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澳洲利率这么低!为什么还拉动不了通胀 ?

原创 2016年10月17日 澳洲财经见闻


点击上方“澳洲财经见闻”可以订阅关注

置顶《澳洲财经见闻》,随时获得最新澳洲财经资讯
欢迎原创作者主动投稿
点击文章底部“写留言”,分享您的犀利观点
喜欢就分享出去,让原创充满你的朋友圈

本篇共2236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2008年环球金融风暴以来,从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再到我们所处的澳洲,各国央行就一直把利率压得很低,根据已故英国经济学大师凯恩斯的理论,政策的制定者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增加财政花销和加大基础投资来直接刺激经济,或者通过压低利率来从而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

各国央行通过两种方式放松银根:改变货币价格(即利率)或改变货币数量。

前者,美国,英国的利率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后都保持在0.25% - 0.50%之间,欧元区的利率为0%,日本央行更是把利率减为-0.1%,澳洲,新西兰等高利率货币国家的利率稍微高少许,但也是创了历史新低。后者,各国央行还实行各种名目的QE – 量化宽松,即改变货币数量,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家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这些都会引起政府债券收益率的下降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降低,以纾缓市场的资金压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1
问题一

首先,经过8年史无前例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什么各国的通胀率一直很低,这不得让我们问这样一个问题:货币政策是否有效?或者说货币政策边际效应是否在递减?

笔者认为这样的问题是一个“伪问题”,经济是一个flow (流量),根据芝加哥货币学派代表佛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货币数量原理-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MV=PY,M是货币供应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价格水平(就是我们所说的CPI),Y是真实(Real)GDP,所以名义(Nominal)GDP = PY
其核心思想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涨落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就是说经典货币学派主义相信只要货币供应量足够大,最终会推动商品价格指数(CPI),从而促进名义GDP的增长。但这个模型的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就是:货币流通速度(V)是不变的。在笔者看来这是不可能的。

我举一个例子:
在周四晚上,你把辛苦工作两周所得收入的其中一部分拿去餐馆用餐,你的消费有一部分会变成餐馆服务生的薪水,然后那位服务生又把钱拿去了坐出租车,出租司机当天晚上又把钱拿去了加油站加油,余此类推。如图三所示,一块钱货币在短短经过一晚流通后已经变成了$3块钱的GDP。简单地归纳就是:你的收入是别人的消费,而你的消费又变成了另外一些人的收入。

我再举一个例子:
假设一个国家只有10个人,每人手里面有$1块钱的货币,10个人加起来就有$10块钱的货币,在一年里如果每人只用手头上货币交易一次,产生的GDP是$10 ($10×1=$10), 但如果每人在一年内交易10次所产生的GDP就是$100 ($10×10 = $100), 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由于每个人的信心都比较足,货币流通的速度会比较快,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敢花钱”,因此相应的货币的流通效率也会比较高

从现实情况来看,各国的央行可以通过调控利率或者直接量化宽松等手段控制货币的数量,却无法控制货币的流通速度,或者更确切地说:央行能影响但无法直接控制人们使用货币的行为。所以各国的基础货币数量的确是在不断地加大,但其效果却被逐渐减弱的流通速度对冲了。

2
问题二

其次,这给我们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各国央行新增的货币去了哪里?巨大货币存量储藏在楼市,股市甚至在文物收藏等各种资产市场里面。而一般拥有大量资产的富裕阶层对商品价格指数(CPI)一篮子的消费商品的弹性系数(Price Elasticity)很低。例如马云,李嘉诚等富豪的资产是一个普通中产家庭几千万倍,但在一些个人消费上和一般人可能并无太大差异。所以,新增的货币很大的一部分并没有在市场上“追逐商品 – Chase the goods”,而是被富裕阶层用来支撑的各种的资产泡沫。



从中国大陆,香港,到华人移民的热门国家,如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很多人惊呼“房地产疯了”,其实不是市场疯了,而是各国的央行疯了,货币发行量疯了。以中国M2为例子,2016年的货币发行量是2008年的4倍,达到160万亿,比美元和欧元发行量的总和还要多,很明显,我们处在一个“流动性泛滥”的年代,玩着一场由低利息环境驱动的资产泡沫游戏



《左传》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我说这里的“庆父”就是资产泡沫,只要资产价格泡沫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各国央行所定的通胀目标(2%-3%)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各种资产市场像一个巨大的吸尘器吸掉了绝大部分新增出来的货币。

说一个简单,容易理解和观察的例子:
笔者发现周边不少在悉尼居住的朋友都背有超过一百万澳币(或者更多)的房贷(当然很多人有投资房贷),试问这很难有剩钱用于消费和各种提升生产力的经济活动,从而推动CPI,只有CPI上行,才可能出现商品牛市,实体经济才能出现高增长。

我会在往后的几篇文章里着重讲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低利率是如何为以后澳洲经济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2
澳洲是否像主流媒体所说的会继续降息,澳币是否会继续下跌?如何从宏观角度交易澳币
3
如何制定外汇交易的策略
4
什么因数会导致澳洲储备银行加息
5
如何看待数字货币,例如比特币(Bitcoin)
6
如何在这个货币成灾的世界里正确地看待黄金和白银
7
怎么从哲学角度理解三个概念:钱(Money),货币(Currency)和债务(Debt)

作者简介
Jacky Fang,咨询公司EksitoSelect Consulting Co-founder,曾在包括HSBC及BDO在内的多家澳洲金融企业任职金融策略分析师,持澳大利注册会计师牌照(CPA),澳纽金融服务业协会(FINSIA)会员,拥有麦考瑞大学会计及金融荣誉学士学位 – BCom (Hons),悉尼大学金融硕士荣誉学位- MCom (Hons),长期在拉筹伯大学,麦考瑞大学和澳洲纽卡素大学悉尼城市商学院担任客座讲师,以及悉尼UBSS商学院助理教授, 曾为澳洲的英文金融博客网站MacroBusiness和香港明报旗下的《亚洲周刊》中文杂志撰写经济和时事评论性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