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表示,他们在2015-16年度基本上没有经济压力,尽管澳大利亚家庭的基本生活支出(如住房)占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报告出现经济压力指标(例如在紧急情况下连2000元都凑不出来)的家庭比例,从六年前的54%上升至59%。
而且,所有收入阶层的财务弹性都提高了。收入最低的20%家庭自称没有经济压力的比例从36%上升到40%。而收入前20%的家庭自称没有压力的比例也从2009-10年度的80%升至86%。
自称财务物状况良好的澳大利亚人数量有所增加,突显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澳大利亚避免了经济衰退或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好处,并支持了大宗商品繁荣的好处得到普及的论点。经济压力的标志包括入不敷出,无力按时支付水电费,典当物品,忍饥挨饿或没钱度假。
数据显示,2015-16年度,约130万澳大利亚人——占总数的15%——报告了经济压力的迹象,与2009-10年度相比没有变化。
然而,ABS六年一次的调查还显示,越来越多家庭被迫提高了每周的住房支出比例。
澳洲家庭平均支出1425元,其中一半以上(846元)用于生活必需品,相当于总预算的59%,高于1984年的56%。
住房是最大的消耗,占周预算的20%,高于三十年前的13%。
相比之下,食品支出的占比从20%下降到17%,而交通则从16%下降到15%。
住房成本的负担突出表明了平价住房的短缺以及房价上涨。
与上次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进行的全国家庭支出调查相比,教育支出增长最多,增长44%,其次是家庭服务与业务(增长30%),能源(26%),医疗保健(26%)和住房(25%)。
烟酒、服装和家居用品等商品的开销与六年前相比变化不大。
报告显示,虽然大多数家庭的住房成本很高,但低财富家庭所受的影响明显更大,他们的住房成本占消费支出的30%以上。相比之下,高财富家庭的花费不到15%。
富裕的家庭用在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和家具方面的每周预算也高于贫困家庭。