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澳洲财经见闻》,随时获得最新澳洲财经资讯
这是澳洲财经见闻最新推出的一档专栏
全方位解读澳洲的衣食住行
第一时间解答你最好奇的问题
用通俗有趣的图文为你呈现澳洲都市生活中财经那些事
在Artarmon小学的家长群里,或者相熟的亚裔父母碰面聊天,最常见的话题无非三个: “你的孩子考OC了吗? “孩子在哪个补习班补课?” “孩子考哪个精英中学?” 身处其中,你会体会到一种看不到,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环绕你身边的无形的力量把你往补习班,OC,精英中学这个方向推,通常从四年级开始,孩子们便开始了苦行僧的生活,父母们有的乐此不疲,有的无奈跟随。
在我接触到的父母里,孩子们的未来只有两个选项:私校和精英中学。我还从未听到相识的父母谈及送孩子上公校的这个可能。
澳洲的公校是个怎样的存在?我们真的了解身边的公校吗?它真的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
新州共有公校3136所,其中悉尼有1488所, 而其中共有43所精英中学在新州,36所都在悉尼地区。从这些枯燥的数字可以轻易的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还是会在政府的学校中成长。
澳洲的义务教育规定,每个人都有权利接受教育,且必须完成至少十年的学校教育,十年级后可以自由选择,是继续在高中,再读两年书后进入大学还是选择在TAFE选择贴近就业需求的课程以获取工作机会。
公校的设立就是为了满足绝大多数人享有教育权利的需要,没有任何门槛,每个人都可就近入学。
这里也有学区的概念,政府每年会给每所学校划出学区(Catchment Area),只要学生提供的居住地在学区内,就可以无条件的入学。和国内不同的是,不需要提供房产证,不需要你购买学区房,租房就可以,通常只需提供水电煤账单即可。
相比私校,教会学校和精英中学,公校以男女混校居多,这样从另一个角度确保了片区内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学可上。
澳洲的教育部门也有很严格的教育大纲,无论私校,公校,教会学校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然后再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增加些许课程。中学的教育大纲分为三个阶段:
Stage 4(Year 7-8)--每个学生都要学习以下的课程:英语,第二外语,科学,艺术,历史,地理,音乐,设计&科技,体育&运动健康。
这其中,每个孩子都会详细的学到很多未来生活中所必须的技能,譬如烹饪,服装设计,乐器,木工,毫不夸张的讲,每一所澳洲的中学都是蓝翔技校,经过这两年的学习,每个孩子都能够熟练的做些手工,能够做出像模像样的中西饭点,拿出件乐器时不时的弹几支小曲,或者用些边角料就给你设计出件惊喜连连的服装。除了这些大纲规定的课程之外,还有许多选修的课程给到学生,譬如有的公校会提供陶艺课,视频制作等。
Stage 5(Year 9-10)--在经历了两年的学习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学校也会基于学生的兴趣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培养。在Stage 4中的课程在这一阶段依然是必修课,只不过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重点学习。同样,这一阶段还有另外一些选修课程提供给学生。
Stage 6(Year 11-12)--前文提及,澳洲的义务教育是确保每个人都至少接受十年教育,有部分学生就离开high school 进入社会或者TAFE,留下来的就是准备参加HSC(类似国内的高考)。澳洲的高考并非一考定终身,而是有多次考试得出的综合分数,包含平时考试,综合表现等很多方面。而且每个学生的考试科目也不尽相同,譬如有的学生可以考中文,有的可以考意大利语,等等,不一而足。
在考察了5所公立学校后,给我最大的体会在于这里的教育力图教给每个孩子以生存技能而不是应试技巧,它最大限度的摒弃了我们接受的教育所带来的高分低能和眼高手低,它让每个受教育的人们明白,人生的第一要素是学会基本生存,同时它让孩子们明白了在满足基本生存后还要有品质的生活,所以它会培养学生审美,设计和鉴赏,它会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
它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公众场合自信的表达并言之有物,这些软性技巧其实最终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自信和情商。
每个孩子都在成长,孩子的自我觉醒是教育的决定力量,教育只是其中的引导力量并不起决定作用。公校绝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不堪,只不过是我们的心结和偏见造成了我们对公校的视而不见。有心的话去了解下,即便是排名很靠后且声誉不佳的公校,譬如Asquith Boys High School每年也会有很多孩子考上医生,律师,也有很多学生HSC成绩在95%以上。
每一个为人父母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我们常常不自觉得走入了误区,我们误以为最好的学校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也时常想当然的以为孩子进了排名第一的学校,她(他)就会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们挤破头的在追求最好的学校,却从来都忽略了是否对孩子适合?我们强势的为他(她)做着各种选择,却自私的处处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
但残酷的现实却是最好的学校其实是穷尽所能录取到了最好的学生,假如可以把排名靠后学校的学生整体放入排名靠前的学校,结果会如何呢?与其说好学校培养了好学生不如说是好学生成就了好学校,为人父母要渐渐明白二个道理:
1
再好的教育都不如孩子的自我觉醒
2
我们的子女绝大多数都会走向平庸,正如我们自己一样,很残酷,但这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教育是个很复杂的话题,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完全不同,选择怎样的学校没有标准答案,套用一句话,俗不可耐但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简介
朱恺
生于三秦,求学上海;子承父业,从医六载;然心浮气躁,弃医从商,为斗银几两终日奔忙。及至不惑,顿悟菜根谭: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遂举家客居悉尼,一图耳根之清静,二享尘世之鸿福。人生苦短,迷途知返。闲时舞文,动时泼墨。睁眼看澳洲,拙笔写人生,无他,供尔等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亲历澳洲公众号:zhukai13564661437
*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原文:
亲历澳洲 | 关于私校的若干思考
在澳洲,为什么亚裔“挤破头”也要上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