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不会改变。”三年前,当库克从病危的乔布斯手中接下帅印,以苹果公司CEO的身份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时,他在邮件的开头如是写道。
这个承诺并没有挡住来自外界的质疑。或许是乔布斯的个人魅力太过突出,很多人担心,在库克的带领下,苹果还能否有颠覆性的创新。他需要一款全新的产品来证明自己,本周的发布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自乔布斯逝世之后,苹果首次推出真正带有库克印记的产品。
美国当地时间9月9日上午10点,苹果在加州库比蒂诺市的佛林特演艺中心举办了今年的发布会。1984年,乔布斯曾在此推出Mac机,如今重返旧地,对公司来说有再次出发的意味。相对应的,在今年的发布会上,苹果史无前例地带来了iPhone 6和iPhone 6 Plus。
尺寸大概是新iPhone的最大改变
还记得乔布斯的论断吗?“没有人想要更大的手机,3.5英寸手机才是最贴近用户使用的尺寸”。所以过去苹果坚持不会推出4英寸以上的手机。即使在三星刚发布Galaxy Note的时候,还被人嘲笑用屏幕太大的手机打电话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峰回路转,此后大屏手机居然大受欢迎,并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早已不再只是简单的通话工具,还要兼具家庭影院和游戏终端的功能。调查机构Jana在搜集了1400个调查样本后发现,人们普遍倾向于4英寸以上屏幕的手机,5英寸和5.5英寸的手机在大多数国家比其他尺寸更受欢迎(有意思的是,这份报告中的“大多数国家”尤其指向发展中国家)。
顺应这种趋势,苹果也推出了两款大屏iPhone。不过,今年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却很难称得上是惊喜之作。
由于这两款产品的屏幕尺寸早已泄露,在发布会上,大部分用户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它们的外形上——凸起的摄像头和粗线条的后壳天线,并因此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吐槽。对于后壳天线太粗以致影响iPhone 6整体美感的批评,苹果回应称:“我们的手机要支持全球20模,还包括蓝牙等各种天线,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细。”当然,自iPhone 4起,苹果的每一代产品在刚刚发布的时候几乎都面临外形难看或者外形没有新意的指责。
相比于新版iPhone,Apple Watch才是库克执掌苹果以来推出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产品。
在苹果内部,该项目已经秘密运作了三年之久。从媒体曝出其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消息开始,几年来,传闻愈演愈烈(此前媒体大多将其称之为iWatch或者iTime)。临近发布会,苹果是否将在今年秋季推出一款可穿戴设备一度成为科技界的最大悬念,可见它受关注的程度。在说出那句经典的“One more thing”之后,库克终于发布了苹果的第一款智能手表。
只是,Apple Watch不仅没有帮助库克开启苹果的全新时代,反而让他陷入了更大的争议。
这种争议首先来自外形。
Jony Ive曾放出豪言“瑞士要有麻烦了”,不禁让人期待苹果将推出一款外形惊艳的智能手表,可似乎事与愿违。Apple Watch发布后,各方褒贬不一,不少用户认为它的的外形远不如Moto 360漂亮,后者正是凭借外形备受赞誉,并从一众谷歌智能手表中脱颖而出。对此,时尚媒体Vogue UK的编辑Suzy Menkes的评价或许更为客观,她觉得,就外形美感来看,Apple Watch算基本及格。“既不是特别潮,也不是丑得不能忍。”她说,“极客们应该比‘外貌协会’成员更容易爱上这款表的设计。”
还有一种争议在于苹果是否已经失去了创新?
乔布斯时代,苹果总能在既有的领域不断挖掘出新的潜力,正如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iPad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iPod重新定义了MP3,Apple Watch自然也承担了颠覆可穿戴设备的重任。一旦苹果无法满足这种过高的期待,用户的失望就更甚于以往。在一些人看来,苹果如果无法做到第一,就意味着平庸。
目前看来,Apple Watch的确算不上完美,特别是续航能力有待提高,另外从本质上讲,它更像iPhone的附属品,不少功能都需要配合前者使用,但这并不是现在就能断言Apple Watch是一款失败的产品的依据。它对Apple Pay的整合、健康功能、充满灵感和细节的交互、试图解决屏幕内容遮挡及触屏精准度问题的Digital Crown设计,都不失为亮点,但苹果要想让智能手表变成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必需品,还需要更大的突破。
没有乔布斯的引领,库克的难题在于如何延续苹果的传奇。
不可否认,这家科技公司在今天依然拥有行业内最一流的技术、营销、供应链管理及人才,同时也变得更加成熟,只不过你还是会忍不住怀念乔布斯当年的锋芒和霸气,以及苹果永远超出你想象之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