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由奥巴马夫妇担任制片人的纪录片《美国工厂》火了。美国前总统的电影首秀,拍的却是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在美国开工厂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在中美两国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8%,这意味着98%的观众对影片给出了正面的评价。
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部宣传中美友好合作的电影,事实上,这部电影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看完后都会五味杂陈。
两种文化,两种冲突
有时候,万千数据和道理都敌不过一个丝丝入扣的好故事。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这部片子将中美冲突、劳资冲突、人工与自动化冲突的图景生动地展现出来。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工厂》的故事。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美国,位于俄亥俄州的代顿市也深受打击。通用公司在这里建造的工厂终于入不敷出,遣散关闭。一万多名员工被迫下岗,失去工作,老工业区在凄冷的冬日里摇摇欲坠。
2014年,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接手这座废弃的厂房,准备投资改建,实施福耀玻璃的全球化战略。而他的到来,让代顿人重拾信心和希望,福耀玻璃也被视为挽救当地经济和就业的救星。
但在短暂的蜜月期过后,问题逐渐暴露:中美文化难以融合,美国工人效率低下,以及关于是否成立工会的明争暗斗等等一系列冲突……
这部纪录片客观呈现了不少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事实,也反映了不少中美之间真实的文化差异。
但站在美国前总统的肩膀上,我们还可以用更大的视角来思考这部影片。
《美国工厂》背后的3个信号
就电影制作本身而言,《美国工厂》算不上一部出众的纪录片。除了几个颇为深邃的外景镜头,没有多少可圈可点之处。
但这部影片走红的根本原因,或许在于它传递了一些关于世界、关于中美两国、关于每个人的残酷信号。
1. 这是一个分裂的世界
中国企业家进驻了一家曾经辉煌但如今死掉的工厂,令它重生,新资方注入的不只是一些人员而是一种制度,那种制度是我们所熟悉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但那些美国的老工人,他们熟悉的、适应的其实是另一套制度,保障基本权利的、哪怕牺牲效率也要照顾尊严的方式。
中国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已经失业,生活无着无落,但还是不能对老板俯首称臣,无怨无悔地加班加点呢?而那些美国人也永远无法理解,中国工人为什么能连眼镜和手套都不戴,就徒手处理碎玻璃呢?
不同的体系、处境,产生了如此不同的两类人。这显然并不能用“参差多态”来形容。
记录片中,最有喜感的情节,是一群美国员工前往福耀的中国总部进行学习观摩,其实这是一次“团建”。
他们参加了2017年福耀集团的迎春晚会。当美国员工看到这样一群工作起来像机器人,而在舞台上继续讴歌工作的中国人,他们多少有些感慨。
参加迎春晚会的一名美国员工,面对这一切,近乎哽咽地说,“我们是一个大星球,一个有些分裂的世界,不过却是一体的,今晚就是一个例子…...”
但他错了,一场感人的晚会不会改变什么。
这个世界其实是分裂的——恰如中美两国的工人,他们如同生活在不同的平行世界。这是《美国工厂》隐含的信号之一。
这次的“团建”并未取得什么效果,回到美国后,中国总部的那一套无法复制,美国员工照样一堆怨气,照样要求成立工会,照样怀念在通用汽车的日子。
我们以为人心可以打通这些平行世界,但人心是不可靠的,就如同资本一样。人心也往往抵不过残酷的社会法则。
2. 时间或许真的不在美国那边了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的开放让中国处于上升的轨道。福耀和许多中国企业一样,受益于中国开放的红利,在入世后突飞猛进,在全球实现布局。
福耀玻璃成功打入美国曾经发达的工业地,这是一个至少让当地人震撼的事件。所以曹德旺会在片中提醒手下:不要刺激美国人。
俄亥俄州位于美国的“铁锈地带”, 曾是美国工业中心地带的一部分,俄亥俄州代顿因汽车制造业而繁荣。用曹德旺本人的话说:“代顿当年是非常发达的一个地方”。
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经历了“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滑坡”,通用汽车陷入困境,直至宣告破产。
福耀玻璃成为了“救世主”一样的存在。在当年的《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赫然写着,“福耀重振美国‘铁锈地带’”。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低估中国,他们突然发现美国的制造业已经空心化,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中国。
