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次赞助的初衷是什么呢,”记者问到,“我们都知道京剧是国粹,是艺术领域的经典代表,我们在中澳文化节赞助国家京剧院的演出,就是为了让西方主流市场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文化传承,同仁堂义不容辞的会走在前面。”张先生回答到。
“想必同仁堂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必然也是历经了很多吧?”记者问到,“我们于1993年以产品的形式,从香港发端,走向海外,经过10年的摸索发展,到03年形成了涵盖金融贸易、生产供应、科技研发,包括人员培养的集团化企业。”对同仁堂发展轨迹熟知的张经理,娓娓道来。
“过去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古训:制药不出京,就是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但是04年我们在海外成立了第一家制药研发中心,从传统制药走向现代制药,目的就是为了开辟国际市场。”记者想说,正是有了前面的铺垫,今日在墨尔本的唐人街,我们才能看到一家原汁原味的中医药店。
“西方人对中药接受吗?他们是否真的愿意来看中医呢?”联想到天然存在的文化差异,好奇的记者问到,“今日同仁堂能在墨尔本立足,追溯历史从华人踏入澳洲到澳洲立法准许中医药进入市场,我们和诸位同仁以及海外华人奋斗了整整150年。”张先生感慨到。“现在的我们已经走出海外23年,累计服务7000万人次,墨尔本的同仁堂,我们也能常常看到当地人,全是预约式,四个诊室的医生一直处于忙碌之中。”
同仁堂扎根墨尔本快满两年了,两年里,同仁堂取得的成绩不单是营业额的增长,更是再一次推广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医术。古人尚有安得广厦,大庇天下寒士的情怀,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作位堂训的同仁药店,也必然把中医的仁术带到全世界。
聚澳传媒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