上还有5100万澳元的现金;去年3月,又从投资机构筹得了9680万澳元资金;但截至去年6月,现金却降至只剩3000余万澳元。


“自2018年3月以来,该公司因重组、公司和法律咨询以及终止某些退休和学生住宿开发项目相关的费用退款,而产生了大量现金成本。” 


事实上,蓝天在此期间一连砍去了大量的学生宿舍与养老院投资项目,使其管理基金资产的价值减少6.86亿澳元,至34亿澳元;而利润则被削减了近6000万澳元。


蓝天实际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现金问题。


虽然公司临时首席执行官莫里森在当时声称,公司相信自己的现金头寸是充足的,而且由于将实现投资、削减成本和筹集新的私人基金,2019财年的业绩将有所改善。


蓝天的临时首席执行官Kim Morrison / 来源:Mark Cranitch


在那次投资者大会中,他还信誓旦旦地告诉蓝天的投资者称筹集的基金已被妥善地接收。


而作为蓝天的投资者,在它黑盒模型的运营模式下,基本上都处于“一抹黑”的投资环境中:


由于它不仅经营公开上市的基金管理公司,也为私人投资者经营基金,蓝天前首席执行官罗布·沙德(Rob Shand)声称,因其对私人投资者负有义务,该公司无法向股票持有人提供有关自己公司的关键信息。


因此,当去年Glaucus出具那份报告的时候, 蓝天告诉他们的是:


它实际上无法透露有关其投资组合的组成和业绩的关键细节,甚至包括按资产类别划分的盈利资产管理的基本信息。


在这个对上市公司透明度要求不断提高的时代,这实在是一个荒谬的立场。


——但这个立场也马上被蓝天推翻了。在遭受Glaucus攻击后的几周时间内,它确实提供了更多关于其资产的详细信息,以努力恢复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


来源:imageve.org


然而打脸的时刻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3

“一场5000万澳元的生死赌约”


由于投资者的信心破灭,蓝天只能想尽办法一搏。


去年9月,橡树资本的5000万澳元,总算给了蓝天一个可以“喘息”的机会。


Oaktree联合创始人Howard Marks / 来源:Glassdoor


号称“从垃圾中淘金”、“深耕困境债务”的橡树资本,其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是:


“永远不要忘记,身高六英尺的男人在渡河时,也可能会淹死在平均五英尺深的溪流中”。



但蓝天或许估错了橡木资本这条救生船,因为这显然是一笔“带血”的交易:


橡树资本在向蓝天提供这笔利息为15%的7年期贷款的同时,立即收取了5000万澳元中的100万作为收费。


然后,它每年获得250万澳元,按月分期付款;除此之外,每年再另外获得500万澳元(虽然是按季度计)可转换成蓝天股票,然后成为(不断累加)的应付利息的一部分。


事实上,蓝天的偿还总额可能超过9000万澳元甚至上亿。


此外,橡树资本可以将欠款转换为蓝天股票的30%,而且它的股份永远不会被稀释。


而一旦橡树资本季度考核蓝天的最低现金余额、最低经常性现金收益、最低有形资产净值和最高年度资本支出低于契约中的标准,橡树资本就可以申请提前偿还贷款(最终接管该公司)。


——这个情形最终成为了现实。


4

兵败如山倒:背负上亿欠款、或还有官司缠身



根据The Age与The Herald的报道,由于蓝天违反了契约,橡树资本已要求其偿还价值1亿的全额贷款:


事实上,蓝天过去10个月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半年亏损了2600万澳元,导致该公司今年两次违反与橡树资本的债务协议。


虽然还不确定在蓝天的这片“废墟”之中到底还能淘到多少“黄金”,但可以相信的是,有着充足经验的橡树资本,总能在这家公司管理的28亿澳元资产榨取出一点价值。


被橡树任命为接管机构的KordaMentha合伙人马克·科达(Mark Korda)对此表示,在进行战略评估的同时,该集团将继续照常运营。


Mark Korda / 来源:KordaMentha


“这项任命不会影响蓝天及其投资管理业务子公司的日常运营活动,” 科达先生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


此时的蓝天,除了对于公司管理权的争夺之外,或许还需要面对一场集体诉讼官司:


包括Shine Lawyers,Gadens和Piper Alderman在内的几家大型律师事务所正试图招募心怀不满的投资者,成为针对该基金公司的潜在集体诉讼的原告。


“在Glaucus于2018年3月27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 Blue Sky被指控严重夸大其管理的资产,歪曲其投资业绩并收取了远远超过应收的管理费。”


Gadens合伙人Simon Theodore补充,这些都是严重的指控,引起了人们对可能违反”公司法“、”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条例“与”澳股上市规则“的严重担忧。


来源:Gardens


就在上周,蓝天还曾乐观地宣布,它相信监管机构ASIC对于该公司的调查已经完成,并且不会对该公司采取任何行动。


蓝天未上市基金的大股东们的最后前途还未可知。当初这些人多被他们的财务顾问推荐了这些投资项目——但是现在,他们突然发现打交道的对象一夜之间换成了橡树资本。


当然,那些被割了韭菜的股票投资者很可能血本无归:


蓝天股价的峰值在2017年11月到达14.99澳元,而停牌前的最后一次交易则戏剧性地以0.18澳元收尾。


END


蓝天曾试图为大量的投资者们编造了一种幻想:


“虽然你不知道我们怎么挣钱,但我们就是很能挣钱。” 


即便它无法披露基本信息,却仍然不妨碍诱人的利益承诺为它带来前赴后继的投资者信徒;人们也总是愿意相信对于自己更有利的猜测。


而蓝天投资者们的不幸,事实上也为每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投资者都上了鲜活的一课:


“债务、复杂性与糟糕的信息披露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危险信号——即便承诺的回报是惊人的。”


推荐阅读

20

05-2019

奇迹般连任的莫里森连任后“第一大考”!选客户,还是选朋友?

16

05-2019

“要么有钱,要么早死”!在澳洲,多少钱才能做富人?

14

05-2019

“父母在,不远游”?走过漫漫移民路,“中式养老”大有可为!

推广

觉得好看,点下它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