《美国工厂》所折射的,正是美国在制造业领域大概率输给中国的前景:
从人力资源的成本上看,中国占绝对优势;
从人力的“好用”上看,中国占绝对优势,军事化的管理必然胜过美国人的散漫;
没有工会,可能牺牲员工权益,但提高了运作效率。
如片中曹德旺的妹夫所言,在中国办企业,政府的帮助是少不了的。这方面可能是美国企业所不及的。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竞争。
如果将它放大到国家之间的竞争,它变成了一种强烈的隐喻——时间或许真的不在美国那边了。
3. 自动化与人类“抢饭碗”的时代早已到来
仅仅从这部纪录片所呈现的内容去看,很多人会得出结论:通用工厂曾经的死亡是因为高度保障造成的低效和惰性,但实际上也并非这么简单。中国在进入市场化之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竞争模式,以高压高效低工资的优势,搭配全球化的传动链条攻城略地。
换句话说,当中国人跳上拳台,这场比赛就不再分重量级,也不再有明晰的规则,在这样的状况下,对手又怎么应对呢?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单单是工人层面、个体意义上努不努力的问题。这问题复杂得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莫名其妙地看着曾经坚固的一切烟消云散。
其实,这样的消散可能只是第一步,更尴尬的是,无论你是否努力,是否接受低尊严的工作方式,更无情的智能机械时代终究会降临,那些刚刚还在争斗的中美工人,都将成为炮灰,共同成为消散的下一个障碍物。
在纪录片的最后,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一位管理者正在陪同曹德旺视察,他汇报着工厂“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我下次要做的,就是把这四个人取消掉。因为他们太慢了。”
事实上,机器与人“抢饭碗”的时代早已到来,“过去20年间,由于自动化,导致全球高达3亿7千5百万人需要寻找全新种类的工作......”
下一次的纪录片将拍摄什么?这个故事里带有人文色彩的探讨或许都将消失,毕竟机械不会举起牌子,高呼口号、要求权利。
全球化就是本土化
《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发人深省。
全片的格调克制而包容,没有旁白,逻辑线的展开基本靠受访者的同期录音和背景信息。主创团队申明,不想“用镜头写一篇社论”。中国人没有被丑化,美国人也没有被美化,展现的是必然、但无可奈何的冲突。
人往高处走,而资本必然往集聚成本低的地方流动,《美国工厂》的故事是全球化深化的必然结果。
过去我们所说的全球化,更多是指无数外国企业品牌商到中国来寻求制造商的外包。
如果全球化有发起方和接收方的话,中国一直是接收方。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中国企业不断出海,全球化实际上变成了中国的国际化。我们不再是承接外包了,而是把自己的工厂和生意做到国外去。
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会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主导者。
过去我们常常说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容易水土不服,现在我们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们会说他们要尊重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理解中国的消费习惯……当我们用一根手指指着对方时,也别忘了有四根手指对着自己。
来中国投资的许多外国企业都失败了,比如零售行业的百思买,比如互联网行业的Ebay、Uber……现在轮到我们出海,我们又应该怎么办?
讲到全球化的问题,我们经常会说到一句话,“Globalization is localization”——“全球化就是本土化”。
全球化,就是尊重接受别人的习惯,实现当地的本土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韬光养晦,埋头搞发展,很少抬头去看中国崛起阴影下的世界,也不太理解自己的进步给全球其他地方带来的变化。
覆巢之下无完卵,《美国工厂》提醒我们,要想理解全球化的复杂图景,就得平心静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全球化,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
参考文章:
1.奥巴马拍下了曹德旺的美国工厂(南风窗)
2.纪录片《美国工厂》隐含的四个残酷讯息(全球眼)
3.换个角度看《美国工厂》(枪稿)
4.《美国工厂》:令人深省的中国企业“出海”故事(刘润)
5.《美国工厂》:谁抢了美国人的饭碗?(雪球)
6.《美国工厂》:一个非典型的制造业故事(饭统戴老板)
【澳洲暴走早报】医疗科技公司利润大幅超预期,股价暴涨!Strike Energy在珀斯北部发现新天然气田 股价飙升52%
【澳洲暴走早报】墨尔本电车司机将于本月罢工!7000多人签署请愿书反对澳大利亚现金限额法案!贸易冲突升级 人民币走软削弱需求
【人物故事】25年,从0到200亿!立白陈凯旋罕见自述:我的8条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