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解析 —辜医生周末杂谈

2017年04月23日 墨尔本中医妇科





      龙应台,在《目送》中描述幸福: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开店铺的人天亮时打开大门,不会想到是否有人来抢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水果摊上仍旧有普通的香蕉。市场里仍旧有一笼一笼肥胖的活鸡......


       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年少的仍旧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仍旧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厨房里一样传来煎鱼的香味,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


         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龙应台以文学排比的方式,细腻的笔触描述的幸福,提醒人们,平常百姓日子便是幸福。


       作为医生,对幸福的理解,却愿意做理性和逻辑的思考。我们都希望自己,及心爱的人能生活幸福,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以便对症下药


       首先我们看看 幸福的外界因素:


       包括基本的生存安全,政治宽松,低犯罪率,法制公正等等。 其中我们对他人的信任感,是重要的条件: 当我们给婴儿喂奶粉时,我们是否还需要担心它的质量;当路边有老人摔倒,我们是否能毫不迟疑地向前扶起?。。。。。在欧美国家的一项调查中,目前人们对他人的信任度是30% ,而在半个世纪以前,是60%. 这也许与全球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竞争激烈有关。


       很多人认为,经济发展了,GDP 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就会幸福。美国在过去半个世纪,个人财富增长引领全球,幸福指数却是在平台上徘徊。现在,经合组织及联合国提出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除了GDP, 还要看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这个指数最早是由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不丹国王提出的。


       对于个人,人们更是觉得收入越高,越幸福。然而一项调查显示: 在温饱解决的前提下,发达国家中,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占不到1%;即使在次发达地区也不超过2%.


       实际上,经常把自己同他人比较或是攀比,往往降低我们的幸福感。从幼儿园,比玩具,学生时代比成绩,工作时比收入,成就,到年老了比健康.......好像我们人生的任务是,证明你比别人更好。在澳洲,学习成绩只有老师和学生本人知道,并不公布班级排名,只要求学生自己做到个人的最好(Personal Best) 人与人,真的没法比,也没有必要比。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本来就是偶然和奇迹,享受生命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幸福,才是我们的生命意义。如果周瑜看到这,应该不会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也能多活几年吧。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高级动物,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和幸福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包括我们最亲的人,朋友及工作同事等。 在最近公布的哈佛大学一项长达76 年对267位哈佛青年跟踪研究,结论显示:幸福人生的关键在于温暖有爱:童年被爱,共情能力高,青年时能建立亲密关系


      我们知道, 幼年的成长经历对成人心理影响巨大。研究表明,在评估一位小孩在成人以后,对他的生活是否会知足常乐,幸福的最可靠的指标是:情感健康,而不是我们常常认为的 学习成绩,社交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感恩,并帮助别人,就能增加幸福感。当我们做到这些,大脑的前额皮质区域(主管情绪),低频振幅会随着幸福感的增加而升高。幸福感是有它的物质基础的。


       幸福的内部因素,来自于个人健康,人生哲学,价值观。 许多 心理疾病较身体疾病对人幸福感影响更大。1/5 成人 有心理疾患,影响到1/3 的家庭,其中只有1/4 接受治疗( 发达国家)远远低于躯体疾病。 我的病人告诉我,即使他衣食无忧,每天早晨,都找不到起床的动力,天空对他来说一直是灰暗的。 


       幸福其实是动态的,有阈值的。 小时候过年,吃上饺子就是幸福;现在吃如果还觉得幸福,就是修炼有境界了。幸福是可以培养的,如同学拉小提琴。 无论是西方的积极心理学,还是东方的庄子,都可以是培养的手段。



           英文里面有句谚语,作为今天讨论的结尾:


Anyone who says sunshine brings happiness has never danced in the rain.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