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中国企业家海外投资,澳洲备受青睐(报告解读)

原创 2017年01月28日 澳洲财经见闻



置顶《澳洲财经见闻》,随时获得最新澳洲财经资讯

欢迎原创作者主动投稿

点击文章底部“写留言”,分享您的犀利观点

喜欢就分享出去,让原创充满你的朋友圈

本篇共6592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根据最新出炉的《澳中商业合作指数报告》,在最受中国企业家青睐的贸易伙伴国中,澳大利亚荣登榜首。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 (NAB) 与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所联合编写此次的《澳中商业合作指数报告》,报告调查了580家澳方企业和1000家中方企业,主要研究中澳贸易合作中双方企业参与度,也首次比较了中澳企业家们对两国贸易合作的态度。


报告显示,有94%的中国企业家最青睐与澳大利亚企业家进行商业合作,其次是英国、美国、韩国及新西兰,54%的澳大利亚企业表示非常愿意与中国企业合作。中澳企业家们互视对方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但具体中企海外投资情况怎样呢?还要从全局着手分析,今天《澳洲财经见闻》为您整理收集了一系列表单,清晰的展现了中企海外投资的蓝图,以及澳大利亚在其中的地位以及中澳双边投资合作前景。


希望可以对各位读者的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阅读导航

一、普华永道:中国海外投资将创新高

二、中国对外投资风险

三、中国海外投资指数


普华永道:中国海外投资将创新高

 

1月12日,普华永道发布的2016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实现大幅增长,交易量同比增加142%(接近2.5倍),交易金额同比增加246%(接近3.5倍)达到2,210亿美元,超过前四年(2012年至2015年)中企海外并购交易金额总和。

 

不过,与总量上爆发式增长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海外并购主体在结构上呈现出与此前不同的特征。

 

普华永道报告显示,2016年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上大放异彩,交易数量达到了2015年的三倍,并且第一次在金额上(以大约两倍的量级)超过国有企业的交易总额。

 

不过,展望未来,该报告认为受2017年外汇新政的影响,海外并购数量预期下滑,部分计划流出的资金可能重回国内。

 

外汇出境审批时间的延长将对部分交易产生不利影响,部分投资领域相较于其他将受到新政策更为强烈的冲击。例如:房地产行业,以及其他被认为是“非战略的性质的投资。监管机构有较大可能对估值已经非常高的投资领域进行审查,例如文娱产业。

 

据悉,监管机构会重点关注,战略性不强而投机性较强的并购案,因为这些并购案的主动动机是规避外汇管制,将本币变成外币。

 

不过,该报告同时指出,政府将继续鼓励具有战略意义的跨境并购。从中长期来看,所有促使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驱动因素依然存在。因此,普华永道认为,海外并购在2018年可能继续创下新高。


中国对外投资风险

 

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仅次于美国。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再创新高的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外部风险也在显著提升。

 

中缅密松大坝工程和中缅合资的莱比塘铜矿项目被叫停、中缅皎漂-昆明铁路工程计划被取消;墨西哥政府无限期搁置高铁招标计划,并勒令中资坎昆龙城项目停工;美国外资委员会的国家安全审查导致华为、清华紫光等多家中国企业投资美国受阻,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单方宣布终止中美合建高铁;德国经济部撤回了中资企业福建宏芯基金对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爱思强的收购许可,并叫停中国三安光电对德国照明巨头欧司朗灯泡部门的收购,均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受阻或失败的典型案例。

 

因此,做好风险预警,进而准确识别与有效应对相应风险,是中国企业提高海外投资成功率的重要前提。

 

2017年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社科院世经政所)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

 

风险评级体系包括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对华关系五个维度、共41个子指标,涉及57个国家。


此报告从中国企业和主权财富的海外投资视角出发,构建了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五大指标、共41个子指标全面地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战争风险、国有化风险、政党更迭风险、缺乏政府间协议保障风险、金融风险以及东道国安全审查等主要风险。该评级体系通过提供风险警示,为企业降低海外投资风险、提高海外投资成功率提供了参考。

(点击看大图)

 

总体评级结果:德国是唯一AAA级投资目的地,英美排名相对下降。

 

从总的评级结果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基础较好,政治风险较低,社会弹性较高,偿债能力较强,整体投资风险明显低于新兴经济体,因此评级结果普遍高于新兴经济体。其中排列前10国家均为发达经济体,德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前三名。


与上年相比,发达经济体中相对排名上升的国家占5个,相对排名下降的国家占7个,相对排名不变的国家占4个,其中英国、美国排名都有所下降。

 

