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录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澳洲新冠疫情持续发酵
维州新增确诊317例
全澳新增确诊327例
创下历史新高
继上周五猛增288例之后,今天维州的新增确诊再创新高,多达317人被确诊,其中未知感染源289例,仅28例与已知病例相关,还有2名80岁新冠患者死亡。
此外,目前已有109人入院治疗,29人在重症病房。
这个创纪录的数字被爆出后,全澳各大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维州采取的一系列封锁措施似乎认为取得任何成效。维州首席卫生官Brett Sutton表示:如果数字不下降,那么更严格的封锁是可能的。
让人担心的是,疫情蔓延的同时,维州大面积的医护人员感染仍在继续。
在新增感染病例中,有5人是皇家墨尔本儿童医院的工作人员,还有6人来自皇家妇女医院。
另外,华人区商场The Glen Shopping Centre内的David Jones再度查出一新冠病患,该名员工最后在该购物中心工作的时间为7月9日。
在这样的情况下,维州已经开始要求公务人员,尤其是警务人员在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佩戴口罩。
澳卫生部长Greg Hunt表示,在如此严重的疫情中,一定会有人失去生命。他直言:“说实话,一定会有更多人死去。”
据悉,目前全澳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是110人,累计确诊患者超过1万人。
不过,即便如此,维州州长Daniel Andrews仍然表示,现在进入封锁的第四阶段仍然为时过早。
他说:“我们对每一个突发事件都有计划。对我们来说,现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还为时过早。”
据悉,一直难产的封锁第四阶段将可能会效仿新西兰的措施,包括:
强制佩戴口罩、限制人员流动、关闭大量非必要服务场所等。
可以想象,一旦实施封锁第四阶段,热爱聚会、对无聊的容忍度极低的墨尔本人一定会备受煎熬。
事实上,就在昨天,维州共有63人因为违反规定被罚款,其中不乏各种无视禁令开party的案例。
最夸张的是一组10人的聚会,在被警方制止并开出罚单后,这些人竟然继续狂欢,并再次被警方罚款,罚款的总金额甚至超过了5万7千澳元。
不过,今天传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
维州的首席卫生官Brett Sutton日前表示,虽然新增病例大幅上涨,但实际上,维州的新冠病毒传播比例,既确诊新冠传染者感染的平均人数,正在下降,已经非常接近1。
而在最高的时候,维州的传播比例是2.5。
“这是一个好迹象,”Sutton表示。
除了传播比例下降,今天的另一个积极的消息来自澳洲总理莫里森。
为了帮助更多澳洲民众度过难关,他宣布了全新的,投入高达10亿澳元的JobTrainer计划,将为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提供最高530澳元的周薪,并帮助34万澳人找到工作。
据悉,从9月开始,全澳各地的TAFE和其他注册的培训机构将会开始向失业者提供数十种新的免费或低价的短期课程,以帮助他们提升求职能力。
这些免费或低价的课程将包括医疗保健、社会护理、运输、邮政服务和仓储、制造业和零售业等等。
有数据显示,可能会有多达34万澳人参加这些免费或低价的培训课程。
JobTrainer计划还将为学徒工支付部分工资,符合条件的学徒可获得最高每周530澳元的补贴,补助时间至2021年3月。
据介绍,JobTrainer将帮助4.7万小企业雇主保住8.1万名学徒和实习人员的工作机会,而这项计划还有可能会扩大到覆盖少于200名雇员的中型企业,这意味着大约9万家企业和18万名学徒将从中受益。
事实上,比起疫情严重的维州,看起来天下太平的西澳更需要包括JobTrainer在内的各种补助。
澳洲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字表明,2020年6月,西澳的失业率从5月份的8.1%升至8.7%,高于全澳的平均值7.4%。
这意味着,截止6月份,西澳的失业人数已经高达12.39万人,比5月份增加了1万多人。
目前,西澳是全澳失业率第二高的州,仅略低于南澳的8.8%。
虽然西澳的解封进度和疫情控制水平领先全澳,并因此在6月份新增了2.7万个工作岗位,但因为有3.4万人加入了找工作的行列,最终导致西澳的失业率不降反升。
全澳方面,失业的问题同样严重,目前约有992,300人失业,无限接近100万,这是自1978年开始有月度失业人数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不过,随着大量兼职工作岗位陆续释放,全澳兼职就业人数增加了24.9万人,使得6月份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上涨至31.1小时,高于5月份的约30.4小时。
也许,这是澳洲就业市场正在慢慢复苏的一个征兆。
当然,不论政府出台多少帮扶政策,提升就业率,改善经济状况的核心,还是尽早控制住疫情。日增300,率创纪录,无论是对企业、政府还是普通澳人的信心,都是巨大的打击。
最后,我们希望维州政府能尽快控制住这一波疫情,也再次提醒大家,西澳并非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请大家尽量佩戴口罩!
附:世卫组织“适应新常态”提醒:
新冠病毒症状及与其他疾病的比较:
(素材来源:The West, DailyMail,The Age, 世界卫生组织,WAtoday,Herald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