发达国家与上年相比,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GDP增速上升,经济基础有所好转;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背景企业的投资仍然怀有警惕,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威胁东道国的经济安全,从而对华关系得分有所下降。

 

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恢复,发达经济体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较低速度增长,而英国脱欧、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国大选则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虽然全球贸易放缓和投资下滑的趋势令人不安。


但是,中国对外投资的增长趋势不变,2016年上半年对外投资同比增长58.7%,特别是中国近年来对发达国家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美国已经是除了避税港地区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海外投资指数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其进口正在赶超出口,消费者正成为继工商业之后,又一个拉动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支出增长的火车头。对外直接投资正逐步追赶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学人》(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预计到2017年时中国将成为全球的一大净对外投资国。

 

但它的投资又会向何处去呢?《经济学人》利用设定指数体系以及定量手段,就各个国家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DI)的吸引力进行了排名;它有助于中国企业缩小候选投资目的地的范围,同时也可使投资接受国的政府了解中国投资者的关切。 


总排名

EIU制定的“中国海外投资指数”(China Going Global Investment Index)对67个国家存在的投资机遇和风险加以权衡,美国在投资目的地国中排名第一。


(点击看大图)

在指数体系涉及的67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分列前三名,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考虑到日本与中国这一邻近大国之间的历史积怨,它能在排名上位列第四令人略感意外,澳大利亚排在第五位。


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还有加拿大、瑞士、挪威、俄罗斯和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挪威三国都拥有很高的人均GDP、优越的人力资本和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对贸易也持开放态度。 


吸纳中国对外最多投资国家

(点击看大图)

此外,近年来接受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的构成也颇为有趣。按投资金额计算,前三位依次是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


(点击看大图)

它们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企业的主要投资目的地,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的数据所显示的过去八年中国对外投资的流向,可以看到这三个国家接受来自中国的投资已分别有八年、七年和六年的历史。


指数体系当中的“机遇”大项是由国内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知识产权和出口制造业环境等因素构成的。这四大要素是我们对中国投资者的反馈加以归纳后得出的,它们也是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主要动机。 


投资机遇排名

(点击看大图)

“机遇”大项得分居于前十位的国家均为集合了市场规模大、增长迅猛以及知识产权(美国、日本和德国)或自然资源丰富(俄罗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特点的经济体。


不过,有些小国在指数体系中的“投资机遇”一项也有着不错的得分。新加坡拥有适宜的营商法规环境,优良的港口基础设施,并加入了区域性贸易协议,这些使其在出口制造业环境要素上名列前茅。


资源排名

(点击看大图)

在资源排名中,石油储量和产量所占比重尤大,这也是商品在中国进口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反映。事实上,中国这一亚洲的经济大国在2012年底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因此,在2005-2012年期间,按金额计算,中海油、中石化和中石油这三大国有石油企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中所占份额达到大约四分之一。


迄今为止,中海油斥资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的尼克森(Nexen)的交易成为中国石油行业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由于石油在资源排名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双双进入前十强。 


市场规模

(点击看大图)

尽管大多数经合组织经济体经济前景黯淡,我们仍发现在指数体系的市场规模要素上,发达国家仍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规模涵盖了投资目的地的GDP、人均收入和GDP预期增长率等指标。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在这些国家的利润率要高于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的利润率。 


国际风险

(点击看大图)

另外,企业还面临国际风险。两国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对投资有着重大影响。对此指数的要素,我们使用的指标包括双边政治关系、贸易摩擦状况和投资开放度等。


文化接近性

(点击看大图)

接受EIU调查的投资者中,有37%的人将文化差异列为处理海外收购时面临的首要挑战。不过,文化差异难以衡量,其中之一无疑是语言障碍,但其中也包括营商文化中存在的一些更为微妙的差异。比如说,中国企业管理者经常抱怨的一点就是对于可接受的工作时数的理解存在不同。


文化接近性的量化指标包括华裔人口所占比例和中国出生的移民数量(代表汉语人口规模)。对于工商业而言,在当地拥有使用共同语言或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脉资源是一大有利因素。这一人际网络便于企业获取新客户,帮助新近进入这一市场的企业了解当地的风俗和禁忌,也可提供有用的人力资源库,让企业从中招募新员工。 


本文作者: Cynthia高晨曦


本文来源: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主报告CROIC-IWEP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家风险评级课题组,普华永道PwC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原文:

中国财富保卫战, “三方角逐”谁才是赢家?

中资又看上了澳洲能源业,还会因“国家安全问题”被拒吗?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